为抗战牺牲的著名将领

)左权 1905-1942反扫荡牺牲,湖南,八路军(时40万兵力)少将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第二纵队(2万兵力)司令员。原红五军团第15军军长兼政委(1931年),抗战牺牲级别最高的八路军将领,人民网收录为抗日名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军长。

2)赵尚志 1908-1942被俘牺牲于日军,辽宁,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后改北满抗日联军,包含北满第三军、第四军、汤原反日游击队后为第六军、第八军前身民众军、第九军前身自卫军、第十军前身双龙队、第十一军前身明山队)总司令兼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 兼第三军(6000多兵力)军长、曾使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名义(时2万余兵力)、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被称为“北国雄师”,“中国的夏伯阳”,人民网收录为抗日名将,原红36军江北独立师政委(1932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师长

3)符竹庭 1912-1943执行任务时遭日军伏击重伤不治牺牲,江西,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二级军区,辖两个军分区和六个团,兵力2万余)政委兼滨海区委书记。原红一军团红2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红4军政治部副主任,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副军长

4)杨靖宇 1905-1940因侍卫排长张秀峰叛变化整为零突围后孤身被打柴的农民赵廷喜出卖并被日伪围困作战牺牲,河南,东北抗联第一路军(1.1万)总司令兼政委。人民网收录为抗日名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师长

5)刘海涛 1907-1941反扫荡突围时被汉奸石绍武杀害牺牲,山东,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军区(即鲁南军区辖六个军分区领导地方武装)司令员兼第九支队司令员,鲁中军区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师长

6)洪麟阁 1902-1938对日作战重伤自戕牺牲,河北,冀东抗联(五七万)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路军总指挥,八路军冀热察宁军区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副军长

7)谢翰文 1908-1942日军大扫荡中被俘就义,湖南,八路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下属政治部、参谋处、管理处、巡视团、供给部、卫生部、军工部、兵运部、财政经济部、冀南银行)政治部主任,原红5军红三师政委(1930年)、红三军团红3师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中将或者少将

8)彭雄 1915-1943率干部回延安开会途中遭遇日军作战牺牲,江西,新四军第三师(2万人)参谋长(第二号首长)兼苏北军区参谋长。原红一军团红4师参谋长(1936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军参谋长

9)范子侠 1908-1942.2对日作战牺牲,江苏,第129师新编第10旅旅长(原5000人的国军冀察游击第二纵队第二师起义组成辖三团3000多人的的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反扫荡元气受伤后,和晋冀豫边游击纵队第一、第三团及决死第一纵队所属保安第六团合编为太行军区新编第10旅,纵队第二团与保安六团合为第28团,纵队第三团与边纵第一团合为第29团,纵队第五团与边纵第三团合为第30团);1941年9月新10旅和第二军分区合并,以第29团为基础组建第六军分区,范子侠担任新编第10旅(第28、30团列入第二军分区,但是保留了新10旅的番号;第29团分遣为邢沙武三县武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当时下辖武安团、邢台团、沙河团和第39团)司令员,实际领导第六军分区估计4000多人,名义上估计还领导第28、30团4000人,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10)田守尧 1915-1943率干部回延安开会途中遭遇日军作战牺牲,安徽,八路军第344旅副旅长,第2纵队新编第2旅旅长、第5纵队第2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3个旅2万多人)第8旅(三个团,每个团高于2000人)旅长兼苏北第二军分区(1942年1月正式成立,1942年2月田守尧牺牲)司令员。原红十五军团红78师师长(1935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11)桂干生 1911-1945.7.7中平遥县城之敌炮击负重伤牺牲(7.8平遥日军投降),河南,八路军晋冀豫军区(1939年底,晋冀豫军区及五个军分区的基干武装达两万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第一军分区(第二军分区合并进来,由独立支队兼,辖3个大队和冀西游击队)司令员,第129师新编第9旅(1940.6冀南军区基干武装改编,冀南军区第1军分区基干团与第2军分区武装之一部合编为第25团,第129师东进第2支队改编为第26团、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与第5军分区基干武装合编第27团,11月撤销,三团分别并入第二军分区、第一军分区、第五军分区为基干团)旅长,兼任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1944年5月撤销)司令员。原红31军红91师政委(1935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12)朱程 1909-1943反扫荡作战牺牲,浙江,八路军第二纵队民团第1旅(民兵一团、三团、基干团)旅长、1943.5调任冀鲁豫军区(1941.7由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成,原鲁西第一军分区到第四军分区不变,原冀鲁豫第一军分区到第三军分区改为第五军分区到、第七军分区,所属主力部队统一编入第二纵队,主力部队1.9万人,地方武装0.83万)第五军分区(1942.12由教导7旅与原第7军分区合并改称,含第19团、第20团、第21团,以及独立团、东垣支队、独立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13)王先臣 1914-1945遭伪军潜伏击中牺牲,江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警备旅第1团政委、冀中军区(时6万兵力5个军分区)第六军分区(第31、40、44区队以及其他地方武装)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14)罗忠毅 1907-1941对日作战牺牲,湖北,新四军第二支队(领导的武装由2000人发展到4600多人)司令员,江南指挥部(3个团、挺进纵队和地方武装,1.4万)参谋长、新的江南指挥部(以第二支队为主,指挥新3团、新4团和各县地方武装,共3000余人,后又组建了独立第1、第2团)指挥,第六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四个团4000人)旅长。原红军福建军区第3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1934年),人民网收录为抗日名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参谋长、少将旅长

15)马耀南 1902-1939对日作战牺牲,山东,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五军(六个支队五千多人)军长,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支队(1938年6月四千多人辖第七团、第八团、第九团仅两个营,7月新成立第十团1800余人,8月新成立第十一团,11月第八团调第四支队,11月特务营与长山县抗日武装合编为特务团,翌年3月第九团撤销;最多时候辖五个团约六七千人)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16)夏云杰 1903-1936重伤牺牲,山东,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代东北抗联副总司令(时兵力约2万人,第三号首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参谋长、少将旅长

17)陆升勋 1907-1942赴任途中被日伪包围牺牲,山东,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调任山东军区胶东军区(六个团又四个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号首长)途中牺牲,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参谋长、少将旅长

18)邓永耀 1913-1939.3.3反扫荡中牺牲,湖南,邓永跃,八路军第129师骑兵团政委、第129师东进纵队(1938.1成立,1938.3月辖三个团加若干支队总共2万余人,在4-12月兼冀南军区期间,先后由冀南军区下属支队为主组成四团,1939.3.1整编为两个支队6个团,1939.8整编为三个基干团,1940年5月改为新编第7旅)政治部主任兼东纵二团政委兼第五支队政委,原红93师政治部主任,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

19)郭国言 1913-1942反扫荡中牺牲,湖北,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副团长、团长、第129师太行军区(1941年9月民兵4.16万,其中青年抗日先锋队1.97万)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决死第3纵队(辖三个基干团)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20)才山 1910-1945.7对日作战牺牲,辽宁,冀东抗联总队大队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参谋长、冀东军分区副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参谋长(第五号)、冀热辽军区(辖五个军分区合计8个团又三个区队,1945.7武装部队3万余人,1944年底民兵28万)副参谋长兼生产处处长(第五号),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

21)易良品 1912-1943反扫荡重伤牺牲,湖北,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7旅(第19、20、21团)旅长、1941年2月兼任新成立的第六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6月新七旅与第六军分区合并为第六军分区(含三个团和其他地方武装,估计超过五千人),担任司令员。原红四方面军红31军红91师政委(193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22)萧永智 1916-1943对日伪卫东战役作战牺牲,湖北,肖永智,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8旅(辖第22团、第23团、第24团和旅直属队,大约六七千人)政委,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新编第8旅并入)政委兼第七军分区政委,原红31军红91师政治部主任(1934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民政部公布资料误传为军分区司令员,一曰1943年10月为了消灭伪匪/顽伪军肖健九部率部参加卫东战役,在山东清平县陈官营今属临清市代湾乡遭日军突袭,突围时英勇牺牲。资料存疑,肖健九不是伪军)。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23)魏大光 1911-1939参会途中遭遇日军作战牺牲,原名魏纪青,河北,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1939.4由第五支队和第358旅第716团合成,辖三个团,估计五六千人)旅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24)董天知 1910-1940对日伪作战牺牲,河南,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3纵队(1938年六个团六千余人,1939年8个团8000多人)政治部主任兼纵队党委书记、八路军第120师决死第3纵队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25)常德善 1911-1942日军扫荡时转移部队作战牺牲,山东,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时3万多兵力5个军分区)第八军分区(辖甲种团第23团、乙种团第30团和第33、37、41区队,估计5000多人)司令员。曾任红二军团红6师参谋长(1935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长

26)刘德明 1910-1942日军扫荡中牺牲,陕西,八路军决死第2纵队(1939.12之前辖9个团1.4万人,之后其中七个团整编为三个团即第4团、第5团、第6团)副纵队长、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决死第2纵队副司令员、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第八军分区(辖决死第2纵队三个团、工人武装自卫旅[1939.5兵力5000人]、洪赵纵队[1940年4月由2000余人发展到3000人],总共麾下约过万)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少将师参谋长

27)陈宇环 1896-1938对日作战中弹牺牲,河北,陈宇寰,冀东抗联(高志远担任司令)第三路军(高志远兼任司令员,共组建了13个总队16000余人,又收编了昌黎暴动的以丁万有为司令的昌黎支队下属5个总队,有称3000多人、3600人、5000多人、五六千人、6000余人、六七千人)副司令员(阎瑞赓资料),第一路军副司令员(郝雪廷资料),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民政部公布资料为冀东抗联副司令员),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28)汪洋 1912-1942为掩护机关人员突围对日伪作战牺牲,河南,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旅政治部主任,第4旅政委,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兼鲁中第一地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29)左清臣1904-1941日伪作战牺牲,河北,河北游击军(时辖十二路军另3个游击师、3个独立团,2万人,号称10万之众)第十三路军(江东升任总司令,两万多人,下辖三个师)副总司令、改编为华北民众自卫军(三个师9个团)副指挥、八路军冀中军区独立第六游击支队(3000多人)副司令员、第120师独立第三支队(1939年5月底成立1600人,同年扩大到2600人,辖第7团、第8团;1940年4月增辖1400人的第9团,总兵力5000人,1940年7月第9团编散后,4100人再辖两团)第8团(1939年5月底成立时700人)团长、第385旅第8团(原独立第三支队第7团、第8团合编为第8团,1800人)副团长(团长未到岗),没有入选民政部的抗日英烈。参考国民党少将副总司令

30)闻允志 1900-1940遭遇日军巡逻艇后掩护徐向前突围而牺牲,湖北,八路军第2纵队第1旅政委、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兼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31)李林 1914-1942日伪作战清扫战场时被残敌杀害,河北,八路军第129师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兼第1支队长(组建了赵县、藁城、束鹿、晋县、宁晋、栾城等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各县游击大队,抗日武装力量达7000余人)、新编第9旅第25团团长兼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少将师长

32)王德泰 1907-1936抗战牺牲,辽宁,东北抗联第一路军(6000多人)副总司令(第二号指挥官)兼第二军(2000多人)军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33)杨宏明 1910-1942日军大扫荡中牺牲,湖北,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9旅副旅长、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辖一团和地方武装,最后一役军区将另外两个团的兵力交由杨宏明统一指挥)司令员(有资料称兼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

34)赵义京 1912-1943被日伪包围牺牲,湖北,八路军第129师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兼第五支队副司令员、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辖甲种团第27团和地方武装)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

35)苏精诚 1915-1941率部掩护陈赓转移时中弹牺牲,福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5个团)兼太岳军区(三个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军政治部少将主任

36)张友清 1904-1942抗战被俘病逝,陕西,山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统战部长、宣传部长、秘书长,八路军总部前方指挥部秘书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

37)王远音 1915-1942日军大扫荡中身陷重围自杀牺牲,山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麾下辖一个9连制大团和一个6连制小团,另3个区队,总共约5000多人)政委、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38)郭好礼 1902-1943反扫荡牺牲,河南,河北民军第一路军(田家斌任司令员,兵力不详)副司令兼第五支队(时麾下4个团6000多人,游击军性质)司令,八路军第129师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辖两个团)参谋长兼路南支队司令员、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少将师参谋长

39)杨承德 1908-1943对日伪作战牺牲,江西,八路军津南支队支队长、第115师教导团第6旅第16团团长兼第一军分区(兼团)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

40)高嵩 1908-1940反扫荡牺牲,山东,山东纵队第五支队(近8000人)副司令员、编为第五支队(三旅六团7000多人)第十九旅(辖三团3000多人)旅长、山东纵队胶东军区/第五支队/第三军区(辖三团)副司令员,兼任蓬黄战区指挥部指挥,未入选民政部的抗日英烈。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

41)廖海涛 1909-1941对日作战牺牲,福建,新四军第二支队(领导的武装由2000人发展到4600多人)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江南指挥部(以第二支队为主,指挥新3团、新4团和各县地方武装,共3000余人,后又组建了独立第1、第2团)副指挥兼政治部主任、第6师第16旅(四个团4000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42)曾仁文 1907-1943反扫荡突围失败自尽,江西,八路军总后勤部(辖政治部、参谋处、审计处、管理处、巡视团、供给部、卫生部、军工部、兵站部、冀南银行)参谋主任、前方总部参谋处长,原红军独立第七师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参谋主任

43)孙开楚 1909-1942遭日军突袭被俘牺牲,湖南,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后勤部军工部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

44)胡乃超 1912-1944对伪军孙殿英部作战重伤不治牺牲,吉林,八路军南进支队第21团团长、第16团团长、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辖3个团另加2个团的部队,高于国军师的编制)参谋长,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

45)包森 1916-1942.2和日满军作战牺牲,陕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辖第12团、第13团,1939年9月主力团和游击队发展到4000余人;1942年7月主力部队连同新建的第H 团达5000 人,地方武装近2000 人,民兵2 万人)副司令员兼第13团(1940年8月成立时下辖3营10连共1600余人,第13团在必要时,可直接指挥调动使用第三区队[3个连450人]和第六区队[4个连近600人]来配合行动或作战)团长兼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或少将师参谋长

46)王溥 1908-1940百团大战牺牲,辽宁,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日游击军(1938.8起义成立后辖三个支队九个大队1800多人,1940.1赵国泰率三分区游击一支队6个连队800多人分散编入游击军并任政委,发展到3000多人)司令员,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

47)孙伯龙 1903-1942日伪作战牺牲,山东,山外抗日军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军鲁南游击司令部特务二旅旅长,八路军第115师运河支队支队长、八路军新成立的鲁南军区(辖3个军分区和4个支队,1941年底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6000多人)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或者少将师参谋长

48)孔庆同 1913-1942被日军包围作战牺牲,河南,冀东抗联第4总队总队长、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麾下2个团加三个区队6000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或者少将师参谋长

49)鲁雨亭 1899-1940抗战牺牲,河南,新四军游击支队第1总队(辖2个团2997人)总队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

50)韩明柱 1913-1938.10月牺牲,河南,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1938年4月由第7支队和第8支队组成,发展到6000多人,后改名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指挥(第三号首长)、前敌指挥部指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或者少将师参谋长

51)吴其芳 -1944.11对日伪作战牺牲,河南,新四军第五师(1943.11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4万人,1945年大反攻前正规军5万,相当于国民党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供给部部长兼政委,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

52)谢家庆 1912-1940抗战牺牲,河南,八路军晋冀豫军区(辖五个军分区,基干武装2万多人)挺进支队兼第四军分区政委,第129师第386旅第16团团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副师长

53)宋铁岩 1909-1937抗战牺牲,吉林,东北抗联第一军(5000多,第三号首长)政治部主任、东南满省委委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师参谋长

54)孙永勤 1898-1935对日作战牺牲,河北,民众军军长、由中共指导改编为“抗日救国军”(五千兵马)军长,华北抗日军第一军军长,中共《八一宣言》称为抗日民族英雄,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之一。参考国民党少将旅长或者少将司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