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唐詩三百首鑑賞》該書圖文鑑賞本中所選詩歌都是唐詩中膾炙人口、婦孺能詳之作,詩是好詩,賞析亦高雅成趣,同時書中還為每一首詩都配上了壯美幽深的水墨畫,造成一種視覺和詩境上的通感,使唐詩之枝繁葉茂、波瀾壯闊盡呈眼底,一覽無餘,相信會給讀者帶來強烈的震撼力和藝術上的無限美感。唐朝是一個詩的時代,唐詩代表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成就。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目錄:

第112章 陸龜蒙

第113章 韋莊

第114章 黃巢

第115章 聶夷中

第116章 張喬

第117章 曹松

第118章 韓偓

第119章 吳融

第120章 金昌緒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2章 陸龜蒙

詩人名片

陸龜蒙((?—881)

字號:字魯望,別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裡先生,

籍貫:長洲(今江蘇吳縣)人。

作品風格:精切俊拔

個人簡介:應進士舉不中。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裡,編著有《甫裡先生文集》等。

別離

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尊酒①,恥為遊子顏。

蝮蛇一螫手②,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注】

①尊:同“樽”,盛酒的杯子。

②蝮蛇:一種小型毒蛇。

別離

這首詩,敘離別之情卻完全沒有依依不捨的離愁別怨,寫得慷慨激昂,議論滔滔,形象高大豐滿,別具一種風味。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下筆挺拔陽剛,調子高亢昂揚,拋棄了以往送別詩的老套,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堅強剛毅,真有一種“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沈德潛《說詩晬語》捲上)的氣勢,給人難以忘懷的印象。

“杖劍對尊酒,恥為遊子顏”,濃墨重彩地描畫出男子漢大丈夫的壯偉偉岸形象。威武瀟灑,胸懷遠大,風度翩翩,氣宇軒昂,好像是是即將奔赴戰場的臨行壯烈,充滿著豪情壯志。頸聯運用成語,描述大丈夫對人生的看法。“蝮蛇螫手,壯士解腕”,本意是說,毒蛇咬手後,為了不讓蛇毒攻心而喪命,那就得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斬斷,才能保全生命。詩人在這裡形象地體現出壯士為了事業的成功和理想的實現而不畏艱險、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頸聯這樣打開,有力地烘托出尾聯揭示的詩歌宗旨。“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尾聯兩句,總結前文,點明壯士應該胸懷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為達這個目的,有時候就要做出犧牲。那麼,眼前的離別與遠大志向比起來自然不算一回事了,哪裡值得去嘆息呢!

這首詩以議論為詩,由於詩中的議論充滿了感情色彩,“帶情韻以行”,所以寫得生動、活潑、激昂、雄奇,給人以壯美的感受。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3章 韋莊

詩人名片

韋莊(約836—910)

字號:字端己

籍貫: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

作品風格:體近雅正

個人簡介:韋應物四世孫。乾寧元年(894)中進士,任校書郎。曾奉命入蜀。天覆元年(901)再度入蜀,後協助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平章事等職。有《浣花集》十卷,《全唐詩》編其詩六卷。

臺城①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②,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

①臺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雞鳴山南,此地本為三國時吳國後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從東晉到南朝,這裡一直是中央政府和皇宮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樞,也是帝王享樂之地。

②霏霏:雨雪下得繁茂的樣子。

臺城19

這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蹟的詩。這首詩則比同類作品更空靈蘊藉。它從頭到尾採取側面烘托的手法,著意營造一種夢幻式的情調氣氛,讓讀者透過這層隱約的感情帷幕去體味詩人的感觸。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

起句並不是正面描繪臺城,而是努力營造一種氛圍。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細,在紛飛的雨絲中,四周迷濛,就像被煙籠霧罩,給人以如夢似幻的感覺。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綠草遍地,又顯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機。這景色即具有江南風物特有的輕柔婉麗,又容易喚起人們的無限迷惘惆倀。這就為下一句抒情作好了鋪墊。“六朝如夢鳥空啼”從首句描繪江南煙雨到次句的六朝如夢,跨度很大,初讀其阿里好像不連貫。其實不僅“江雨霏霏”的氛圍已暗逗“夢”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間就隱藏著一座已經荒蕪破敗的臺城。鳥啼在草綠,春色依然在,而曾經在臺城的六朝統治者卻早已成為歷史上匆匆的過客,豪華壯麗的臺城現在也成了供人憑弔的歷史古蹟。從東吳到陳,三百多年間,六個短暫的王朝一個接一個地相繼更替,變幻之快,本來就給人以夢一樣的感覺;再加上自然常在與人已非事的對照,更加深了“六朝如夢”的感慨。“臺城六代競豪華”,但眼前這一切已蕩然無存,只有不解人世滄桑、歷史興衰的鳥兒在歡快地唱歌。“鳥空啼”的“空”,即“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從人們對鳥啼的特殊感受中進一步烘托出“夢”字,寓意深刻。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楊柳是春天的明顯標誌。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當年十里長堤,楊柳堆煙,曾經是臺城繁華景象的點綴;如今,臺城已經是“萬戶千門成野草”,而臺城柳色,卻“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美麗的自然景色和荒涼破敗的臺城,長堤煙柳和六代豪華的鮮明對比,對於一個身處末世、懷著亡國之憂的詩人來說,該是多麼令人觸目驚心!而臺城堤柳,卻既不管人間興亡,也不管面對它的詩人會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說它“無情”。說柳“無情”,正透露出人的無限傷痛。“依舊”二字,深寓歷史滄桑之慨。它暗示了一個腐敗的時代的消逝,也預示歷史的再一次重演。堤柳堆煙,本來就易觸發往事如煙的感慨,加以它在詩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寫興亡之感的憑藉,所以詩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別強烈。“無情”、“依舊”,通貫全篇寫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鳥與堤柳;“最是”二字,則突出強調了堤柳的“無情”和詩人的感傷悵惘。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的“依舊”暗示人世的滄桑鉅變,以物的“無情”反託人的內心痛楚,而在歷史感慨之中即暗寓傷今之意,這種虛處傳神的藝術表現手法,仍可以值得借鑑的。

後人點評

許學夷:“絕句在唐末諸人之上。”(《詩源辨體》)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4章 黃巢

詩人名片

黃巢(?~884)

籍貫: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

作品風格:

個人簡介:稍通書記,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鹽為業。好擊劍騎射。唐懿宗鹹通(860—873年)末至僖宗乾符(874—879年)初,災荒氾濫,農民起義紛紛爆發。乾符二年(875),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今河南長垣東北)發動起義,五月,黃巢與同族兄弟、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招募百姓數千響應。接著王、黃會軍,協同作戰,一度攻進長安。中和四年(884)兵敗自殺。

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①。

【注】

①黃金甲:既代表金黃色的菊花,也指金黃色的鎧甲。

黃金甲

這首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題為“菊花”。

這首菊花詩,其實並不是歌詠菊花,而是遙想菊花節。因此一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一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押韻。這首詩押入聲韻,詩人要藉此造成一種激越、凌厲的聲情氣勢。“待到”二字,典型的口語,對後面有承接的作用。因為詩人要等的那一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嚮往。而這一天,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一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鬆,跳脫,充滿信心和希望。

“待到”那一天又怎樣呢?按照一般人的想象,應該是菊花怒放,清香撲鼻。詩人卻接以令人吃驚的奇句──“我花開後百花殺”。菊花開時,別的花都已零落凋謝了,這本是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也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這裡特意將菊花之“開”與百花之“殺”(凋零)並列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讓人感受他們之間的必然聯繫。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象徵廣大被壓迫人民,那麼,與之相對立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了。這一句鏗鏘有力,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

三、四句承“我花開”,極寫菊花盛開的壯觀景象:“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地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衝雲天,散步全城。這是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想象的奇特,都可謂前無古人。這裡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鬥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的動態美。“衝”、“透”二字,分別寫菊花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佔長安的勝利前景。

黃巢的兩首菊花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氣勢、手法都讓人耳目一新。藝術想象和聯想是與詩人世界觀和生活實踐相聯繫的。沒有黃巢那樣的革命抱負、戰鬥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樣的奇語和“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奇想。把菊花和帶甲的戰士聯繫在一起,賦予它一種戰鬥的美,這隻能來自生活實踐。“自古英雄盡解詩”,也許就應該這麼去理解吧。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5章 聶夷中

詩人名片

聶夷中(837~?)

字號:字坦之

籍貫:河東(今山西永濟一帶)人。

作品風格:辭淺意哀

個人簡介:少時家貧,鹹通十二年(871)中進士,任華陰尉。其詩對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人民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詠田家

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①。

醫得眼前瘡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注】

①糶(tiào):賣糧食。

②醫:治。

逃亡屋

唐末廣大農民遭受的剝削更加慘重,以至於流離失所,無法生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了可與李紳《憫農》二首前後輝映的《詠田家》。

開篇就揭露封建社會農村一種怪現象:二月蠶種始生,五月秧苗始插,哪有絲賣?哪有谷糶(出賣)?居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這就是是所謂的“賣青”──將還沒有產出的農產品預先低價抵押出去。本來用血汗餵養、栽培的東西,是一年衣食,也是命根子,但被挖去了。兩句賣“新”,令人悲酸和無奈。賣青是迫於生計,而首先是迫於賦斂。緊接的兩句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它通俗、簡易、恰當。“眼前瘡”當然是比喻眼前急難,“心頭肉”固然比喻絲谷等農家命根,但這比喻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決不是概念化表述所能達到的。“挖肉補瘡”,這是何等慘痛的行為!但它能入木三分地揭示那血淋淋的現實,叫人一讀刻骨銘心,永難忘記。當然,挖肉補瘡的事情聞所未聞,但如此寫來最能抒情,既深刻又典型,因而成為世代傳誦的名句。

“我願君王心”以下是詩人的感慨,表達改良現實的願望,頗合新樂府倡導者提出的精神。這裡寄希望於君主開明當然是很不現實的,但詩人用意主要是諷刺與勸諫。“我願君王心,化為光明燭”,就委婉指出當時君王之心還不是“光明燭”;希望它“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句客觀反映君王一向只代表豪富的利益而不恤民情,不滿之意顯而易見,妙就妙在運用反語揭示皇帝昏聵無能,世道不公。“綺羅筵”與“逃亡屋”構成鮮明對比,反映出兩極分化、階級對立的社會現實,具有很強的批判性。它形象地暗示出農家賣青的原因,又由“逃亡”二字點出這樣做的必然結果,充滿了對田家的同情,可謂言有盡而意意足。

胡震亨論唐詩,認為聶夷中等人“洗剝到極淨極省,不覺自成一體”,而“夷中詩尤關教化”,從這首詩就可看出。它之所以這樣,與語言的樸素凝鍊、取材造境的典型都是分不開的。

後人點評

《唐詩別裁集》:“言簡意足,可匹柳文。”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6章 張喬

詩人名片

張喬

字號:字伯遷

籍貫:池州(今安徽貴池)人。

作品風格:清淺小巧

個人簡介:懿宗鹹通十二年中進士,黃巢起義,與伍喬同隱九華山。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鹹通十哲”,其詩多寫山水自然。工於五律。《全唐詩》存其詩二卷。

書邊事

張喬

調角斷清秋①,徵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②。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③。

蕃情似此水④,長願向南流。

【注】

①調角:吹奏號角。

②梁州:當時指涼州,在今甘肅境內。

③邊:邊疆。

④蕃:繁多。

書邊事

唐朝自肅宗以後,河西、隴右一帶長期被吐蕃所佔。中間戰爭不斷。大中十一年,吐蕃將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歸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邊塞地區才又出現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本詩的寫作背景大約是在此事之後。

詩篇一展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邊塞軍旅生活的安寧圖。首句“調角斷清秋”,這一句極寫在清秋季節,萬里長空,角聲迴盪。而一個“斷”字,則將角聲音韻之美和音域之廣傳神地表現出來;這一句由高到低,慢慢落筆,勾勒出一個深廣的背景,渲染出一種宜人的氣氛。次句展現“徵人”與“戍樓”所組成的畫面。看那徵人倚樓的安詳姿態,多像是在傾聽那悅耳的角聲和欣賞那迷人的秋色呵!

頷聯“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青冢”,是漢朝王昭君的墳墓。這使人由王昭君和親的事蹟聯想到當下邊塞的安寧,體會到民族團結、社會安定正是人們美好的願望。“梁州”,當指“涼州”,地處今甘肅省內,曾一度被吐蕃所佔。王昭君的墓與涼州地帶一東一西遙遙相對。黃昏時分,當視線從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涼州時,夕陽西下,正是一派日麗平和的景象。即使在那更為遙遠廣闊的涼州地帶,也是十分安定的。

頸聯“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大漠”和“窮邊”,說明邊塞地區的廣漠而“無兵阻”和“有客遊”,在“無”和“有”、“兵”和“客”的對比中,寫明邊關地區,因無蕃兵阻撓,所以才有遊客到來,也體現了社會的安定和平。這兩句對於前面的景物描寫起到了點化作用。

末聯兩句“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運用生動的比喻,抒發了詩人的良好願望,使詩的意境得到昇華。詩人望著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緒萬千。他想:蕃情能象這大河一樣,源源不斷地向南流入中原該多好啊!這表現出詩人渴望民族團結的願望。

全詩抒寫邊塞的所聞、所見、所望、所感,意境高闊而深遠;氣韻直貫而又有抑揚有度;運筆如行雲流水,奔騰直下,而又迴旋跌宕,回味無窮。

後人點評

俞陛雲說:“此詩高視闊步而出,一氣直書,而仍頓挫,亦高格之一也。”(《詩境淺說》)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7章 曹松

詩人名片

曹松(828—903)

字號:字夢徵

籍貫: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

作品風格:清苦澹宕

個人簡介: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特授校書郎。有《曹夢徵詩集》三卷,《全唐詩》收入其詩一百四十首

己亥歲(二首選一)

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①。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注】

①樵蘇:打柴砍草的人。

萬骨枯

此詩題作《己亥歲》,題下注:“僖宗廣明元年”。“己亥歲”這個醒目的詩題,開門見山就指出詩中所寫的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

安史之亂後,戰爭先在河北,後來蔓延入中原。後來又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所謂“澤國江山入戰圖”。詩句沒有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側面表達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圖”,想象到戰亂頻發的現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成功範例。

隨著戰亂而來的是家破人亡、生靈塗炭。打柴為“樵”,割草為“蘇”。樵蘇生計本來就很辛苦,艱難度日。然而,“寧為太平犬,勿為亂世民”,在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很幸福了。只可惜這種樵蘇之樂,現在也不可能得到。用“樂”字反襯“生民”的苦不堪言,令人深思。

古代戰爭造成了殘酷的殺戮,人民的大量死亡。這是血淋淋的現實。詩的前兩句雖然筆調輕描淡寫,字裡行間卻有千行血淚。這就自然逼出後兩句沉痛的呼告。“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封侯”之事,是很有現實針對性的:乾符六年鎮海節度使高駢就以在淮南鎮壓黃巢起義軍的“功績”,受到封賞,無非“功在殺人多”而已。難詩人閉目搖手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了。一個“憑”字,意在“請”與“求”之間,語調比言“請”更軟,意思是:做點好事吧,可別提封侯的話啦。詞苦聲訴,全由此一字推敲得來。

末句更是一語中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它詞約而義豐,即言將軍封侯是用士卒犧牲的高昂代價換取的。另外,一句之中運用了強烈對比手法:“一”與“萬”、“榮”與“枯”的對照,觸目驚心。“骨”字極形象駭人。全詩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詞氣委婉,而此句一出,擲地有聲,如雷貫耳,相形之下更覺字字千鈞。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第118章 韓偓

詩人名片

韓偓(約842—約915)

字號:字致堯,一作致光;字號玉山樵人

籍貫: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附近)人。

作品風格:詞致婉麗

個人簡介: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等職。後因忤觸權臣朱全忠,貶為濮州司馬,棄官南下。晚年入閩投靠王審知。有《韓翰林詩集》行世,《全唐詩》編其詩四卷。

已涼

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①。

八尺龍鬚方錦褥②,已涼天氣未寒時。

【注】

①猩色:猩紅色。折枝:畫花卉的一種技法。畫枝而不帶根。

②龍鬚:草名,這裡指用龍鬚草編成的席子。

韓偓《香奩集》裡有許多反映男女情愛的詩歌,這是最為膾炙人口的一篇。其特點是藝術構思精巧,筆意含蓄。

這首詩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間華麗精緻的臥室。鏡頭由室外逐漸移向室內移動,透過門前的闌干、擋門的簾幕、門裡面的屏風等一道道障礙,聚焦在那張鋪著龍鬚草席和織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間結構安排所顯示出的這種“深而曲”的層次,分明告訴讀者這是一位富家少婦的金閨繡房。

佈局以外,景物中最吸引讀者視線的,是那斑駁陸離、耀眼奪目的色彩。翠綠的欄檻,猩紅的畫屏,門簾上的彩繡,被面的錦緞光澤,融合成一派旖旎祥和的氣象,不僅增添了臥室的華貴派頭,還為主人公的閨情綺思營造了合適的氛圍。主人公始終未露面,她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繪著的折枝圖,卻不由得使人生髮出“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的感嘆。面對這幅色彩斑斕的畫圖,主人公不可能感覺不到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將大好青春同畫中鮮花聯繫起來加以比較、思索,更何況而今又到了轉換季節的時候。門前簾幕低垂,簟席上增加被褥,表明暑熱已過,秋涼將至。在這樣的時刻,最容易勾起人們對時光消逝的傷感,在主人公的心靈上又將激起不小的波瀾。詩篇結尾用重筆點出“已涼天氣未寒時”的節氣變化,當然不會出於無意。配上床蓆、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圖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閨寂寥之中對愛情渴望的情懷,也就依稀可見了。

這首詩,通篇沒有一個字寫到“情”,甚至沒有一個字說到“人”,就僅僅是藉助環境景物來渲染人的情思,供人體味。這類命意曲折、用筆委婉的情詩,在唐人詩中還是不多見的。

後人點評

清人周詠棠:中具多少情事,妙在不明說,令人思而得之。(《唐賢小三昧續集》卷下)

第119章 吳融


詩人名片

吳融

字號:字子華

籍貫: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作品風格:縟麗悽清

個人簡介:昭宗龍紀元年(889)中進士。曾隨宰相韋昭度出討西川,任掌書記,後升為侍御史。一度辭官,流落荊南,後召為左補闕,又歷任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天覆元年(901)冬,昭宗被劫持至鳳翔,吳融扈從不及,客居閿鄉。不久,召回為翰林學士承旨。卒於官。

子規①

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悽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注】

①子規:又叫杜鵑。傳說蜀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每日悲啼不已。

子規

子規,是杜鵑鳥的另外一個稱呼。古代傳說,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亡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啼叫不已。這首詩寫的子規,就從這個典故展開,想象杜鵑鳥離開自己的國土,常年在外飄蕩。這個悲劇性的過程,正好為後面抒寫悲慨的基調作了鋪墊。

由於啼叫聲的悽慘,加上鳥嘴又是紅色,所以有杜鵑泣血的傳聞。詩人借用這個素材展開想象,把原野上的紅花說成杜鵑口中的鮮血染成,增強了感染力。可是,這樣悲鳴產生怎樣的結果呢?又是春天,依然是一片草木繁茂,鬱鬱蔥蔥,絲毫也沒有因為子規的傷心而受到影響。這裡借春草長勢作反襯,把它們欣欣向榮的神態看做對子規啼叫漠然無情的表現,獨特的思維更勝過泣花成血。這一聯中,“他山”與“舊苑”形成對照,一熱一冷,一虛一實,映照非常鮮明,更突出了杜鵑鳥孤身飄蕩、哀嚎遍野的悲慘命運。

後半篇繼續多方面多角度地展開對子規啼聲的描繪。雨後涼風,它藏在綠樹叢中聲聲哀啼;夜幕初開,星月斜照,它迎著欲曙的天空肅然名叫。它就是這樣一直悲啼,不停地傾訴自己內心的痛楚,不分春夏,不分晝夜。這一聲聲哀厲而又淒厲的呼叫,在江邊夕陽西下時分傳入行人耳中,怎不觸動人們的羈旅愁思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叫人黯然神傷、傷心欲絕呢?

從詩歌結尾的“湘江”看,這首詩寫在今湖南長沙一帶。作者吳融,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本篇大約就寫在這個時候,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背井離鄉的苦悶心情。詩歌借詠物託意,全篇扣住杜鵑鳥啼聲悽切這一主題,反覆渲染,但又不顯得單調、死板地勾形摹狀,還能將所詠對象融入豐富的情景與聯想中,正寫和側寫都有、虛筆實筆巧妙地結合使用,達到“狀物而得其神”的藝術效果。這無疑是對寫作詠物詩的一個開拓。

後人點評

《四庫全書總目》評吳詩:“音節諧雅,猶有中唐之遺風。”

第120章 金昌緒

詩人名片

金昌緒

籍貫:餘杭(今浙江杭州)人。

作品風格:圓淨活潑

個人簡介:大中以前在世,生平無可考。《全唐詩》僅存其詩一首。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①。

【注】

①遼西:古郡名,在今遼寧省遼河以西,是詩中少婦的丈夫的征戍之地。

黃鶯

這首詩在章法上有一些獨特的地方: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承接,節節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為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淨成章”的要求。這一特點,為人稱道。

詩的首句似乎拔地而起,突然而上。按常理說,黃鶯是討人歡喜的一種鳥。而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卻要“打起黃鶯兒”呢?人們看了這句詩會茫然不知詩意所在,一定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吧,使人不能不急於從下句尋找答案。第二句詩果然給出了對第一句的解釋,人們這才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人們所向往的美好事物,而在鳥類中,黃鶯被成為歌唱家,它的啼聲又是特別清脆動聽。那麼目的是什麼呢?人們不禁還要問下去:又為什麼不讓鶯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真正原因是原來是“啼時驚妾夢”。但人們仍不會滿足於這一解釋,因為黃鶯啼曉,說明本該是夢醒的時候了。那麼,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這樣怕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是什麼夢呢?最後一句詩的答覆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是惟恐夢中“不得到遼西”。

到這個時候,讀者才知道,這首詩原來採用的是層層倒敘,因果連環的手法。本是為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為不教鶯啼而要把鶯趕走,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後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最終的答案。但是,這最後的答案還是沒有說出最根本的原因。這裡,還留下了一連串問號,例如:一位少女為什麼做到遼西的夢?她有相愛的人在遼西?此人做什麼的,為什麼離鄉背井,遠去遼西?

這首詩的題目是《春怨》,詩中女子到底怨的是什麼?難道怨的只是黃鶯啼驚破了她的曉夢嗎?這些,不必每一個都要說清楚,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似乎又有答案,不妨留給讀者去想象、去思索。這樣,這首小詩就不僅在篇內有懸念,而且還在篇外留有想象的餘地。如果從思想意義去看,它看來只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稍加思索,卻發現有深刻的時代內容。這是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家庭離散的痛苦。

後人點評

明人王世貞:“打起黃鶯兒”云云,不惟語意之高妙而已,其句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起結極斬絕,而中自紆緩,無餘法而有餘味。(《藝苑卮言》卷四)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卷二十.  陸龜蒙 韋莊 黃巢 韓偓 吳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