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鄉村民俗中華民族已經有了幾千多年的歷史,流傳下來了很多節日、習俗,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嗎?今天我講一下——節日。說到節日,我們熟悉的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臘月

春節是正月初一,闔家團圓的日子,元宵節是正月十五,吃元宵鬧龍燈。

清明節是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祭祖思遠。端午節是五月五,紀念屈原。

七夕節是七月七,有情人終成眷屬,

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日,賞月人團圓。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九,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夕,這天要放鞭炮、貼春聯、點燈守歲

說到春節,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每年都有一次。春節前一就是大年30那天,家家戶戶都貼起了對聯。有的在大門左右上方掛兩個大燈籠,以示吉祥。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元宵節,其中吃湯圓,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是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雙七節,乞巧節,女節,少女節,香橋會和巧節會等,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傳說玉帝的第七個女兒織女,心靈、手巧、善織、令人羨慕不已,因此,人間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靈巧和幸福,於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動,由此形成了乞巧節。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眾圍繞著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眾所周知,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其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每逢中秋佳節,除了閤家團圓,共賞明月以外,總離不開月餅這一獨特的吃食,不過,當你津津有味地吃著美味可口的月餅時,你可曾想過,究竟是誰為我們帶來這如此美味的月餅呢?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九月九為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俗稱。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農曆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為什麼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曆十二月進行,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了。

鄉村民俗民族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