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近日,從連雲港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傳來消息,十三五期間,全市通過產業、就業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幫助2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增收脫貧,建檔立卡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4878元增加到2019年的8074元,年均增長16.38%,高於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不斷增強。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灌南縣李集鎮新民村:“稻漁果”混合種養項目

日前,省委書記婁勤儉到連雲港調研檢查時,專程來到新民村,登上村口的觀鷺亭,眺望萬畝“稻漁果”混合種養水面,充分肯定了當地將傳統建築與現代風格相結合、打造特色水文化的做法。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稻漁果”混合種養項目是採用“老闆+合作社+農民+職業經濟人”模式運作的,即公開選聘有實力的能人,以每年每畝白麥800斤國家保護價格,從農戶手中把土地流轉過來,成立合作社。將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組織起來在合作社裡務工,大量優質水果、水產品通過職業經紀人銷售出去。目前,產業區內直接就業人數達120人,季節性用工為260人,大量村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該項目直接帶動低收入戶解困脫貧。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新民村原來是省定經濟簿弱村,於2017年脫貧。目前,該村已形成包括農事體驗產品、特色農產品等,例如採摘類、漁獵活動類、鄉村美食品味類、農耕農事參與類等,具備“行、遊、住、食、購、娛”六大基本要素。以鮮明的農耕文化體驗項目、採摘、剪紙、草編、垂釣、攝影、航拍等旅遊路線貫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新興遊樂項目中的精華,以民俗體驗、耕作插秧為主題,以特色灌南美味來滿足各方賓客,全面展現一個傳統又創新的鄉村特色旅遊景區。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灌南縣百祿鎮南房村:百祿工業集中區+扶貧產業園

2019年,南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是20.35萬元,2020年預計能達到69萬元,一年之內翻三倍還多,南房村的底氣從何而來?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南房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十三五期間,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204戶、低收入人口392人。如今,南房村依託百祿工業集中區和扶貧產業園,投入幫扶資金600萬元,建設標準廠房5200平米,通過廠房租金收益,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4萬元,帶動20名村民在園區就業;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建成1000畝大棚葡萄種植園、500畝大蒜和100多畝山芋種植田,投入幫扶資金450萬元,實施優質葡萄種植,通過葡萄大棚出租每年村集體增收45萬元,發動村民種植大蒜、山藥等經濟作物150畝,每畝增收2500元;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南房村力爭通過建設扶貧產業園,深耕農業,實現田園變園區;建設百祿中小企業園,壯大工業,實現農民變工人;推進新型社區建設和鄉村旅遊,培育三產,實現農村變社區,通過這“三個轉變”來實現南房村鄉村振興目標。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灌雲縣小伊鎮後場村:扶貧廠房+藕蝦共作休閒觀光農業項目

後場村於2018年達到新“八有”標準,2019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28.4萬元,所有低收入戶於2019年底全面實現脫貧。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2018年和2019年,後場村利用扶貧資金280萬元由縣統籌建設扶貧廠房,並且在2018年利用扶貧資金230萬元,在鎮工業園區建成17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出租給連雲港米思米標準件有限公司,帶動20餘名低收入戶就業。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後場村建立了“藕蝦共作”基地,大力發展藕蝦共作休閒觀光農業項目。該項目佔地1000畝,總投資約200萬元。觀賞區包括4公里長循環荷花觀賞區域及100畝荷花觀賞休閒園;體驗區設有垂釣區、採摘區,捕撈區,形成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現代農業園區。項目為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農戶提供採蓮藕、育荷苗、捕龍蝦、保潔等田間管理崗位,提供10人到基地勞務,通過旅遊收入、銷售觀賞荷花苗及小龍蝦養殖收入,人均增收4000元到6000元。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贛榆區黑林鎮小蘆山村:林果產業項目

小蘆山村是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依託黑林林果產業,打造種植、採摘、垂釣、餐飲的藍莓產業,農民獲得租金收入及打工收入,村集體增收12萬元。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黑林鎮放大北緯35°最適合種植水果的區位優勢,發展特色林果三萬畝,打造集藍莓種苗培育、種植、深加工、採摘於一體的三產融合示範鎮——江蘇省藍莓小鎮、江蘇省最美百果園。4000多低收入人口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長12000元,帶動20個村年集體增收600餘萬元,同時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使昔日荒山坡變成農民增收的“聚寶盆”。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黑林鎮栽好“搖錢樹”,撐起“一片天”。培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1家,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等形式,低收入農戶年人均增收2000元;

黑林鎮栽好“智慧樹”,“創客”滿家園。整合各類幫扶資金,規劃佈局大樹扶貧產業園、吳山工業園,招引服裝、箱包等無汙染勞動密集型企業,有針對性的組織相關培訓,有效解決500多名留守婦女及部分無法外出務工低收入群體就業問題;

黑林鎮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以藍莓、獼猴桃等園區賞花、採摘、垂釣、餐飲為一體的旅遊環線已露雛形。2015年以來,黑林鎮在互聯網開通網店的有200多家,全鎮電子商務收入達到了3000萬元。電子商務叫響了“果香黑林”的綠色品牌。2019年,黑林鎮居民定期存款達9億元,比2018年增加1.2億元,鎮域年人均增加存款2800元。

《振興吧!鄉村》產業扶貧百花齊放,看看這些脫貧後的美麗鄉村

FM102.1 連雲港綜合廣播《振興吧!鄉村》 舒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