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就在我们以为疫情渐缓松了口气的时候,每天增多的输入病例、不断刷新的全球疫情通报提示我们,情势仍然严峻。

不断传来信息有名人被感染,增加了这种实感——查尔斯王子、演员汤姆·汉克斯夫妇、歌唱家多明戈……在这样严重的疫情之下,好像欧洲仍然很少人戴口罩。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2月26日, 意大利一名议员戴口罩出席众议院应对疫情的会议时被质疑此举无用,会加剧民众恐慌。

3月3日, 瑞士人民党议员布劳赫出席联邦委员会会议,因为要坚持戴口罩进入,直接被逐出会议大厅。

……

此类种种,真是急坏了全民戴了两个多月口罩的中国人,都什么时候了,他们为什么还不带口罩?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观念的差异根深蒂固,“戴口罩=生病”基本上是欧洲人的一种共识。

意大利卫生部援引世卫组织的说法,认为只有如下几类人才需要戴口罩:那些可能与病人有过接触的人、出现了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正在照顾疑似/确诊病人的人以及医院的医护工作者。

德国卫生部更直接认为“普通民众带口罩没有意义”。

可以说,在欧洲人的普遍观念里,戴口罩走在街上,别人会默认你“生病了”,而生病的人是应该呆在家里休息而不是出来走动的。

这完全有别于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观念:除了中国,疫情蔓延中的韩国也早已全民口罩;日本街头更是任何时候都不乏戴着口罩的行人。

最近发生了多起戴口罩的亚裔在欧洲街头遭遇敌意甚至暴力的冲突事件,除了种族主义愈发盛行的问题,卫生观念的差异也是原因之一。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我不认为口罩有足够的防护效果,我们甚至还搞不清楚这次疫情的传播路径,我认为预防新冠肺炎的核心卫生措施就是多洗手,不要摸自己的脸,这些就够了。”来自英国的Anna这样认为,她对口罩持直接拒绝的态度。

但是历史上,欧洲社会并非一直远离口罩的,相反的,欧洲正是现代医学口罩的发源地。

关于现代医学口罩的发明有许多种说法,较为主流的说法是,口罩由德国医生莱德奇于1897年发明。

1897年,莱德奇发现病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致使手术中的患者伤口感染,他认为人们说话时飞溅的唾沫可能会使病人的伤口恶化,于是他建议在手术时医护人员应该带上能够掩住口鼻的罩,在当时的条件下就用纱布简易制作,这一做法也就成为了现代医学口罩的“雏形”。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1987年,德国的口罩雏形

1918年,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西班牙大流感”爆发,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疫情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斯顿军营开始,通过战争流传到欧洲,在约6个月内夺去全球约2000万人的生命,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多。

也正是在流感疫情蔓延期间,口罩开始大规模走入普通民众生活,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进行社会活动。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大流感时期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口罩的普及并没有改变全部人的卫生防疫观念,面对流感的生命威胁,仍然有人对“强制戴口罩”的措施表示异议,认为这有悖于自由主义的信仰。

二战之后,欧洲人对于口罩的使用逐渐减少。除了国家自身医疗体制的不断健全,客观来讲,近几十年的欧洲并没有经历大规模的传染病和瘟疫侵犯,民众的“健康自信”也一直延续到今日。

在新冠肺炎肆意的今天,仍可以在外国媒体的大小采访中看到“如果新冠病毒要来,那就顺其自然吧,我还年轻,我能挺得住”、“我不会被新冠肺炎打倒”等看似盲目乐观的发言。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此外,由于宗教信仰复杂,为了避免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的出现,许多欧洲国家都颁布了 “蒙面禁令”。

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通过了法令,禁止示威游行者用口罩等蒙面,从而妨碍辨别身份,违反者将面临监禁或者罚金。

法国2010年颁布《禁蒙面法》规定,荷兰也于2018年通过了《禁蒙面法》。碍于政治因素,也让欧洲人戴口罩成为很难的事情。

在荷兰留学的青青最近想带上口罩,在此之前,她特意给荷兰警察的Facebook留言,询问荷兰可以带口罩的地方和会被罚款的地方。得到的回复是在市政厅、警察局和医院等地不能够带遮面的东西,而在街道这种公众场合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也补充:“只要你不惧怕成为人群的聚焦点,就可以戴起口罩。”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反观亚洲,则有完全不同的口罩发展史,有着和欧洲完全不同的口罩适用场景和基本认知。

在日本街头,戴口罩非常普遍。冬天光腿的女孩和超高比例的戴口罩的人几乎是日本的另类“名片”。

日本地震和流感的频发使“自我保护意识”深入人心,2009年禽流感、2011年大地震和福岛核泄漏事件都使日本人对赖以生存的空气产生不信赖感,增加了对口罩的依赖程度。

中国口罩的使用和普及,是在近些年对抗疾病的过程中并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对健康卫生习惯的再认识。

2003年的“非典”疫情,将中国人的卫生防护意识拉上一个新的台阶,“戴口罩可以避免飞沫传播病毒”成为了民众的基本认知。

在媒体的宣传引导下,所有人都应该戴上口罩,不戴口罩的人就会成为“异类”,群体压力下让人也不得不“从众”。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2010年前后,空气质量的每况愈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口罩的重要性,在空气污染的华北重灾区,PM2.5口罩已经成为了冬季的常备物资,通过戴口罩来屏蔽那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这次疫情的初期,诸多信息不明确、口罩一个难求的情况下,很多华北居民是依靠着平日里就囤下的口罩度过的。

“我看到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公共场所测体温反复消毒,感觉很安全,透过这个还能感受到大家自觉抗击疫情的决心,让我很安心。”疫情期间和李雪玲有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这种集体行为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国家的团结,给人信心。

英国医学人类学家克里斯托·林特瑞斯写道,“将戴口罩放入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你就会明白,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它的意义远大于简单的个人感染防护。口罩是现代医学的标志,也是人们相互给予信心的方式,说明社会在疫期保持运转。”

口罩在中国从来都不仅仅是医用品。即使在没有疫情的平日里,理发店的小哥、清洁保洁人员、去医院探望病人……口罩随处可见,更意味着一种尊重、关切和周到。

甚至口罩还很“潮”:墨镜口罩是很多明星出街的标配,热衷于追星的青少年更不会忽略这一点。

在中国,追求同款的“明星效应”甚至引起了日本某品牌黑色海绵口罩的脱销,同样日本的“口罩姬”文化也和此行为如出一辙,戴口罩已经成为了亚洲流行文化中的一部分,这种文化客观上也在消解着青少年对口罩的抵触情绪。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但真的不防病毒就是了……

现实来说,欧洲目前确实也面临着口罩紧缺的现状。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产量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而我们才度过疫情“黑暗期”,供需关系刚刚得到平衡,大量出口口罩并不现实。

整个欧洲口罩库存不足,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口罩需求,“优先供给医护人员”也是欧洲政府的调配政策。不过最近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欧洲国家政府终于开始采取一些强硬措施。

截止3月27日,整个欧洲的确诊病例近28万,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6个欧洲国家确诊过万,意大利的死亡病例达8165,持续攀升的数字也终于让不喜欢戴口罩的欧洲人悬起了心。

英国留学生夏日小西瓜发了一条朋友圈:

“路上遇到一个外国人拦住我

我以为他要骂我……

然后where了半天,指着我的脸

我才意识到他问我口罩在哪买的

把口袋带的多余的一个给了他

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老母亲看孩子长大了的感觉”

近日,也不断有欧美明星戴着口罩发文呼吁,希望大家都能够尽力保护好自己。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正如同人类的每次进步都要伴随着打破社会旧有秩序一样,在这个人人自危的脆弱时期,尽可能地理解差异、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全人类都有必要做的事。无论是敌意、歧视;还是自满、狂妄,都无法让情况变得更好,反而会恶化已经非常严峻的形势。

要始终记得,这是一场全世界都在经历的灾难。


作 者 | 海德薇

编 辑 | 陈麻薯

设计、排版 | 译 尹

王子都感染了,欧洲人怎么还不戴口罩

Epoch意为“新时代、新纪元”,也有“历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时刻”的意思。不论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这都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