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不要怕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

不要怕學生在課堂上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生性好動,因此課上紀律就成了老師們時刻關注的問題。為了能有更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們大多要求同學們做好,不許動,不許說話。老師得以講解知識。安靜的氛圍,認真聽課的學生,這是幾乎所有課堂的樣子。"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採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不假思索或很少思索"只會機械地記憶,機械地做題,學生成了做題的工具,缺少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教育要恢復人善良的本性,同時必須從人的天性出發,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的發展。教育的方法應該是自然、自由的,順應兒童身心自然發展的特點來進行教育,不能按成人的意志來強迫兒童接受教育。因此,"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那麼,這就要求我們構建起一種區別於傳統的課堂形式——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教師依據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在規定的課堂和時間內,儘可能投入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但那是過去的課堂了,"活"起來的課堂比"填鴨式"的課堂更具有趣味性、高效性、優越性。現代的教學改革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參與其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教師一味的灌輸,把現成的結論告訴給孩子。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所以在課堂上我們不要怕孩子"動"起來。

又到了看起來不難,又沒什麼可講的知識了。我對於這樣的課最犯難,這可怎麼辦?不行我非得找到一種方法,突破這個怪圈。於是我翻看名師教案資料,到網上找視頻,發現它們都有個共同的特點——組織多個活動來支撐這個知識點。按理說這也沒設麼稀奇的,我也知道,但我一直覺得這不適用於我們的孩子。如果讓我們的孩子們動起來那還了得,非失控不可。但轉念一想大家都用的法子一定有他的精妙之處。於是我開始構思這節課。首先選定知識點,將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畫角組成。並圍繞這兩個知識點策劃了多個遊戲。經過多次的核實修改我終於敲定了本節課的教案。終於到了付諸實施的階段了,我的心裡既期待,又緊張。

週五的第三節課我走進課堂,同學們早已準備好課本,整齊的將小手放在桌上準備上課了。上課之初同學們就被我的《在大屏幕上找朋友》的設計吸引了,爭相找角,一個比一個踴躍。接下來我看同學們意猶未盡的樣子,便說:"如果在圖中沒找夠,就讓我們到生活中找一找角吧!"同學們高興極了,紛紛舉出了我們身邊存在的角。我又對大家說:"能找到角還不算和角成為好朋友,要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這才算認識角了呢!"同學們一聽馬上都安靜下了準備真正認識角。接下來我便講解了第一個知識點——角的各部分名稱。在真正認識角後的同學們有些放鬆,覺得沒有什麼問題能難倒他們了,緊接著我又拋出一道題:給出兩個角讓同學們比較它們的大小,大家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終公佈答案時只有少數同學答對了,這時我伺機滲透了比較角的大小不能看邊的長短,要看兩邊張開的角度。此時課程已過半,到了低年級孩子的"臨界點",這時我組織了我的第二個活動環節——折角。要求用紙折出不同大小的角。此話一出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一個個折了起來,摺好後選擇幾名有特色的同學的摺紙到前邊展示,大家都對摺的角準確描述侃侃而談,不過問題來了,同學們折的正起勁,還有些同學沒折夠,還在底下折,我想:這樣可怎麼往下進行啊?但我對這種局面也早有預測,知道會有類似情況發生,我突然靈機一動,說道:"同學們想不想當魔術師呀?"大家一聽魔術馬上打起了精神,我接著說:"看誰能在老師說開始後馬上將手中的紙變到書包裡。"同學們果然爭先恐後的將手中的紙收好了。接下來是畫角,按以往的慣例就是按照頂點、兩條邊在紙上畫,這樣孩子印象不深刻,有沒有趣味性,我設計了《製作動畫角》活動環節,就是同組的同學合作,在已給出的固定頂點處畫大小不同的角,然後裝訂起來。翻動時就會出現動畫效果。每個小組都動起來了,就連平時不愛參與課堂的孩子也動了起來,真為他們感到高興。 動畫角完成的還不錯,只有個別處出了點小問題,這也是正常的教學中的一部分,允許出錯,這樣才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解決問題。這節課就在融洽、歡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教學反思]

1、課前準備要充分,磨刀不誤砍柴工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備教材,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研磨教材的重難點以及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同時還要根據課堂設計的需要製作好教學所必需的教具和課件及學生操作的學具;備學生,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識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對於角究竟有多少認識呢?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生曾經有過觀察物體的學習體驗,學生覺得在長方體、正方體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說對於角的認識他們是比較模糊的,只是直覺中感覺角應該是尖尖的,另外學生也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覺得角的認識首先應該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出發,並在這節課當中發展他的認知水平。由此,我在教學導入的環節,運用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兒童化的語言"認認老朋友"引導學生把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逐個地呈現出來,而後又從學生以及認識的三角形出發,把三角形的一條邊去掉形成一個新的圖形,這個圖形就是角。讓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來接受角的形象。這樣的教學處理我覺得是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的,另外正確的角的出示也有利於學生對角的概念的形成。我在講本課前做了很多的準備,反覆修改,最後才定下了最終的教學方案。所以說不要怕費工夫,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2、讓課堂活起來,以學生為主體

數學教學一向來都是以知識和技能為重要目標的,直至到了新的課程標準出臺才有了"經歷、體驗"這樣的詞語。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自我的體驗,因為文科更需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來理解文章的意蘊,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得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是自動自發的,即便是在推動力或刺激來自外界時,要求發現、獲得、掌握和領會事物意義的動力也是來自內在的願望。"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激發與培養學生穩定的興趣,才能把學習做好。對此,他根據自己的體會,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命題,從此被我國教育者沿用了兩千多年。"因此,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必須理解和尊重學生,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主體性及潛能的發掘,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對學習感興趣的人,才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才會不由自主地喜歡學習,關注學習,主動學習。我通過設計不同的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角、感知角、瞭解角。學生真正動起來了,成了課堂的主人,親身參與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印象深刻,收穫頗多。體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在畫角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回顧自己剛才創造角的時候是怎樣畫的因為有了剛才畫角的過程,學生紛紛敘說自己的畫角的步驟,這個步驟有比較成功的、簡便的,也有比較繁雜的,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說,先畫一條邊,再畫一條邊,然後再將兩條邊延長到相交點,這個方法就有很多同學認為過於複雜,都比較喜歡先畫點再畫邊的方法。因為學生對於畫角都有了切身的體驗,所以能夠認同比較好的畫法,所以,我覺得建立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的教學,對於發展學生的正確的認識是很有好處的。體驗帶來的是一種學習的革命,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進入體驗的概念,要不斷豐富學生的體驗。整節課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不僅主動獲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了以活動促發展的教學思想。

3、課堂活動中把握好"度"

(1)課堂提問的"度"

我們的課堂過去以教師講授為主,被稱之為"滿堂灌",改革後強調教師的啟發,有的老師把它變成了"滿堂問。學生順著"臺階"一步一步地走,課堂上表面上很熱鬧,學生參與度高,實際上學生的參與是淺層次的,學生並沒有真正地參與思維,當然更談不上思維得到發展和提高,遠離了我們培養的目標。

把握課堂提問的"度",就是要注意問題的設計與提問的時機。對問題的設計要有啟發性,通過提問活躍學生的思維;問題的提出要有針對性,對不同層次的問題要選擇不同層次的提問對象;提問的時機要成熟,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探索其中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獲取成功感和自信心。

(2)課堂交流討論中的"度"

把握課堂交流討論中的"度",就是要:恰當地安排時間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安排好各個教學環節。討論交流時間要充分,但不能過於頻繁,過於頻繁就會削弱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反饋,同時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之,如果在學生還沒有充分展開討論交流時,教師來個"緊急剎車",這樣的合作學習只能流於形式。因此,在課堂上要捨得花時間去討論有價值的問題,對於一些無討論價值的問題,教師應適時點撥,以免浪費時間。恰當地進行分組。把能力強的和能力差的,會表達的和不善表達的,性格活潑的和性格內向的進行有機組合,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共同進步。討論後可讓不同類型的學生代表本組發表意見,說得不全面時可讓較優秀的學生進行補充。這樣就打破了課堂模式單調的局面,使學生間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機會,真正實現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3)把握好組織活動的"度"

一節課根據內容會設計不同的活動,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但要根據活動的時間、程度、學習效果把握好度。比如:在列舉生活中的角活動中,在本課中的時間比例就很少,因為同學們到後來說的有些雷同了,就沒有必要再繼續說了。而折角和畫角的活動時間相對就長,因為這部分本身就是重難點,而且折和畫本身就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它們佔了很大比例。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我們不要怕孩子"動",這"動"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動"能讓孩子體驗學習的過程;這"動"能讓未來變得有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