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不要怕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不要怕学生在课堂上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生性好动,因此课上纪律就成了老师们时刻关注的问题。为了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大多要求同学们做好,不许动,不许说话。老师得以讲解知识。安静的氛围,认真听课的学生,这是几乎所有课堂的样子。"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假思索或很少思索"只会机械地记忆,机械地做题,学生成了做题的工具,缺少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要恢复人善良的本性,同时必须从人的天性出发,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教育的方法应该是自然、自由的,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能按成人的意志来强迫儿童接受教育。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起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课堂形式——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教师依据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和时间内,尽可能投入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但那是过去的课堂了,"活"起来的课堂比"填鸭式"的课堂更具有趣味性、高效性、优越性。现代的教学改革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孩子。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要怕孩子"动"起来。

又到了看起来不难,又没什么可讲的知识了。我对于这样的课最犯难,这可怎么办?不行我非得找到一种方法,突破这个怪圈。于是我翻看名师教案资料,到网上找视频,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组织多个活动来支撑这个知识点。按理说这也没设么稀奇的,我也知道,但我一直觉得这不适用于我们的孩子。如果让我们的孩子们动起来那还了得,非失控不可。但转念一想大家都用的法子一定有他的精妙之处。于是我开始构思这节课。首先选定知识点,将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组成。并围绕这两个知识点策划了多个游戏。经过多次的核实修改我终于敲定了本节课的教案。终于到了付诸实施的阶段了,我的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周五的第三节课我走进课堂,同学们早已准备好课本,整齐的将小手放在桌上准备上课了。上课之初同学们就被我的《在大屏幕上找朋友》的设计吸引了,争相找角,一个比一个踊跃。接下来我看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样子,便说:"如果在图中没找够,就让我们到生活中找一找角吧!"同学们高兴极了,纷纷举出了我们身边存在的角。我又对大家说:"能找到角还不算和角成为好朋友,要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这才算认识角了呢!"同学们一听马上都安静下了准备真正认识角。接下来我便讲解了第一个知识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在真正认识角后的同学们有些放松,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他们了,紧接着我又抛出一道题:给出两个角让同学们比较它们的大小,大家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公布答案时只有少数同学答对了,这时我伺机渗透了比较角的大小不能看边的长短,要看两边张开的角度。此时课程已过半,到了低年级孩子的"临界点",这时我组织了我的第二个活动环节——折角。要求用纸折出不同大小的角。此话一出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个折了起来,折好后选择几名有特色的同学的折纸到前边展示,大家都对折的角准确描述侃侃而谈,不过问题来了,同学们折的正起劲,还有些同学没折够,还在底下折,我想:这样可怎么往下进行啊?但我对这种局面也早有预测,知道会有类似情况发生,我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想不想当魔术师呀?"大家一听魔术马上打起了精神,我接着说:"看谁能在老师说开始后马上将手中的纸变到书包里。"同学们果然争先恐后的将手中的纸收好了。接下来是画角,按以往的惯例就是按照顶点、两条边在纸上画,这样孩子印象不深刻,有没有趣味性,我设计了《制作动画角》活动环节,就是同组的同学合作,在已给出的固定顶点处画大小不同的角,然后装订起来。翻动时就会出现动画效果。每个小组都动起来了,就连平时不爱参与课堂的孩子也动了起来,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动画角完成的还不错,只有个别处出了点小问题,这也是正常的教学中的一部分,允许出错,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问题。这节课就在融洽、欢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教学反思]

1、课前准备要充分,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备教材,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研磨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根据课堂设计的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和课件及学生操作的学具;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对于角究竟有多少认识呢?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曾经有过观察物体的学习体验,学生觉得在长方体、正方体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说对于角的认识他们是比较模糊的,只是直觉中感觉角应该是尖尖的,另外学生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觉得角的认识首先应该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并在这节课当中发展他的认知水平。由此,我在教学导入的环节,运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化的语言"认认老朋友"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逐个地呈现出来,而后又从学生以及认识的三角形出发,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形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角。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另外正确的角的出示也有利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形成。我在讲本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反复修改,最后才定下了最终的教学方案。所以说不要怕费工夫,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2、让课堂活起来,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教学一向来都是以知识和技能为重要目标的,直至到了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才有了"经历、体验"这样的词语。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的体验,因为文科更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来理解文章的意蕴,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得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是自动自发的,即便是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事物意义的动力也是来自内在的愿望。"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激发与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才能把学习做好。对此,他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命题,从此被我国教育者沿用了两千多年。"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理解和尊重学生,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主体性及潜能的发掘,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学习感兴趣的人,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才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学习,关注学习,主动学习。我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角、感知角、了解角。学生真正动起来了,成了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印象深刻,收获颇多。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刚才创造角的时候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这个步骤有比较成功的、简便的,也有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先画一条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将两条边延长到相交点,这个方法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过于复杂,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体验带来的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入体验的概念,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主动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

3、课堂活动中把握好"度"

(1)课堂提问的"度"

我们的课堂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被称之为"满堂灌",改革后强调教师的启发,有的老师把它变成了"满堂问。学生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课堂上表面上很热闹,学生参与度高,实际上学生的参与是浅层次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思维,当然更谈不上思维得到发展和提高,远离了我们培养的目标。

把握课堂提问的"度",就是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时机。对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通过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

(2)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

把握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就是要:恰当地安排时间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讨论交流时间要充分,但不能过于频繁,过于频繁就会削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之,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时,教师来个"紧急刹车",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一些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教师应适时点拨,以免浪费时间。恰当地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讨论后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代表本组发表意见,说得不全面时可让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就打破了课堂模式单调的局面,使学生间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把握好组织活动的"度"

一节课根据内容会设计不同的活动,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但要根据活动的时间、程度、学习效果把握好度。比如:在列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在本课中的时间比例就很少,因为同学们到后来说的有些雷同了,就没有必要再继续说了。而折角和画角的活动时间相对就长,因为这部分本身就是重难点,而且折和画本身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它们占了很大比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我们不要怕孩子"动",这"动"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动"能让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这"动"能让未来变得有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