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三月三吃雞蛋的城南舊事

宅家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今早收到的團購菜裡,意外地發現有一把地菜花,猛然想起今天是農曆三月三,立馬洗淨菜花煮雞蛋。

記得小時候,每當三月三放學到家,未進家門,就感覺環繞著一股清香。這一天祖母一定會弄地菜花煮雞蛋,待中午時分便用碗分盛出來,端到我們面前。只見熱騰騰黃綠色的湯裡臥著三顆白胖胖的雞蛋,碗底隱約有幾粒三角形的菜花,被白瓷碗襯著格外驚豔。我輕咬一口細細咀嚼,瞬間雞蛋滲透著菜花香充斥著味蕾,還有點淡淡的鹹味,最後連湯都喝著一滴不剩。

這時屋裡傳來祖母略帶嚴厲的聲音:“把湯喝掉。”我抬頭只見祖母正在教訓弟弟,弟弟委屈地望著祖母,爭辯道:“我不喜歡這湯的味道。”慈祥的祖母探下身子溫柔地告訴他:“乖乖,今天吃地菜花煮雞蛋,以後就不會頭痛頭暈了,要連湯一起喝才有效果,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弟弟遂端起碗皺著眉撅起嘴緩緩地嚥了起來。我看見眼淚在他的眼眶裡打轉,委屈的神情至今難忘。現在每每提起還當笑談,同時也把祖母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懷念三月三吃雞蛋的城南舊事

老人與孫子

祖母已離開我們20多年,我們也各自成家。每當農曆三月三,菜市場就有地菜花擺上攤,我照例會買上一把捎回家,煮上雞蛋給家人吃,也不忘嘮叨一句:“今天吃它頭不昏眼不花。”一年又一年,轉眼又到了三月三,我依然煮了一鍋地菜花雞蛋,依然又舊調重彈。兒子邊吃邊問:“媽媽,你說得有鼻子有眼,有根據嗎?”一句話把我問愣了:“還真是,這麼多年只知道按部就班,一直沒探個究竟,今天就上網探探“虛實”。

據傳,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在外採藥。一天,偶遇大雨,遂在一老者家中避雨,見老者頭痛頭暈,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採來一把地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癒。

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相傳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子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就形成了風俗。此後便傳開盛行起來了。

懷念三月三吃雞蛋的城南舊事

地菜花煮雞蛋

還有一種神農傳說:相傳古代時候,在春季的二月底和三月初,人們因為天氣變化無常、氣溫冷暖不定,風吹雨打,形成了一種很常見的頭痛病。在三月初三的時候,神農遠遊經過雲夢澤(今孝感),聽聞鄉民們頭疼難耐,便找來了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食用。當人們吃了地菜煮雞蛋之後,頭不痛了,所以“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一年不頭疼”的習俗也延續到了現在。這雖是傳說,還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

按現在的話說:地菜(又名:薺菜)煮雞蛋具有和脾、解熱、利尿等多種功效。由此證明名不虛傳。其實三月初三在漢族由來已久,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懷念三月三吃雞蛋的城南舊事

上巳節盛況

由於新冠病毒不期而至,我們從去年臘月二十八到現在一直宅在家。不知不覺中農曆三月三已悄然而至而我們渾然不知,若不是菜老闆貼心送的地菜花,今年的地菜煮雞蛋怕是耽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