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文丨一更育兒

很多希望孩子有大作為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好身心,但是有好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就一定是一件好事嗎?其實不然過強的好勝心可能會讓孩子形成一個競爭人格。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好勝心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成功,因為孩子好勝就意味著孩子更願意去戰鬥,更願意去學習,以後可以幫助孩子獲得很大的成功。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保持一定的好勝心對於孩子的成長肯定是有好處的,因為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想勇奪第一,但是過強的好勝心只會讓孩子太過看重結果。

案例

小美家的孩子就非常看重他的考試成績,這和小美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小美對於自己的孩子要求非常的嚴格,一旦沒有考到班級前三名就會責罵孩子書。這也就導致了小美的孩子每次沒有考到前三名就不敢回家,甚至會在樓道里面偷偷的哭,他對於第一名的渴望比其他孩子更加強烈。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後來有一次期中考試,小美的孩子因為生病沒有複習好,但是他又怕考差了會被小美說,於是選擇了作弊,老師雖然發現孩子作弊的行為,但是也沒有跟家長說。

分析

其實對於小美來說,她肯定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很好的成長,有好勝心之後也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但是她的教育方式卻讓孩子過度看重他的考試結果。這就導致了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失敗,比如說考試考差了,小美的孩子會覺得自己無能,甚至如果沒有準備好的話,會想到作弊的方式。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絕對不是一次成功的教育,而且只會讓孩子在今後的生活當中因為競爭失敗而喪失信心,或者是為了贏而採取特殊手段。對於家長們來說,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一個正確的心態來看待輸贏,如果輸了的話,也要讓孩子知道,下一次努力就可以了,不要讓孩子太過於沉迷於結果。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家長們應該怎麼樣引導孩子看待勝負心呢?

1)讓孩子保持自信

很多孩子之所以想贏,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在生活當中太過於自卑,只有考試成績好了,才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父母應該要讓孩子多一點自信。

2)少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對於孩子們來說,讀小學的時候,正是他們博取父母關注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拿自己的小孩和別人比較,只會讓孩子覺得比不上別人,產生自卑的心理。

3)平常多關注孩子

很多家長因為平時對於孩子的關注太少了,所以導致了孩子在取得成績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和家長炫耀,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取家人的關注。

4)讓孩子自己反思,而不是幫助孩子反思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考完試之後,幫助孩子分析他的優勢和缺點,但是家長們也要讓孩子反思自己有沒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或者是做的不足的地方。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5)多關注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總是太過於著急,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就是一無是處,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關注孩子其他的優點,比如說孩子非常的懂禮貌,並且很獨立。

6)告訴孩子失敗不是恥辱

很多孩子製作非常想你是因為他們無法正確的看待失敗,考差了就是沒有面子,這個時候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哪怕自己沒有成功,那麼也是勇士。

7)讓孩子多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很多家長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幫助孩子做的事情太多了,只有導致孩子覺得自己只要讀書好了,家長就會寵著自己,家長們應該多放手,讓孩子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8)允許孩子會犯錯誤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都會犯一些錯誤,尤其是很多家長平常沒有時間教育孩子,這就讓孩子自己去學習,這個時候孩子自己摸索犯錯也難免。

9)給孩子樹立榜樣

對於家長們來說,想要讓孩子受父親不要太強,首先自己的勝負心就不要太強,平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以身作則,多提高自己的平常心。

媽媽寄語

各位家長們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孩子勝負欲太強的情況呢?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是遇到過的,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孩子一直想贏,這種心態可能會出問題,平常心才好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可能無法的認識到自己勝負欲太強會有什麼缺點,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提醒一下孩子不要太過於看重輸贏,只要自己經歷,那便有收穫。對於一些正在成長當中的孩子們來說,家長們不需要那麼嚴格的要求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也算是一種成功的教育。

今日話題:

你們家寶寶有沒有出現過輸了就哭,或者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大哭的情況呢,如果有的話,你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又是怎樣進行引導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