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1 .雪豹,美麗而瀕危的貓科動物。它機警、神秘、獨來獨往、遠離人跡,是它之所以不被世人所知的原因,也給野外研究帶來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雪豹一身灰白色的皮毛與環境融為一體,晝伏夜出,悄無聲息,很少有人可以發現它們的行蹤。它們棲息在2000-6000米的高山上,生活區域幾乎覆蓋終年冰雪,可稱得上是

“高山之王”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一、外形特徵

雪豹,屬食肉目貓科豹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與華南虎、東北虎、非洲獅、美洲豹、金錢豹、雲豹等大型貓科動物同屬,別名艾葉豹、草豹、荷葉豹、打馬熱。

全身呈灰白色,佈滿黑色斑點和黑環,但無黃色毛。尾粗大,毛長而蓬鬆。形態似豹而略小,頭小而圓,四肢較短尾粗大,尾毛長而柔軟。體長約1.3米左右,體重30-50公斤。雄獸個體略大於雌獸。頭部毛短,眼間和額部中央密佈細小的黑點,而額部兩側黑點較稀,也逐漸增大。耳殼內白色,耳大部為黑色。頸背部的黑斑點大而疏,似成5縱行排列。肩部和前肢的上部黑色斑成半環形。背部體側直到臀部皆有較清晰的黑色環紋。在胸部、腹部和四肢內側也隱約有少量黑點斑。臀部上方中央相連著5個黑點,縱列為一黑條紋。尾背面有十餘個黑環,尾端黑色。

雪豹的體色是動物學家所公認的貓科動物中最美麗的一種,正由於雪豹的這種體色與周圍的環境特別協調,即使白天從它身邊經過,也不易發覺,因此雪豹便於隱蔽獵食。此外,雪豹尾毛蓬鬆而肥大,長約1米,幾乎與身體差不多長。雪豹的體毛長且密又柔軟,這也是雪豹極其耐寒的重要原因。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二、生活習性

(一)分佈與棲息

雪豹分佈在亞洲中部的高山地帶,為高原地區特有種,在中國、蒙古、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12個國家均有分佈。全球雪豹的潛在適宜生境面積約302萬km2。其中60%在中國,約有182萬km2,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8.7%。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四川和雲南六省區均有雪豹分佈。內蒙古曾有過雪豹,但現在尚未確定陰山山脈是否還有分佈。根據現有的數據,中國可能有2000~2500只雪豹,約佔全球總數的一半。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通過對雪豹的痕跡研究表明,雪豹對海拔、地形、植被類型、放牧狀況以及生境平坦度等特徵均存在選擇性。就海拔而言,雪豹傾向於選擇海拔2000~2500 m,而避開海拔2500~ 3000 m的區域;在地形上;雪豹偏好谷底避開山坡;在植被類型上,雪豹偏好灌叢;從放牧狀況來看,雪豹避開牧區;在生境平坦度方面,雪豹則會避開輕度平坦的區域。

分析雪豹對棲息地的選擇,有以下原因:一是隱蔽性對雪豹尤其重要。雪豹屬大型貓科動物,採用伏擊方式捕獵,這需要它有很強的偽裝能力。崎嶇的山地和灌叢隱蔽性好,不易被發現,在谷底活動同樣是基於此目的;而在草原/草甸、荒漠和山坡等開闊地活動不利於雪豹自身的安全,還會影響雪豹的捕食成功率。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二是人類活動也會影響雪豹的棲息地選擇。本次調查發現,雪豹活動區域中,除保護區的核心區和邊境管理區外,均有牧民放牧。隨著牧業的發展,很多雪豹的適宜生境已變成草場,而過度放牧已成為雪豹棲息地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雪豹襲擊家畜事件也時有發生。在冬季,由於食物資源匱乏,雪豹襲擊家畜的問題尤其突出,由此引起的牧民報復性案件更加劇了雪豹的瀕危。其它人為活動如採礦業和旅遊業的發展,也影響了雪豹的棲息地選擇,並威脅到雪豹及其它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當然除了隱蔽性和人為干擾外,還有許多其它影響雪豹棲息地選擇的因素,如食物豐富度、水源、物種競爭、氣候等,它們與雪豹棲息地選擇的關係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圖片:新疆托木爾峰保護區雪豹棲息地選擇主成分分析

(二)食性

雪豹的主要捕食對象是岩羊、北山羊、鬣羚、盤羊。雪豹也捕食鼠兔、草兔、雉鶉、雪雞等。在夏季,有人曾發現雪豹的食譜中約一半食物是旱獺。有時雪豹也捕食家畜,據估計每個高原遊牧聚居點的每年大約2%的家畜被雪豹捕食。

其獵食往往採取伏擊或偷襲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動地區附近隱藏,由於身上的花紋色彩與裸岩塊斑相似,故野羊難以辨別。待羊走近時,雪豹便一躍而起,撲倒獵物。雪豹進食時一般先食腹部、內臟,然後再吃肌肉,最後食頭。食時用前爪抓肉,類似小貓,並以臼齒撕裂咬食。為了獵食,雪豹常常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才能返回,這符合它的進食週期。雪豹飽食後可以一個星期不進食。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雪豹在襲擊牧民的羊群時,總是先悄悄地潛伏在岩石峭壁的縫隙裡,等牧民轉身離開時再一聲不響地實施伏擊,而且一次只獵殺一隻。這點與大面積屠殺,一次咬死一大片的狼完全不同。雪豹也吃植物,原因尚不清楚。

(三)其他特徵

雪豹行動敏捷,善於跳躍,常常在晨昏和夜間活動,行蹤飄忽不定;它幾乎與身體等長的尾巴有助於雪豹在運動中保持平衡;當雪豹躺下時,它將尾巴盤在身體上取暖。每年1~3月中旬為其交配期,這期間雪豹頻繁用尿跡、尾腺、抓痕在活動區內標記。雪豹在6~7月產仔,一窩產一仔到六仔,妊娠期為93~110 d,壽命估計為18-20年。雪豹一般單獨活動,偶有成群活動。哺乳期的母雪豹帶領幼雪豹一起活動。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三、雪豹的保護

雪豹像其他許多野生動物一樣,面臨偷獵、生境破碎、食物資源衰竭、食物鏈斷裂等生存危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列為瀕危物種;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公約也將雪豹列為該公約的附錄Ⅰ,禁止國際間貿易。

我國將雪豹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一)雪豹的瀕危原因

1.全球氣候變化

由於棲息地喪失與退化、盜獵、人獸衝突等致危因素,導致雪豹種群減少近20%,眾多局部局域的種群形勢更加嚴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報告”中指出,全球必須立即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對雪豹這一亞洲大型貓科動物穩定生存的嚴峻影響,雪豹所分佈的中亞高山區域的生態環境在氣候變化影響下已極其脆弱,但這一區域卻擔負中亞數億人口的水源供給。如果人類不能改變未來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1/3 的雪豹棲息地將不再適合雪豹的長期生存;隨著雪豹分佈區域的環境溫度升高,森林植被分佈基線正在向更高海拔地區退縮;森林退化後的區域被轉化為農業和牧業用地,進而加速雪豹棲息地的退化和破碎化。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2.偷獵現象

從全球範圍來看,人為的捕獵是雪豹種群日漸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雪豹種群不同於其他物種,其對人為獵殺極為敏感,研究顯示,只有當雪豹種群內的雌性雪豹超過了15只的時候,該種群才能夠承受一年獵殺1只的對其種群造成的傷害。但顯然這個比例,對捕獵者而言是沒有意義的,捕獵者不會按照理論上的比例去獵殺雪豹。事實上的大規模獵殺導致了雪豹種群銳減。中國1990~2012年至少有432 只雪豹死於盜獵,雪豹死亡比例中盜獵致死率達到了 81%,人為報復性獵殺的比例佔到 19%。

雪豹一直是人類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為了獲取珍貴美麗的皮毛而獵殺雪豹,是它面臨的最大威脅。雪豹的爪、牙、皮等,是傳統的饋贈、收藏物品。在國際裘皮市場上,雪豹的皮毛有著極高的價格。一些國家的傳統醫學認為,雪豹的骨頭可以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溼痺等病症。這些原因,導致了雪豹偷獵貿易的屢禁不止,加速了其種群的瀕危。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一項從2004年7月開始的歷時兩年的調查顯示,烏魯木齊市5個大型市場均有雪豹皮、骨、爪子及其製品在出售,雪豹製品的交易幾乎天天都在進行。喀什是世界上雪豹產品主要的集散地,曾有世界上最大雪豹黑市之稱。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將雪豹列為瀕危物種,

國際間貿易被嚴格禁止。

(二)為什麼要保護雪豹

早在1975年,雪豹就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1中,1998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世界瀕危珍稀動物保護種屬”目錄中。中國是世界上雪豹種類最多、數量最大、棲息地域最廣泛的國家。中國的雪豹研究與保護工作對於全球雪豹保護以及生物多樣性維持具有重要的意義。

雪豹作為高山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捕食者,是中亞地區及青藏高原的旗艦物種。換言之,雪豹種群數量及其種類多少是衡量這些地區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是否健康的重要標誌。如果作為食物鏈頂端的雪豹滅絕了,就意味著高山生態系統的徹底崩潰。

雪豹是高寒山區生態系統的標誌,而高寒山地的生態系統本身就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壞,恢復起來是十分漫長的,雪豹棲息地的脆弱性導致了雪豹生存的脆弱性。因此,保護雪豹就是保護高寒生態系統,也是保護人類自己,這點對三江源地區而言,意義更大,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對中國、東亞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三)雪豹的保護

作為雪豹最重要的棲息地,中國近年來也相繼建立了

珠峰保護區、甘肅東大山保護區、新疆塔什庫爾幹保護區等,著手保護雪豹及其棲息環境。1992年和2008年,中國還分別承辦了兩次國際雪豹保護研討會,與全球雪豹保護者一道推動雪豹生存戰略的實施。

看似偏遠的雪豹棲息地,其實和人類生活區高度重合,要保護雪豹就不能不關注人獸衝突。在中國,政府試圖通過補償牧民的損失來緩解人獸衝突。青海省政府自2012 年開始實施一項補償辦法,規定省、州(地、市)、縣三級財政按照2:1:1 來負擔野生動物肇事後的損失。

這麼難見的「雪豹」,這一動物具有什麼生活特性與行為特徵?


2013年,國家林業局等有關部門共同啟動了“中國雪豹保護優先行動計劃”,該計劃將用十年時間建設30個雪豹保護區,實行全面禁獵和生態補償雙向措施,加強雪豹及其棲息地保護區。

在未來,中國各地各級政府還應該積極發揮政府的統籌及導向作用,積極整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探索建立雪豹保護聯合體,在信息、技術、人才等方面做到資源整合共享,給民間雪豹保護的 NGO 組織更大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