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一)出行河南

出生在陝西銅川,在礦區長大,但不是本地人。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看到的戶口本籍貫一欄,填寫的是河南省新安縣倉頭公社倉西溝生產隊,但從未回過老家,更不知道老家是怎樣一個山川地貌,怎樣個風土人情。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早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竟沒有到過祖籍之地,想來也是人生一件憾事,丁酉年春日,擬到河南開封旅遊,同時規劃了新安縣龍潭大峽谷行程,心想也順道到倉西溝探訪一下先祖的生存地,但在網絡上查詢新安縣倉頭鎮行政區劃時,竟然找不到倉西溝村,在百度地圖上倒是能查到一個倉西村,這個倉西村和倉西溝村一字之差,不知是不是一回事?難道修建小浪底水庫將村子淹沒,全部移民了?當時納悶了好一陣子。後來發現北冶鎮有倉西溝村,對照地圖,猜想大概是修建小浪底水庫阻隔了倉西溝到倉頭的交通,為方便管理就劃歸北冶鎮了。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做一下到倉西溝村行程的功課,竟然發現交通極其不便,從新安縣城乘車可以到達北冶鎮,但網絡上查不到從北冶鎮到倉西溝村的任何交通信息,在地圖上查看從北冶鎮到倉西溝村大約有7公里。心想,到時候看吧,實在沒車的話就步行過去,單程應該不會超過2個小時,時間規劃充足點就行了。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4月18日開封行程結束後,乘坐火車列車到達新安縣城,正在為怎樣到倉西溝村發愁的時候,堂弟聯合給我打了個電話,聯繫他住在新安縣城的表哥接待我,恰好表哥熟悉到倉西溝村的路,大大方便了這次探索旅程。

當晚住在表哥家。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新安縣有名的小丸藥老輩人都喜歡用,在銅川市街道時常能見到叫賣“新安縣消食丸”的,雖然幾元錢一包,但在老人的心目中還是感覺有點小貴,居住在銅川的老新安縣人平時也就買幾包放在家裡備用,到了新安縣就想著多買點送親友。吃過晚飯,表哥家的兒子帶我到了一家買小丸藥的,宣傳的是祖傳正宗廠家,買了一大卷,和老闆合個影。

(二)探訪祖籍地

次日一早,表哥用私家車把我送到村子,表哥還有事,我讓他先走了,打算自己轉一轉看一看後步行走出山溝。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隻身前往新安縣倉西溝村探訪,原本只想看看,感受一下先祖的生存地,沒打算過多的滯留。我揹著揹包走在村子裡很是顯眼,還沒等我開口問,就有人過來問我:“你找誰嘞?”答曰“不找誰,轉轉看看”,“這偏山老溝有啥好看的”。

我問道:“這村子裡有姓劉的沒有?”身旁的人笑了:“你問錯了,你應該問有多少不姓劉的,我告訴你,只有幾戶不姓劉,剩下都是姓劉的”,忍不住好奇又問我:“你是幹啥的?問姓劉的幹啥?”我說:“我姓劉,老家就是這裡的,從來沒來過,過來看看”。

“你是哪的?”

“陝西銅川,知道銅川不?”

“有煤礦的銅川?”

“對”。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聽到我是來自銅川的,圍觀的人頓時議論紛紛,說趕緊找誰的話,然後一個人就向村子的一頭跑過去了,我納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過了一會,一個人跑了過來(後來知道是新堂公),再次確認我是來自銅川的後,激動地說:“修家譜呢,正愁著找個銅川那邊的聯繫人呢,你就來了,太好了!”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問了我是誰的後人,似乎一下子就熟悉了。給我介紹了續修家譜的事以後,他就開始打電話,讓我直接和主持本次續修家譜的法明公電話聯繫。法明公居住在新安縣城,根據我的行程,約定在新安縣城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想自由自在的在村子裡和水庫邊轉轉已經不可能了。族親建議我既然來了就去祭拜一下祖先,我來的時候沒有準備祭祀用品,問村子裡有沒有賣的,告訴我村子裡的小賣鋪只有油鹽醬醋之類的,要買祭祀用品需要到鎮上,然後族親用三輪車,拉著我到十里外的鎮上買了一些祭祀用品,然後又拉著我到了祖塋祭祀祖先。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老村子和祖塋已被小浪底水庫淹沒,春季恰是枯水期,老村子和祖塋都露出水面,祖墳已是一處平坦坡地,沒有了墳頭,也沒有墓碑,族親給我指了指我的高祖、曾祖墓葬的大致位置,沒有供桌、沒有香爐,就將祭品擺在地上,上香,燒火紙,磕頭,放鞭炮等簡單儀式進行祭拜,陪我的族親將貢品拋灑在地上,嘴上唸唸有詞。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祭拜完以後,坐著三輪車到了老村子的位置,房屋除了還能看到一些牆基外,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了,當年沒有拆除的祠堂,在多年庫水的浸泡下也已經坍塌了,倒是一些窯洞還能看到舊貌。一路上族親還給我講述了劉氏軼事和周邊地名來歷,似乎在三輪車的顛簸中,也被我忘得差不多了。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現在的村子是新村,老村莊原在溝底,小浪底水庫蓄水後淹沒了老村,大部人家移民到了原陽縣,村名依然叫“蒼西村”,小部分人家從溝底搬遷到半山腰,建設了新村。新村依然很偏僻,族親告訴我,好像有規劃,現在的村子要往10裡外的公路附近搬遷,不知什麼時候實施。

(三)石井鎮與龍潭峽

在族親家吃過午飯,用三輪車送我到劉黃村附近的公路邊,然後乘坐中巴到石井鎮,找一家賓館住下來,準備次日遊覽龍潭峽。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老石井鎮原在山溝裡,也早以被水庫淹沒了,現在的石井鎮是新遷建的。鎮子不大,半個小時就在街道轉了一圈,向當地人詢問到龍潭峽方向和乘車地點,淳樸的老鄉很熱情給我指點,並告訴一定要到他給我指的乘車地點坐車,其他地方可能會遇到黑車,胡亂要價錢。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鎮街道的南邊是石井鎮移民集中居住地,鎮政府對移民街道兩邊的住房進行外觀裝飾,打造以豫西民俗、歷史、文化及特色建築為核心的吃、住、遊、購、娛、樂一體化步行商業街---石井老街。正在建設的商業街暫時沒有什麼生意門市,一老者在門前曬太陽,他告訴我,原住戶絕大多數移民到了孟縣等地,只有少部分住戶搬遷到新鎮子的街道里。黃昏後的古鎮,街道沒有嘈雜聲,沒有叫賣聲,漫步在街道,顯得涼爽、寧靜。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次日一大早,在街道僅有的幾個早餐點匆匆吃過早點就乘中巴車到龍潭峽路口。路口到龍潭峽大門大約有6.5公里路程,路口有擺渡三輪車,拼車每人10元。

老輩人稱龍潭峽為龍潭溝。龍潭峽是國家AAAAA級景區,是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谷內關峽相望,峽秀谷幽。龍潭峽水系景觀一般,一條溪流不急不躁,安靜的穿越峽谷。但龍潭峽的岩石很有看頭,紅巖層疊,展示億萬年大自然書寫的畫卷。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已開發的峽谷遊覽區進深大約10公里,上午8:30進入景區,一路遊覽拍照,行進速度較慢,12時許到達景區末端。原路返回速度相對較快,約14:30到達山門口,然後乘坐洛陽---龍潭峽的旅遊大巴趕赴新安縣城。

(四)加入修家譜團隊

上車後就開始與法明公電話聯繫,再次確定見面時間和地點,是在新城的一個餐館。到達縣城後,先找一家賓館安頓下來,稍作休息後就趕往約定的餐館,接待我的是法明公和進才公,主食吃的是新安縣特色小吃“燙麵角”。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法明公給我講解了修家譜重要性和主要工作,對於修家譜我一點也不懂,主要安排我聯絡及採集銅川鄉親信息。

耄耋之年的法明公是本次倉西溝劉氏家族續譜總策劃,他的願望是不遺漏一戶族親。當讓我和身居銅川的甫選公擔負起銅川鄉親的聯絡及信息採集工作時,我爽快的答應了,原以為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但回到銅川真正開始聯絡鄉親、採集信息的時候,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以為很簡單的工作,原來是如此的艱辛(這是後話)。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受領了續修劉氏家譜的工作,當晚就預定了次日回程車票,想早點回銅聯絡鄉親。晚上翻看微信,進才公朋友圈發了自己畫的牡丹畫,我很謹慎的在評論區留言:“能求一幅畫嗎?”不一會,進才公就給我打過來電話問我要多大一幅畫,我說準備掛在客廳背牆,他說給我選最大的一幅,明天早上送到賓館。次日一早,進才公開著他的老年代步車給我送來了他的畫作,我有點受寵若驚。

(五)聯繫銅川族親

家譜顯示,遷居到銅川的族親分佈在史家河、王家河、紅旗街、桃園、鴨口、陳家山、下石節、陳家河、老廟溝、柳灣、棋盤等地。回到銅川后,先聯繫到了甫選公,根據名冊開始分頭聯繫族親。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我小時候就感覺親戚太多,近親都認不全,就更沒有接觸過五服以外的族親了。老一代人當年走出倉西溝到陝西銅川討生活至今,已經過去了一甲子,他們年齡已經很大了,許多人已經離世,其後人相互之間很少走動,甚至無來往,尋找起來很費周折。

我大伯參與了三十年前的那次修家譜,但他已經九十高齡了,常年住院,雖然他很熱心,甚至還想親自跑,我卻不敢太麻煩他。名單中的族親也就只有一個曾經的住址或方位,雖然現在公共信息、通訊、交通足夠發達,但聯繫散居在銅川的族親也確實不易,有些跑幾次都沒有頭緒。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解放前河南人口稠密,多災多難,抗戰時期開始,大批的河南人沿鐵路線逃荒到各地,一部分人到了銅川。當時的銅川有國民政府官辦的同官煤礦和很多私人小煤窯,挖煤憑力氣吃飯,能掙到錢,親友互相介紹,來銅川的河南人越來越多。解放後,陝甘寧邊區政府接管同官煤礦,後改組為銅川礦務局,隨著眾多大型煤礦的開工生產,需要的工人越來越多,河南舉家遷的銅川的枚不勝舉。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我們家祖輩、父輩是一九五〇年八月,舉家從河南省新安縣倉西溝村遷徙到陝西省銅川市,已經生根繁衍近七十年。二〇一七年春節大家庭成員在銅川老區多樂酒店相聚進行團拜,共同歡度春節!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感恩幸福美滿的生活!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因為我沒有到退休年齡,平時還要正常上班,聯繫族親只能在週末進行,聯繫和登記信息的過程,前後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實際上,最難的不是找到族親的聯繫方式,而是與族親的溝通和信息登記。比如,好不容易得到了鄉親的聯繫電話,當電話打過去,核實鄉親姓名無誤,自報家門並告知倉西溝劉氏續家譜之事後,對於我這個“陌生人”的電話,基本上都會把我當成電信詐騙進行提防,多數人會進一步核實後會提供家庭人員信息,但也有少部分人不聽解釋、不見面、不告訴工作單位和住址,在不厭其煩的多次電話聯繫之後,才謹慎的提供家庭人員信息。

(六)一點點感想

在鄉親的信息採集過程中,在與族親攀談之中,不管是較年長者或是較年輕著,常常聽到他們有意或無意之中說出的一句話是“續家譜沒意思”,而我竟無言以對,這不由得使我常常陷入沉思,也常常的問自己為什麼?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家譜是記載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蹟的譜籍,我倉西溝劉氏家族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從圖表中的家庭遷徙和人口變化上就能隱約感受到中國近現代史中的重要歷史事件。修續的家譜能做為中國歷史長河的一個補充,我參與其中,內心會有一種自豪。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以鄉土做為我們的根。在社會的不斷進步中,現代農業會逐漸代替傳統的農耕生活,越來越多的人也必將離開了鄉土,慢慢地融入城鎮之中。家譜就是深植於故鄉的根,它能撫慰漂泊在故鄉之外的那顆浮躁的心。

社會不斷進步,人口流動日益頻繁,今後的修續家譜也必然會更艱難,每一次修續家譜都是一次承前啟後的重要過程。誰也不知道後世還會怎樣變遷,作為劉氏子孫有責任做好當下。我有幸參與到本次的修續家譜之中倍感榮幸。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家譜的圖文設計、文字整理、編撰、排版等工作,是由七十歲的子林公完成的,對年近古稀的他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不由的我萬分欽佩。續修家譜是一個很嚴謹的過程,當年對存疑或有爭議的問題到濟源南姚劉氏家廟考察;在交通、通訊不便、信息閉塞,甚至經濟困難的當年,前人在修續家譜中,沒錢坐車步行幾百公里尋找族親,甚至餓暈在路上,不由的我感慨萬千並肅然起敬。想想自己的一點付出,感覺也就微不足道了。


往事回顧:參與新安縣倉西溝村續修劉氏家譜散記

海民 庚子年春日於銅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