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交林的不同類型及樹種採伐的方法(2)

三、混交類型

選擇適宜的混交樹種是調節種間關係的重要手段,是保證人工林順利成林,增強林分穩定性,實現速生豐產的重要措施。因此,混交樹種與主要樹種在生長特性和生態要求等方面要求協調一致。在確定樹種搭配時,首先應針對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和造林目的選擇主要樹種,然後再配置伴生樹種或灌木。

3.1、混交類型。有如下幾種:

(1)喬木混交類型:即兩個以上的喬木樹種混交。當兩個以上的喬木樹種都是主要樹種時,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獲得多種木材,充分發揮其他效能。

(2)喬灌木混交類型:即主要樹種與灌木混交。混交初期灌木可以為喬木樹種創造側方庇廕,護土和改良土壤。林分鬱閉後,因在林冠下光線不足,灌木趨於衰老,便逐漸死亡。但當鬱閉的林分樹冠疏開時,灌木又會在林內出現。

(3)綜合混交類型:即主要樹種、次要樹種和灌木的混交。綜合混交類型兼有上述混交類型的特點。

3.2、混交方法。是指不同樹種的植株在混交林中的配置方法。

混交方法有如下幾種:

(1)株間混交:又稱行內混交。是兩個以上樹種在行內彼此隔株或隔數株進行混交。此法造林施工麻煩,一般多用於喬灌木混交。

(2)行間混交:又稱隔行混交。是兩個以上樹種彼此隔行進行混交。適用於陰陽性樹種混交或喬灌木混交。

(3)帶狀混交:是一個樹種連續種植3行以上構成一條帶與另一個樹種構成的帶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行帶混交的優點是保證主要樹種的優勢,削弱伴生樹種過強的競爭能力。

(4)塊狀混交:又稱團狀混交。是把一個樹種栽植成規則的或不規則的塊狀,與另一個樹種的塊狀地依次配置進行混交的方法。塊狀混交造林施工比較方便,適用於矛盾較大的主要樹種混交,也可用於幼齡純林改造,或低價值林分改造。

(5)植生組混交:是種植點配置成群狀時的混交形式。即在一小塊地上密集種植同一樹種,與相鄰小塊地密集種植的另一樹種相混交的方法。主要適用於林區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及治沙造林等。

四、常見的混交林組成類型

在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常見的混交林組成主要有:

(1)針葉混交林:

a、松杉混交林

b、杉柏混交林

c、松柏混交林

(2)針闊混交林

d、杉闊混交林

e、松闊混交林

f、側柏闊葉混交林

(3)闊葉混交林

g、硬闊軟闊混交林

h、硬闊(軟闊)楊樹(泡桐)混交林

(4)木竹混交林

i、木竹混交林

在日常經營中,林地面積佔比較大的有a松杉混交林、d杉闊混交林、e松闊混交林、g硬闊軟闊混交林。

其中a松杉混交林、d杉闊混交林、e松闊混交林這3種林分,主要是人工更新後,主要造林樹種優勢不明顯,杉類、闊葉樹萌發力強而形成的混交林分。g硬闊軟闊混交林主要是跡地、宜林地天然更新後形成的次生林,沒有明顯目的樹種,此類林分大多為異齡林,闊葉樹年齡分佈於幼、中、近3個齡組,樹木平均胸徑與最大、最小胸徑偏離值大,目前僅適宜封山育林。

i木竹混交林,主要有闊葉樹、杉木、外松與竹類混交。一般為闊葉樹、杉木、外松未成林生長過程中,竹林通過竹鞭向木竹小班交界處“伸鞭”,造成2個小班交界處形成木竹混交林。特別在6—15度的丘陵地區的山體中下部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