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交林的不同类型及树种采伐的方法(2)

三、混交类型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调节种间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人工林顺利成林,增强林分稳定性,实现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因此,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在生长特性和生态要求等方面要求协调一致。在确定树种搭配时,首先应针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选择主要树种,然后再配置伴生树种或灌木。

3.1、混交类型。有如下几种:

(1)乔木混交类型:即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混交。当两个以上的乔木树种都是主要树种时,它可以充分利用地力,获得多种木材,充分发挥其他效能。

(2)乔灌木混交类型:即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混交初期灌木可以为乔木树种创造侧方庇荫,护土和改良土壤。林分郁闭后,因在林冠下光线不足,灌木趋于衰老,便逐渐死亡。但当郁闭的林分树冠疏开时,灌木又会在林内出现。

(3)综合混交类型:即主要树种、次要树种和灌木的混交。综合混交类型兼有上述混交类型的特点。

3.2、混交方法。是指不同树种的植株在混交林中的配置方法。

混交方法有如下几种:

(1)株间混交:又称行内混交。是两个以上树种在行内彼此隔株或隔数株进行混交。此法造林施工麻烦,一般多用于乔灌木混交。

(2)行间混交:又称隔行混交。是两个以上树种彼此隔行进行混交。适用于阴阳性树种混交或乔灌木混交。

(3)带状混交: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3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个树种构成的带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行带混交的优点是保证主要树种的优势,削弱伴生树种过强的竞争能力。

(4)块状混交:又称团状混交。是把一个树种栽植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状,与另一个树种的块状地依次配置进行混交的方法。块状混交造林施工比较方便,适用于矛盾较大的主要树种混交,也可用于幼龄纯林改造,或低价值林分改造。

(5)植生组混交:是种植点配置成群状时的混交形式。即在一小块地上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邻小块地密集种植的另一树种相混交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林区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及治沙造林等。

四、常见的混交林组成类型

在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常见的混交林组成主要有:

(1)针叶混交林:

a、松杉混交林

b、杉柏混交林

c、松柏混交林

(2)针阔混交林

d、杉阔混交林

e、松阔混交林

f、侧柏阔叶混交林

(3)阔叶混交林

g、硬阔软阔混交林

h、硬阔(软阔)杨树(泡桐)混交林

(4)木竹混交林

i、木竹混交林

在日常经营中,林地面积占比较大的有a松杉混交林、d杉阔混交林、e松阔混交林、g硬阔软阔混交林。

其中a松杉混交林、d杉阔混交林、e松阔混交林这3种林分,主要是人工更新后,主要造林树种优势不明显,杉类、阔叶树萌发力强而形成的混交林分。g硬阔软阔混交林主要是迹地、宜林地天然更新后形成的次生林,没有明显目的树种,此类林分大多为异龄林,阔叶树年龄分布于幼、中、近3个龄组,树木平均胸径与最大、最小胸径偏离值大,目前仅适宜封山育林。

i木竹混交林,主要有阔叶树、杉木、外松与竹类混交。一般为阔叶树、杉木、外松未成林生长过程中,竹林通过竹鞭向木竹小班交界处“伸鞭”,造成2个小班交界处形成木竹混交林。特别在6—15度的丘陵地区的山体中下部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