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疫情消散 戴口罩也應成為一種習慣


即使疫情消散 戴口罩也應成為一種習慣

戴口罩應該成為一種習慣

口罩,平日裡一款根本不起眼的小微產品,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得彌足珍貴起來。曾幾何時,一罩難求,更是一種普遍現象,以至於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戴著口罩出門買口罩,口罩沒買到,反而還損失了一個口罩。”這不是段子,這是在疫情的籠罩下,廣大市民吐露的心聲。

疫情當前,全國各地團結一心,幾萬名白衣戰士援助湖北,人民自覺自願居家隔離,雖然有些同胞不幸因疫情而去了,但我們最終還是打贏了這場疫情阻擊戰。近日,各地區陸續開始復工,受疫情影響最大的餐飲業也開始忙碌了起來,學校也在準備開學復課,沉寂的城市又開始熱鬧了。

疫情散去了,還需要戴口罩嗎?回答是肯定的,至少在公共場所還是需要戴口罩。何況現在有的城市還時不時地冒出幾例境外輸入病例?何況國外還處在疫情高發期?

特別是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像深圳,城市面積小,人口密度大,人們更應該在進出公共場所時養成自覺佩戴口罩的習慣。病毒的傳播是不打招呼的,看不見,也摸不著,特別是在上下班時的公交地鐵上,在人頭攢動的景區、公園、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內,口罩應該成為必備品。在上下班高峰時段乘坐過公交地鐵的人也許深有體會,車廂裡,當一股他人的呼氣撲打著你的臉龐或後頸時的那種難受心情。這次疫情給人類抵禦病毒傳播敲響了沉重的一記警鐘,即使沒有這記警鐘,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也應該成為共識。

據史料可查,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乃是中國。古時候,宮廷裡的人為了防止粉塵和口氣汙染,最開始用絲巾來遮蓋口鼻。如《禮疏》載:“掩口,恐氣觸人。”《孟子·離婁》記:“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衛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後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馬可·波羅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記述了他生活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其中有一條就是:“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樣蒙口鼻的絹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有先見之明,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口氣傳播的危害性,他們用絹布蒙口鼻,故此形成了人類早期的口罩雛形。

面對疫情,我們有過傷痛,更要記住教訓。從全球範圍來說,20世紀初,口罩首次成為大眾生活的必備品。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奪走了約5000萬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禦病毒。而在我國,1910年,哈爾濱爆發鼠疫,時任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醫生髮明瞭“伍式口罩”,並在民眾中廣泛運用。2003年的一場“非典”,幾乎令口罩一度脫銷。

假如在這次疫情還未全面爆發前,假如在鍾南山院士公開表明“肯定存在人傳人”的定論前,如果人們都習慣在進出公共場所時佩戴口罩,是否可以大大減少感染幾率呢?

歷史是沒有假設的。既然沒有假設,作為一名普通民眾,在經歷了這場災難後,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良好的在公共場所自覺佩戴口罩的習慣,並長期堅持下去。這個習慣,不僅指生活上的習慣,也指工作上的習慣。同時,它也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