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口罩打死勸阻老人,是情緒失控還是溝通失敗

2020年3月14日15時許,郭某某在北京市東城區一超市內排隊結賬時摘下口罩,顧客段某某(男,歿年72歲)提醒其應當遵守防疫規定佩戴口罩,引起郭某某的不滿,遂將段某某摔倒在地,並用雙手擊打段的頭頸部,致段某某受傷。郭某某在逃離現場過程中,又打傷兩名超市員工,後被當場抓獲。被害人段某某因顱腦損傷,經救治無效於2020年3月20日死亡。

段某某並沒有錯,只是好心提醒對方佩戴口罩,竟為此喪命。能對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大打出手,真可謂心狠手辣。究竟是情緒失控導致他下如此狠手,還是雙方溝通失敗呢?

1.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又怎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不戴口罩打死勸阻老人,是情緒失控還是溝通失敗


2020年3月15日,貴州一在校大學生楊某殘忍將一名兩歲兒童砍殺身亡。

楊某因病休學,事發當天,因情緒波動比較大,父親和他溝通,溝通失敗,楊某無處發洩,提著刀對著在小區玩耍的2歲孩子瘋砍,最終孩子不治身亡。

看到這個消息,我無比震驚,我也是孩子的母親,失去孩子作為父母這是剜心的痛,何況這還是抗疫一線戰士的孩子。

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又怎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不戴口罩打死勸阻老人,是情緒失控還是溝通失敗

不良情緒會將我們的努力毀於一旦。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

當我們的孩子出現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作為父母首先要把否定的批判憋回去,陪孩子一起找情緒的出口。

憋住的情緒,可能會長成暴力和自卑。如果孩子從小被接受不準哭,不準生氣這樣的一套來規範自己,那麼他不會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長時間沒有被釋放出來的壞情緒,憋在心裡,久而久之就會默默長成暴力或者自卑。

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要允許孩子發洩,對孩子說“想哭就哭,媽媽陪著你”,生氣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捏一捏枕頭或者還可以打地鼠,發洩一下。幫助孩子儘快平復心情,千萬別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說教。

2.溝通是一門藝術,與孩子的溝通很重要

溝通,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橋樑,如果沒有溝通,這個世界將不可想象。

在家庭教育中,與孩子溝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藝術。

不戴口罩打死勸阻老人,是情緒失控還是溝通失敗

溝通失敗的例子有很多,前段時間一名孩子因為不讓玩手機,要跳樓,爺爺救孫心切,從五樓滑倒,不幸身亡。再看看前面因不戴口罩打死勸阻老人的事,我想都有溝通失敗的方面。

現在的孩子有幾個不捱罵的,但是為什麼其他孩子不會走極端?背後肯定有家庭教育的原因,都是長期溝通無效的結果。

溝通是一門藝術,與孩子的溝通很重要。與孩子溝通,首先父母就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訓斥、打罵。再與孩子溝通前,深吸一口氣,平復好自己的心情,兩個人在對等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就事論事,針對一件事進行描述,共同協商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不戴口罩打死勸阻老人,是情緒失控還是溝通失敗

要善於傾聽,讓孩子把話說完,尊重孩子,多給孩子說話機會,多贊同孩子,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對於孩子的不好情緒,家長要引導孩子走出來,經常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把積壓在心裡都東西說出來。

願孩子們多一些善舉,願世間少一些悲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