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釵》:痴情女子的命運悲歌

文 | 深夏晚晴天ZMH

出生於1922年的高陽是中國當代知名的歷史小說家,作為錢塘望族之後,高陽本名許晏駢。因其用筆名高陽著作歷史小說而聞名於世。

1962年,40歲的高陽發表歷史小說處女作《李娃》,一鳴驚人。隨後,他寫下了數十部膾炙人口的長篇歷史小說,代表作有《胡雪巖》《慈禧全傳》《紅樓夢斷》等,其作品幾十年來風靡全球華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形容他的作品受歡迎程度。

高陽熟知歷史掌故,對於各種筆記、野史、雜著、詩文及民間傳說都爛熟於心,信手拈來。他的歷史小說注重歷史氛圍的真實,又擅長編故事,能自然地將自己所熟知的歷史典故等融入小說之中,有很強烈的現場感。他對於人情世故觀察細緻入微,寥寥數語就能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紫玉釵》一書是一本才子佳人愛情故事的小說合集,改編自唐人傳奇《霍小玉傳》《章臺柳傳》以及明清傳奇《桃花扇》。

在這本小說集裡,高陽寫了四對人人歆羨的才子佳人:霍小玉與李益、李香君與侯方域、劉青青與韓翃、王一姐與鄭板橋。自古以來,才子佳人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總是引發人們無限的想象,然而,在《紫玉釵》裡,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佳人情深,才子薄倖。四對璧人,四段令人回味無窮的愛情故事,傳唱的卻是痴情女子的命運悲歌。

《紫玉釵》:痴情女子的命運悲歌

1、佳人情深恩重,卻道是痴心錯付,所託非人

全書首篇故事《紫玉釵》改編自唐人傳奇《霍小玉傳》,講述的是唐朝詩人李益與名妓霍小玉的愛情故事。霍小玉是霍王之後,家道中落的她不幸淪落娼家。彼時李益少年登科,聲名遠揚。養在深閨中的霍小玉早已聽聞李益的才氣名聲,芳心暗許。

赴京趕考的李益在鮑十一孃的引薦之下,結識了色藝俱佳的霍小玉。霍小玉原本是打算要對方明媒正娶,不料才剛見面,一時之間竟意亂情迷。

失了方寸的霍小玉暗自懊悔,垂淚不已。得知小玉心思的李益表面上熱烈而誠懇地回應她的一片深情,暗地裡卻只把她當作自己在長安立足的工具。

“長安居,大不易,有這樣一個不愁衣食的溫柔鄉可住而不住,天下哪裡找這樣傻的人去?”

李益一心享受霍小玉的溫柔鄉,一心又暗自為自己的前程盤算。兩年的恩愛情深,始終不抵錦繡前程。面對一朝高中之後的李益,霍小玉自知地位卑微,只敢渴求對方給予自己七年,七年之後,而立之年的李益儘管另娶高門名媛。

《紫玉釵》:痴情女子的命運悲歌

霍小玉的一腔痴情,換來的卻是李益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他明知自己做不到對霍小玉明媒正娶,卻偏偏還要對她空許約。一邊讓佳人苦等,一邊在自家母親的安排下,攀上了盧家高枝,寄希望於這份婚姻能給他帶來新的社會地位和裙帶關係。

紙畢竟包不住火,苦等多年的霍小玉終於見到了日夜思念的李益,奴僕見不慣李益這些年對霍小玉的利用和負心,出口諷刺了幾句,不料李益惱羞成怒,以為官的口吻回覆道“若在捏造事實,信口誹謗,你可記著,京兆府的戶曹參軍,是我族侄!”

看清深愛之人的真實面目之後,霍小玉氣急攻心,隨即撒手人寰。而李益隨後也因為妒名聲起,成為渣男的典範。

才子佳人,原本是天作之合。恩愛時你儂我儂,郎才女貌;離別時,郎心似鐵,美人枯等。這場情愛裡,佳人用情至深,不曾想愛錯了人,一腔痴情錯付,終究是枉送此生。

《紫玉釵》:痴情女子的命運悲歌

2、郎情妾意,終不抵時代無情

與李益霍小玉的愛情故事相似的,還有李香君與侯方域。《桃花扇》原本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高陽對其進行了改編,形成《紫玉釵》這本小說集中的一個故事。

侯方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他前往南京參加科舉考試,經人介紹,結識了名妓李香君。與李益的負心不同,侯方域對李香君倒是一片真心且能從一而終。李香君雖為妓女,卻十分剛烈,有著高尚的品格情操。她不貪慕虛榮,不畏強權。

作為一介女流,她敢痛斥魏忠賢的餘黨阮大鋮等人,為了抗拒自己不喜歡的婚事,更是不惜以命相博,情願以死明志。對於愛情,她忠貞不二,哪怕侯方域下落不明,她被迫要前往皇宮為皇帝表演,她也始終堅守自己對侯方域的深情。

輾轉多年,歷盡悲歡離合,李香君終於得以與侯方域重逢,原本以為從此才子佳人不相負,不曾料想,皇帝深夜一道密昭要李香君進京。自知此去必負情郎的李香君,竟默默地攜毒藥應昭……

亂世之中,身為地位卑微的青樓女子,尚且剛烈如此,反倒襯得其餘男性相形遜色。

時局動亂,當朝者昏庸無能。縱使李香君與侯方域情深意切,最終不過是鏡花水月,大夢一場。

《紫玉釵》:痴情女子的命運悲歌

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愛情悲劇是亂世之下的必然結局,那王一姐與鄭板橋的愛情則是自主選擇的結果。

王一姐與鄭板橋自幼青梅竹馬,彼此有意於對方最終卻各自成家。多年後,王一姐因丈夫買回來的畫尋回了失散多年的表兄鄭板橋。雙方記起幼時的情誼,一時之間都難以自持。然而,眼見著就要一錯再錯,平地驚雷,讓雙方驀然驚醒,懸崖勒馬。

愛之深情之切,卻不得。往後餘生,各自安好,這份情深再不復與人說。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