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沒有去過倫敦嗎?”海關關員追問。

“沒有。”旅客答。

“那你是哪裡坐飛機的?”海關關員進一步問。

“在倫敦。”旅客答。

“你好,歡迎回國。你是從哪裡飛回來的?”海關關員一邊拿著旅客的健康申明卡,一邊開始詢問。

“從英國回來的,在莫斯科轉機。”該旅客回答。

“是在那裡留學嗎?在英國哪個城市?”海關關員繼續問道。

“我在英國利茲上學。”旅客答。

“沒有去過倫敦嗎?”海關關員追問。

“沒有。”旅客答。

“那你是哪裡坐飛機的?”海關關員進一步問。

“在倫敦。”旅客答。

“這不是去過倫敦嗎?所以你這欄也要把倫敦填上,讓我們能夠更完整地瞭解你的行動軌跡。”海關關員解釋道,“那在英國的時候,出門頻率如何?出去的時候會戴口罩嗎?”

……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重點地區旅客通道的M層,浦東機場海關設置了健康申明卡審核區和流調崗位。兩排長桌一字排開,約有50個海關關員在此收驗健康申明卡,核對姓名、護照號等基本信息,以及通過仔細詢問開展初步流行病學調查。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自3月25日零時起,虹橋機場暫停所有國際、行政特區(含港澳臺)的進出港航班業務,虹橋機場所有的國際港澳臺的航班轉至浦東機場運營。

同時,截至3月27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5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其中,上海17例居首位。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防疫壓力可想而知。3月27日,記者來到浦東國際機場,探訪疫情防控閉環管理的“第一環”,直擊上海海關在入境檢疫、通關等各個環節如何實現有效實現閉環管理。

與市區街上、商場逐漸恢復往日的人流,各餐飲、娛樂場所有序復工截然不同,這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也讓記者切實體會到防疫形勢仍不容鬆懈。

浦東機場海關“120”“130”並用防疫把牢國門

3月27日上午9點17分,從莫斯科飛抵上海的SU208航班緩緩落地。浦東機場海關值機處的兩名海關關員第一時間登上飛機,對機上388名旅客和15名機組人員開展了登臨檢疫。約2個小時後,機上人員開始分批下機。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排隊遞交健康申明卡

在莫斯科讀研二的小翊剛剛完成了M層的健康申明卡的審核,正在排隊等候提交健康申明卡。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從莫斯科直飛回國的,飛機上還有很多其他地方轉機的乘客,“人挺多的,大多數都是留學生的樣子”。

在被海關登臨檢疫的關員喊到名字,經過測溫和健康申明卡初審後,小翊是較早下飛機的旅客之一,“因為不能一起下來,他們是分批放人的”。

小翊坦言,俄羅斯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雖然不多,但每天都在穩定地增長几十例,也不見當地採取一些防控措施來遏制疫情的發展,隨時都有暴發的可能,跟家裡人商量後決定還是回國,“尤其是我父親是學醫的,他聽了我講述當地的一些情況後非常擔心”。

小翊稱,他買機票時並不難買,但價格非常高。他花了1萬多元買的機票,而平時可能只需要兩千多元,“但覺得還是國內安全,疫情防控做得比較到位。從落地浦東機場就可以明顯感受到這裡的工作人員都很認真,讓我放心了不少”。

據報道,俄羅斯政府總理米舒斯京26日授權俄各航空公司,從27日起暫停運行所有國際航班,包括定期航班和包機,只執行俄羅斯從疫情嚴重國家撤僑的航班。

“聽我朋友說,我這架航班可能是最後一個飛出來的航班了。”在回國的一路上,小翊僅在兩次用餐時短暫地取下過口罩。

身為甘肅蘭州人的小翊原本已經買好了當天下午三點轉飛蘭州的機票,但由於上海入境政策的調整,他或許將在上海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對此,他表示理解,“能回國就已經很滿足了,接下來全力配合這裡的工作,不給大家添麻煩”。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旅客進入測溫區域

過了沒多久,在英國威爾士讀大二的小杰也從M層走入排隊通道。他不僅戴著N95口罩,身上還穿著防護服。

“防護服是在當地花了40英鎊,差不多360元人民幣買的。現在口罩比較難買,我們留學生一般通過中超或者在網上購買,但也會買不到。”小杰說,英國對於疫情完全不防控的政策讓他十分擔心,從3月初就一直在看回國的機票,“很難買,我這次是花了21000元,從莫斯科轉機回來的,後面這一程還是超級經濟艙,沒有別的選擇了。以前放假回國時,直飛大概在8000多元”。

回國前,來自山西晉中的小杰就已經在網上了解了上海口岸的相關入境政策,知道自己有可能會在上海接受隔離,他並沒有購買回山西的機票。

“先回國,再看這邊安排,最後如果要隔離就去隔離。到時,再回家也不遲。”小杰堅定地表示,如果英國疫情不能夠得到控制,原本明年就要畢業的他即使放棄學業也不會回去,“學校已經停課,並且說取消這學期的考試。我可能先在國內上網課,就是克服一個時差的問題。接下去,回不回英國再看具體情況”。

大約上午12時30分,記者在海關臨時搭建的二次流調和醫學排查等候區又見到小翊。小翊告訴記者,由於自己有一些乾咳症狀,在遞交完健康申明卡和接受流行病學調查後就被帶到了這裡等待進一步排查。

在這裡,大約有三四十名旅客都在等待海關的流調醫生給他們做更詳細的流調和醫學排查。大部分都是留學生模樣。他們也向記者表示了自己的理解,願意全力配合排查工作。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海關流調醫生正在開展詳細的流調

在等候區外,還有一部分旅客正在等待海關安排的車輛送去集中採樣點,進行核酸檢測。

而在一旁的流調室,記者還見到了兩名等待120轉診的留學生小孫和小鄭。

2000年出生的小孫是在英國利茲讀大一,1999年出生的小鄭則是在英國倫敦讀大一。他倆並不認識,但坐了同樣的航班回國。

兩人都主動申報了自己有乾咳的症狀,已經斷斷續續好幾周了。小鄭同時還有一點胸悶,且他所在的學校經當地報道出現過兩例確診病例,雖然他與這兩人都不認識,也沒有接觸過。

經過浦東機場海關旅檢處二科流調醫生王靜詳細地詢問和判斷後,兩人均符合120轉診的標準。

得知這一結果,小孫顯得有些緊張。他和在山東青島的父母通完話後,神情才稍微放鬆了一些,“父母肯定是擔心的,但他們叮囑我要聽從工作人員安排,到了上海就放心了”。

上海人小鄭也和父母取得了聯繫,“父母也是很支持我主動申報症狀的,畢竟這是對大家負責。而且到了醫院檢查過後,無論結果如何,都是讓所有人放心,該治療治療,該隔離隔離”。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小孫和小鄭在海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等候120轉診

王靜在接受《新民週刊》採訪時表示,這段時間每天從上海浦東入境的旅客達一萬多名,她每天要做詳細流調的就有幾百個,“我們是24小時輪班,每班只有4個流調醫生。老實說壓力還是很大的,一套防護服穿在身上四五個小時不脫是很正常的”。

從防國內疫情時,王靜就一直在浦東機場一線開展流調工作。據她觀察,近期的流調主要集中在留學生身上,“近期入境旅客中,留學生差不多佔到90%,主要是英美兩國回來的”。

據上海市衛健委的最新數據,截至3月27日,上海在院治療的輸入病例為146例(含境外輸入性139例),其中英國最多,佔50例。另據觀察者網報道,目前,從輸入型病例來源國來看,歐洲為疫情最大輸入地區,最大疫情來源國為英國。

王靜表示,旅客申報的各種症狀的都有,基本上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很多時候旅客體溫是正常的,但伴有較明顯的症狀也會被要求接受排查,

“我們會複測體溫,詳細詢問他們出現症狀的時間,旅行史、服藥史,以及接觸史等”。

“符合標準的,我們就會採取120轉診,對一些有風險但不構成轉診的,我們也會安排到海關的集中採樣點進行核酸檢測,根據結果決定是集中隔離觀察還是送往指定醫療機構。”王靜進一步說明,做一次流調一般10到15分鐘,但遇到複雜的情況有時需要半個小時以上。“我有碰到過每個症狀都打鉤的旅客,他是轉了三四次飛機才到上海的。為了搶機票,他熬了幾天夜,嚴重睡眠不足,加上長途飛行的勞累,然後就出現了一系列的症狀,還有人因為怕感染,心理壓力太大,也會出現咽乾、嗓子疼的症狀。”

海關流調醫生要做的就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這些症狀,最終給出一個最恰當的處置。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當天下午,郎朗、吉娜夫婦從法蘭克福飛抵上海。他們當然也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同樣按照相關要求入關。郎朗和吉娜在填寫健康申明卡時對海關關員表示感謝,吉娜更深深鞠躬90度。記者獲悉,他們隨即將進行14天的隔離。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郎朗與吉娜 攝影:文匯報 何易

據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處張澍副處長介紹,首先通過登臨檢疫的初步排查,將重點國家地區入境的人員和非重點國家地區入境的人員做一個區分,分別由不同的通道進入航站樓。

目前,海關對所有重點國家的航班及入境人員,實施更為嚴格的100%登臨檢疫、100%體溫監測和100%健康申明卡審核。同時,對非重點國家的航班全力實施100%登臨檢疫,對入境人員實施100%體溫監測、100%流行病學調查和100%健康申明卡審核。

緣何非重點國家航班反而會多一個100%的流行病學調查,張澍解釋道,因為很多國家取消直航後,有相當一部分重點國家地區來的旅客會轉機通過非重點國家地區的航班入境,“我們需要把這部分重點旅客排查出來。因此在非重點國家地區旅客通道的M層,我們除了健康申明卡審核之外,還多了一張流行病學調查表格,海關關員會把表格上的問題都詢問一遍”。

有一個數據也能反映非重點國家的航班進行100%流調的必要性。

3月20日,通過海關流行病學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其中有重點國家旅居史的入境人員共計7544人,佔入境人員總數的67%,但在這當中有3616人為經非重點國家轉機入境。海關通過現場流調排查發現,全部轉入集中隔離點實行14天集中隔離。

3月26日17時左右,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自3月26日18時起,對入境來滬的全部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對入境的外交人員和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的人員,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這個政策出來之後,今天(3月27日)我們在現場就取消了貼黃綠標的步驟。但海關仍會對所有入境的人員進行大力度的排查,把風險最高的人群有效控制。”張澍表示。

記者瞭解到,目前,海關對有明確症狀的旅客立即啟動“120模式”,直接由120車輛轉運至指定醫療機構診療;對症狀不明顯但有旅居史、風險較大的旅客啟動“130模式”,直接轉運至指定隔離點,集中採樣,根據檢測結果,再做後續處置;對於無明顯症狀、無旅居史、無接觸史的旅客,海關予以放行後,會由後續的相關部門進行嚴格的管理。

事實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相關政策每天都會有新的調整。

3月27日,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部署,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從即日起,凡需經上海口岸入境轉往其他省市(除蘇浙皖外)的人員,一律在滬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對上海口岸入境轉往蘇浙皖三省的人員,繼續發揮長三角聯防聯控機制作用,由三省派駐工作組到本市機場直接送至目的地,確保做好封閉式轉送保障工作。

當天稍晚時,上海再次發佈新規——從3月28日零時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與此同時,3月26日晚間,中國民航局發佈公告,自2020年3月29日起,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條航線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外國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我國的航線只能保留1條,且每週運營班次不得超過1班。在抵離中國的航班上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確保客座率不高於75%。

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這一措施,每週航班量將下降到130班左右。經測算,每天通過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數將由目前的2.5萬人降到5000人左右。

【上海戰疫 上海加油】直擊浦東機場“130模式”:重點排查“無症狀”入境旅客

海關關員對旅客進行測溫 上海海關供圖

“我們現場的一線工作人員真的非常辛苦,這段時間幾乎是24小時不眠不休地工作。所以我們也是希望這些政策的發佈,能使我們工作量有所下降,給一線人員一個喘息的機會。”張澍表示。

雖然從上海市層面來說,已經要求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但從海關總署的角度來看,根據全世界疫情的暴發情況,海關總署經過風險研判,仍會有一個重點地區的名錄。

“越是高風險的人群越是要前道控制,所以我們仍然會花同樣的精力做好每一個旅客的排查。”在張澍看來,作為全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從上海入境的人員始終在全國居首位,因此上海的防控壓力可想而知,“但我們口岸,包括海關和其他聯防聯控的單位會攜起手來,與地方衛生部門一起,把口岸的防控工作做實做細,把防線紮實扎牢”。

截至目前,上海海關從全關範圍緊急調配關員支援空港一線。由原編制在崗的500人增加到了1339人。24小時不間斷運作,全面強化口岸現場的檢疫力量。同時,上海海關還根據境外疫情形勢變化和上海口岸疫情防控需要,著力做好後續增援人員儲備與調配工作,視防控需要,隨時調配到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