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開啟“疫”後恢復的加速鍵

京東開啟“疫”後恢復的加速鍵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一則信息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3.7%)。

很明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整個社會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停工停產、封城封路使得供應鏈斷裂,經濟基本停擺。

不過好在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社會秩序逐步恢復,只是從目前的經濟發展來看,“疫”後恢復的速度依然很緩慢。再加上國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容樂觀,不少人面對疫情還是選擇了宅家模式或是在家辦公,市場活力亟待激活。

而加速貨幣流通、激活市場活力,首先是要恢復企業經營、實現復工復產。據數據分析,中國將近一半的上市消費業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再撐六個月,這突顯出中國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要重新啟動經濟並再次吸引購物者出門消費。

京東作為國內頭部零售巨頭之一,在復工復產以及加速消費上已是走在前列。

一方面,從前期抗擊疫情上看,京東不僅依靠自身的優勢為抗疫前線提供了不少醫療物資,同時在保障國民疫情期間的消費上更是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數據統計,1月20日至2月28日,京東累計向社會供應米麵雜糧及生鮮產品2.2億件,總重量超29萬噸。

京東開啟“疫”後恢復的加速鍵

這是在封城封路的情況下,京東依靠零售行業多年的經驗積累和自建京東物流完成的任務,與其他平臺以及物流公司相比,可以說這是疫情+春節雙重壓力下不可能完成的體量。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京東自身也在加速恢復正常運營,尤其是眾多線下門店,從閉店不打烊的線下轉線上,到逐漸恢復線上線下同時運營,以滿足用戶特殊時期的消費需求。

首先,在線上,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開啟24小時線上購物通道;京東之家推出明星導購KOL培養計劃,與手機品牌聯動開展新品直播首銷活動,通過“京挑好貨”小程序賣貨;京東數碼專賣店通過京東羚瓏系統進行線上銷售。

其次,在線下,目前全國1.2萬家京東家電專賣店九成已開門迎客,京東京車會近七成門店正常營業,300家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九成恢復營業,2000多家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也陸續恢復線下經營。

這裡提到家電,不得不說,疫情給大家電銷售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在疫情防控以及運輸上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京東不僅在門店準備了充足的消毒水、手套、口罩,並進行定時360無死角消毒清潔。同時,京東聯合海爾、美的、格力、海信、飛利浦、TCL、西門子、三星、創維、康佳、松下、長虹、SHARP、小米、小天鵝等百餘主流家電品牌正式發佈京東家電“安心上門健康服務”標準。

京東開啟“疫”後恢復的加速鍵

從這裡可以看出,每當黑天鵝事件發生時,它衝擊經濟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變革與進步。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催生了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從那時起,淘寶、京東的交易規模開始呈現出大幅的增長。同時,它也推動了技術的變革,從交易的運算能力到物流的快速佈局與覆蓋,讓中國電商以及線上支付開始成為領先者。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後,中國的社會效率一定會上一個新臺階,增長几個百分點是大概率事件,比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消費……都在疫情之下起到了極大的市場教育效果。疫情之後,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進程,不但不會隨疫情一起消退,反而會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疫情之下,危機共存。

而在疫情之後的復產復工、刺激消費上,面對疫情給品牌、商家等帶來的資金週轉、復工難的問題,京東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出了費用減免、金融和物流支持等扶持政策。前段時間,京東宣佈投入價值15億資源推出“春雨計劃”,通過整合全平臺資源,全面助力全產業鏈復工復產。目前,京東已為全國2000餘家中小企業解決了防疫難的問題,為復工復產提供了強大助力。

京東開啟“疫”後恢復的加速鍵

京東的“春雨計劃”不僅投入巨資扶持重點品類,向滯銷品牌、商家傾斜更多流量資源,同時為消費者提供購物補貼,以“消費者權益保障”為核心,為消費者提供保險、以舊換新等品質服務,以此來刺激用戶的消費慾望和購買力,拉動經濟增長。

由此可見,京東憑藉多年長期積累的全渠道模式經驗和供應鏈優勢,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線下零售渠道復甦,也成功幫扶了線下零售夥伴。

通過入駐平臺、開放營銷工具、優惠政策幫扶,五星電器、迪信通等線下連鎖零售商在京東的支持下大力向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營銷轉型。目前,五星電器全國700多家門店全部開業,迪信通全國1500家門店超過9成開業。

京東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從單一的數字化商品供應鏈服務,到商品+服務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的打造,從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延伸到助力大量企業逆勢成長,在特殊時期讓亟待快速恢復經營的企業深刻感受到了數字化帶來的轉機。

當然,疫情之後,需要深思,疫情暴露出了不少弊端。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經濟發展的轉型能力,甚至是對於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統籌與預知能力等,這些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京東開啟“疫”後恢復的加速鍵

所以,為了應對這種突發特殊事件,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近日,中央密集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很多企業也開始響應,作為零售行業的頭部公司之一,京東很早就已經致力於零售基礎設施建設,而近期從“零售+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到“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的轉變,也進一步說明了京東對未來發展的預知與前瞻性。

就如當年自建京東物流,如今,京東物流不僅成為了京東集團的護城河,而且在賦能第三方商家以及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更是不遺餘力,在抗擊疫情與推動消費方面可圈可點,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綜上所述,接下來的後疫情階段,加快經濟復甦、社會迴歸正常秩序是當務之急。此時,京東在加速自身經營恢復的同時,也在通過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助力合作伙伴迴歸到正常運營中來。

而疫情之下,京東已把疫情中的不平常變成了日常中的平常。京東已經能夠突破時間、空間上對於商品和服務的限制,促進了商品和服務在更大區域間的高效率、高質量流通和履約,有效促進了消費市場的升級。對於類似突發事件,京東“新基建”也將繼續發揮其優勢,滿足消費需求,提高國民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