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清咸豐六年二月,在江西瑞州大營的曾國藩突然接到一份家書,稱曾氏父親曾麟書去世。此時正在江西困頓的曾國藩頓時悲喜交加。悲者,當然是曾父去世;喜者,曾國藩想趕快回去丁憂而遠離江西這個讓他進退兩難之地。曾國藩上書朝廷一奏摺不等批覆便留下江西的爛攤子回湖南去了。

然曾氏雖然離開的江西是非之地,但也對他造成了輿論的壓力。當時多方職責曾國藩有負朝廷,不負責任。在這些輿論當中當屬左宗棠對他詆譭最甚,出言辛辣。一時間,朝野內外充滿誹謗曾國藩之言論。受到多方打擊,曾國藩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鬱鬱寡歡,日復一日,競得了不眠之症。同時曾國藩的眼疾復發,終日混混沌沌,不省人事。曾國藩是個溫文爾雅同情達理之人,此時因疾病纏身,常常對身邊人,尤其是親戚大孔大叫,謾罵諸弟,斥責弟媳,性情變得反覆無常,暴戾難測。

此時曾國藩的好友歐陽兆熊來湖南曾處,歐陽兆熊精通醫術,當年在京師考試時若不是歐陽悉心照顧曾三個月恐怖天下再無曾國藩了。歐陽兆熊一邊給他看病一邊戲謔道:“岐黃可以醫身病,黃老可以醫心病”。受此影響,曾國藩一改往日的做人、做事風格,易“剛”及“柔”,由“技巧”重返“篤實”。

此時湖南巡撫胡林翼奏請咸豐帝讓曾國藩出山繼續帶領湘勇,而此時曾國藩經過歐陽兆熊的“調理”,心境已經大大提升,遂決定出山。聖旨下達後,曾國藩便動身到達省城長沙,與巡撫駱秉章會商相關事宜後便去拜訪左宗棠。此時的左在其女婿陶桄家但是並不願意見曾國藩,於是便對僕人說“若曾氏來見,就說我臥病在身不便見客”,當僕人剛要走時左宗棠又叫住說“你先提前在大門口處觀察曾,並隨時向我報告”。沒想到曾氏坐轎到左住處衚衕口很遠處便下轎步行走來,僕人見狀立馬告知左,左先是大吃一驚,後又親自出門迎接曾。兩人見面後,交談甚深,兩人關係產生一種少有的默契。其間,曾國藩提出“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個字,並請左為其撰寫篆聯,自然暗示一種謙卑、忍讓的守雌之念,並渴望與左以及朝廷上下大小官員和睦的局面。左宗棠也示好,並做出合理的讓步。

這便是曾國藩通過黃老而得出的哲理名言,此不但適用於一百多年前的時代,於當代的我們又何嘗不是一生的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