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又一女護士自殺, 歐標卻卡死中國口罩, 還有多少人會冤死?

目前歐洲最嚴重的意大利、西班牙兩國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均已超過5000,歐洲“震中”巴第大區已經有超過2600名醫護被感染。

一頭是尚未截斷的傳染渠道,另一頭是嚴重被透支的醫療系統已然岌岌可危。無論哪一頭處理不當,都會使得整個系統崩塌,導致全線潰敗。

此前,意大利緊急徵召退休醫護和在校大學生上一線的新聞讓人感動;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單薄的防護措施則讓人心酸。

近日,意大利一線醫護人員控訴稱“在前線戰鬥的同時卻感到被拋棄”,當地所有政客和球員都得到了檢測,而醫護人員唯有在有症狀的時候才能得到檢測。

甚至,意大利媒體25日報道,倫巴第大區一名確診的重症監護室女護士自殺身亡,主要原因為疫情導致的工作壓力及擔心自己會感染他人。

兩難的選擇,如果醫護人員不盡可能多的在前線,本就被透支的醫療系統會更加艱難;但如果醫護人員得不到充足的保護,既會成為新的傳染源,還會造成未來某個時刻醫護人員的大面積減員——這對本已艱難的醫療系統和遲遲看不到希望的民眾心理,都會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意大利是目前歐洲最嚴重的國家,西班牙、德國、英國、法國,都將接踵而至。

艱難時刻,怎麼辦?

一方面堅決阻斷傳播途徑,對疑似病例要做到應測盡測,應收盡收;另一方面保護好醫護人員。

而阻斷傳播途徑,除了減少外出和聚集外,最重要的就是口罩和洗手液。保護醫護則是嚴格的流程和充足的醫療物資保障。

2月底,意大利一名去過三個疫區的議員因戴口罩參會而被群嘲。隨著疫情不受控制地發展,他們終於意識到口罩的重要性了。

這時問題又來了:一、如何扭轉民眾的偏見;二、到哪裡找到足夠的口罩。這些坑都是此前因為偏見,意大利政府自己挖的。

在14日的一次採訪中,意大利國家衛生研究院傳染病部門的負責人喬瓦尼雷扎就表示,從疾控的角度,現在確實想讓民眾都帶上口罩。但問題是,真沒那麼多口罩啊!

中國累計捐贈的幾百萬個口罩只能是杯水車薪。

這是意大利的困境,也是歐洲國家的困境。

此前嘲笑著不得不戴上口罩的中國人,現在又不得不改口,並全球採購口罩。

全球採購,自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疫情初步控制住,口罩產能超過全球50%的中國。

這時,奇葩的事又來了。

按正常人的思維,竟然口罩這麼重要,那就應該特事特辦,越早、越多發到歐洲各國民眾手裡,阻斷傳染源就多了一分希望。這個時候,就不該糾結歐標、美標、中標,只要質量過關,價格合適就可以。

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火燒眉毛的事。

此前,中國人全球採購口罩就是這麼幹的。

可最近,買賣雙方身份一換,一切都變了。

本來中國是賣方市場,佔盡優勢,卻只能採取守勢。歐洲採購商們先卡死歐標,然後認證時間依然是兩週,再者認證費由幾千漲至近三萬,還有就是把價壓得比國內價還低,最後三成不到的訂金就想發貨。

兩週後,不知道又有多少歐洲人被感染,多少平民和醫護因此而離世?

反正歐洲民眾的死活他們是不顧了。

這麼一番操作下來,中國口罩產業也會大受打擊,唯一肥的是歐洲的口罩採購企業和充當買辦的二鬼子們。

有中國口罩生產商和銷售商都已經被氣得大罵,我這兒只有中國標準,就這個價,愛要要,不要滾。

其實歐盟已經特事特辦了,可歐盟本就勢弱,成員國都不一定聽它的,更別說那些資本家了。市場經濟嘛,誰有話語權聽誰的。

畢竟一罩難求的口罩價格在歐洲已經上天了。

無奈的法國政府特意出了一個奇招,規定口罩為處方用藥,必須醫生開單才能買。西班牙國內的口罩已經漲到2200元人民幣/個,某區衛生部長都被急哭了。

早在12日,就有媒體報道,意大利警方破獲一個口罩、消毒液的走私網,其中每隻口罩的利潤可達6000%。

其實不光口罩,防護服也一樣。

據知名網友“黨人碑”說,意大利貿易商東挑西揀,慢吞吞的態度,把際華廠的網友都給搞著急了,然後對方表示你這賣的比我這買的還著急。

際華廠,就是那個危急時刻由軍用鞋服轉產醫用防護服的軍工企業,之後,它的日產能佔了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能的的1/3。

有中國國家信譽背書,價格、品質都沒得說。可人家就是不買賬,難道想等疫情高峰過去,乘著供大於求再撿個大便宜?

就意大利那恐怖的傳染速度,本就緊缺的醫護還大面積感染,還有什麼比讓他們第一時間穿上防護服更著急的?

感情醫護的人命不值錢?

這次疫情大爆發,將世間的一切醜陋和罪惡都暴露了出來。群體免疫、老人先死、口罩/防護服的採購,一次次驗證著這個社會的核心要義就是資本說了算——人命的唯一意義在於能否讓少數人從中牟利,尤其是暴利。

不改變它,還會有更多的人枉死。

這,或許才是這次疫情給我們的最大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