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很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这场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疫,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那个遥远的日子……”

这是武汉战“疫”纪录片开头的第一句话。

时隔两月,这句话一下子又把我们拉回到2020年春节前夕,那个紧张又恐慌的日子。

整个纪录片时长只有45分10秒钟,武汉却奋战了整整两个月。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看完影片后,我忍不住泪奔,我们终于知道这群感天动地的中国抗“疫”英雄背后的故事。

只有经历过的中国人才知道,这场战“疫”打得有多难,走的有多辛苦,牺牲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挺身而出……

而中国,是一个有担当、有实力,有奉献精神的国家。

2月25日上午,武汉送走了第一批援汉医疗队伍;

这是无数抗“疫”英雄奋战的成果,回顾这场战“疫”,却仍叫人触目惊心。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当第一个疑似病人出现时,谁也没想到会是雪崩的前兆

12月26日,武汉发现第一例新冠病例。一对老夫妇同时感到不舒服,医生张继先警觉的感到不对,一种病两个人同一时间出现,实在不正常。于是她为陪同老夫妇前来的儿子也进行了检查了,果然发现了问题。

几天之后,又有4名患者前来,病症相似,并且他们互相认识,都来自华南海鲜市场。

这一次,张继先直接上报院方领导,随后由医院领导上报省市疾控中心。

灾难在悄悄降临,幸而有人提早发现。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虽然不知道这个病究竟是什么?来自哪里?有哪些危害?因为张继先的警惕,1月30日止整个医院因防护到位而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也没有病人交叉感染。

时代的英雄都是有敏锐性的,才会在雪崩前护住更多人,为大家争取到更多机会。只是这场灾难太大,太让人难以意料。

武汉是“九州通衢”,一辆高铁可以将病毒传递到中国10亿人身上,一场疫情会辐射全国90%的经济影响。

因此,钟南山来到武汉后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封城!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武汉宣布关闭离汉通道,对武汉人意味着什么?

1月23日,中国农历新年,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宣布暂停运营,这座承载1100万人口的城市,一夜之间变成空城。

这次疫情是新中国史上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宣布封城,是需要巨大勇气和牺牲的决定。

武汉视频博主林晨在封城后第二天开始拿出摄像机走出家门,记录他熟悉的这座城市,只是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的样子还是让他难以接受。

他在视频里数次硬咽:“每当我想到感染、死亡、停工,就无比痛心,这不是我记忆里的样子。”

但武汉并没有成为一座孤岛。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从封城的那一天起,全国23个省齐心协力共同援汉,缺钱捐钱,缺物资捐物资,缺医疗就捐医疗队。

武汉虽是这场战争的“风暴之眼”,国家却并没有让它孤军奋战。

新华社记者许扬被派往武汉支援报道,他持续报道了27天,最后因进入红区自动隔离。在出征前他的视频里有这样一个画面,北京到达武汉站后,整个车厢仅剩3人,见证了武汉封城的全过程。

不过很快,几万名逆行者来到武汉,让抗疫英雄张定宇医生又激动又高兴:“我们有救了,有人来帮武汉了!”

听着让人既难过又心疼。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本是我们的民族信念。

武汉有难,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武汉的事就是中国的事,中国的事就是咱自家的事。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人都是时代的英雄,一旦上战场,他们就不会当逃兵

武汉金银潭医院是最早作为定点接收感染病患的医院,院长张定宇医生是个患有渐冻症的病人,留给他的时光只有5到10年,平时下楼梯都害怕摔跤,需要妻子在旁边搀扶。当妻子不幸感染后,一个七尺男儿偷偷哭过好几回。

疫情爆发后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却一次都没能去看望过妻子。他说自己的时间不够了,在能工作的时候就多做点,争取多赢点时间回来。

网友们看到他行动不便的双腿,每次都努力的迈着步子希望走得快一点就心疼不已。可是,只有身在前线的人才知道,根本不能停啊,一停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病人去世,他们是在跟死神赛跑。

没办法,只有咬牙坚持,撑着吧!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国家新冠病毒专家组成员钟鸣说:“这是我从业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我有十八般武艺,经受过挑战和考验,倾尽所能,却不能挽回病人生命。”

还有人说:“病人们现在在悬崖边上,我们必须抓紧他们的手,一松手他们就掉下去了。”

为了争取和赢得时间,武汉光谷医院麻醉组破了24小时插管9例危重病人的纪录。这背后,是他们牺牲自己家中父母孩子的陪伴的时间换来的。

疫情最严重时,光武汉一天就确诊上万例。每天有那么多危重病人等着救治,医院医护人员24小时不轮班也忙不过来,但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武汉的胜利,要感谢这群保护我们的勇敢英雄!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武汉,你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武汉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行动力以及“中国建造”。

为了增加床位,武汉在短短10天时间建了两座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全世界的人都以为中国建造很强,包括我们自己都震惊了。

直到后来采访技术员才知道,像这样规模的医院按常规是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建成,仅测试整个医院的电力设备也需要2个月时间。

人们在称赞中国建造牛逼厉害的同时,更应该感谢这群加班加点付出的劳动者。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希望医院尽快落成,好早点救人。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钟南山说:“只要全国人民帮帮忙,武汉一定可以度过难关,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英雄武汉的说法不是没有来历。

这座城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上千年来不知经受多少战争,又历经多少磨难,却依旧屹立不倒。1911年武昌起义,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易中天称武汉是“左右逢源,亦南亦北”。

这样的一座城,称得上“英雄城市”。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会如此深爱着这个国家和土地?

武汉方舱最后一批治愈的病人被送走后,距离这场战“疫”已经过去了60天时间。

整整两个月,英雄们终于可以回家见见自己的家人,好好拥抱他们。

感人的是,把英雄送到武汉的航班如约前来,接英雄们平安回家;离别时承诺赵英明回家就包一年家务的男人,也等回了他心爱的妻子。

还有人,刚刚回家不久又起程支援国外疫情。

送走英雄们的那一天,武汉全城让行,以最高礼仪护送。送行人群中有的跪地叩谢,有的鞠躬,还有人唱歌……

我们都知道,其实哪有什么英雄,不过是一群平凡英雄在国家有难时勇敢冲上去罢了。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很多人说,这次疫情终于让自己懂得国歌的意义。

也有人说,如果不是一路对比回来,就不知道祖国有多好。

更有人参与过武汉的志愿者,亲身体会到一线英雄们的付出和不易。正因如此,我们才更爱我们的国家,更想和这样一群优秀的人并肩作战,为国家出力。

的确,在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拼命想把最好的东西送到武汉去,希望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时山东有个朴实的大叔拉着一货车菜往武汉赶,遇到记者采访时他淳朴的笑着说:“没钱就出点力嘛,家里人都挺支持的。”

看到一车一车的物资拉到武汉,看到武汉封城后仍然没有阻止人们前来的脚步,我们就知道,这场战疫必胜!

也正是看到这一幕,才知道身在祖国有多好。因为不管是谁有困难,其他人都会在第一时间赶来帮忙,无怨无悔,倾尽全力。

从武汉战“疫”纪录片看懂,45分钟抗战背后,谁在“雪崩”前苦撑

​这个冬天,有人重生,学会重新审视生命;有人离开,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战“疫”中。

新华社记者许扬说:“等我们摘掉口罩时不该忘记是怎么戴上它的,又是谁帮我们摘掉的它。”

影片最后说:“这是一场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这是一群面对努力艰难仍在战斗的人,每个人都在努力做一点对的事。”

每个中国人的力量都很小,凝聚在一起就力大无穷。

回想新中国成立的这70年,经历贫穷落后,受尽歧视和诋毁,正是靠这些小小的力量一点点的建设起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几万抗“疫”英雄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胜利。

疫情结束,希望我们都不要忘记他们。

感恩有你们,抗“疫”英雄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