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正式定型名称是ZBD03)

90年代中后期,严竣的台海局促使ZBD-2000型伞兵战车项目提上议事日程,ZBD-2000型伞兵战车于2005年初在解放军空降兵部队举行的演习中首次亮相。同年8-9月,该型战车还参加了中俄“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

中国军方早于1975年就提出研制“超轻型坦克”的设想,并在1976年组成设计团队,1977年研制成首辆代号为WZ-141的原型车,基本设计有两个型号,分别安装反坦克导弹与无座力炮,其概念与德国的鼬鼠空降战车相似,并于1980年将两辆WZ一141交予空降兵使用,进行AN一12运输机搭载陆上试验。

WZ一141若按照原计划研发顺利进行,可在1985年列装,但因80年代国际战略环境改变,中国的外患问题不再显得突出,在邓小平以缩减军费换取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之下,中央停止了WZ一141的研发工作,空降兵装备国产空降战车的计划被推迟了20年。90年代中后期,台海局势转趋严峻,促使中国空降兵现代化装备提上议事日程,1996年中国向俄国购买BMD-3伞兵战车,不久也开展了国产伞兵战车研发,ZBD2000并非该型号正式名称,正式定型名称为“ZBD03”。

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中国ZBD03空降战车,又称ZBD03伞兵战车,是中国空军空降兵21世纪初主战兵器。中国ZBD03空降战车战斗全重8吨,外形设计低矮,最大速度6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500公里,水上速度≥6公里/小时,单人炮塔1门30毫米机关炮,链式供弹/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弹药基数400发,1挺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备弹1000发。炮塔装1具“红箭”750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发射“红箭”-73B反坦克导弹/备弹4枚;装备火控系统有一定的动对动射击能力和夜战能力;速度大于72km/h。中国ZBD03空降战车由动力室、驾驶室、战斗室,兵员室四个部分组成,驾驶室在车首左侧,动力室于车首右侧,战斗室则位于车体中央,采用炮塔式结构,装有1门小口径机炮及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具,乘员3人,载员至少4人。乘员分布与BMD系完全不同,车首驾驶室1人(驾驶员),车长位于驾驶员后方,ZBD03空降战车的后门采用一扇门板的简单设计,比较轻巧。就车体的布局来说,ZBD03空降战车不但没有俄系的标新立异,反而承传着许多如六三式、八九式等早期中国装甲车的味道。 ZBD03空降战车的武器系统集中于新型的单人机炮塔,主炮是一门30毫米机炮,该炮采用链式供弹,备有125发穿甲弹、225发榴弹,对地有效射程4000tA尺,对空有效射程2500公尺,总体设计与俄罗斯的2A72相同,中国在取得生产权后进行了适应性改良。

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ZBD03空降战车装备的反坦克导弹系统置于炮塔右上方,另外,ZBD03空降战车采用的反坦克导弹是20多年前WZ一141配备的“红箭73”。中国陆军反坦克导弹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有更先进的“红箭8”、“红箭9”装备部队。“红箭73”c型的垂直破甲厚度达850毫米,射程3000公尺,对抗第二代坦克,其射程与破甲能力已绰绰有余。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红箭73”在攻击工事、火力点等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针对城市发展比例较高地区作战环境,“红箭73”在巷战中也可支援步兵作战。

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ZBD03空降战车另有同轴机枪设于主炮左侧,可能是空降兵常用的八零式7.62毫米通用机枪,该型机枪仿自前苏联的PK(车载—PKT)式机枪性能亦大致相若。

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ZBD03采用液汽悬挂,国际上同类型装备只有俄罗斯有装备

ZBD03式履带空降步战车

俄BMD-4伞兵战车

至此中国履带式步兵战车有了自己的特点,抛弃了仿制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