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批《安家》,說明了中國電視劇、電影、娛樂圈那些問題?

娛樂抖料


人民日報批評《安家》,說明現在影視劇圈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毫無底線。電視劇劇情狗血,演員演技浮誇,娛樂至死。

人民日報批評《安家》,讓孫儷人設崩塌

3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對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和《完美關係》作出評價。稱它們是“懸浮劇”,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影帝的頭銜,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職業作風。




懸浮劇,顧名思義,脫離現實的電視劇。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到底是不是懸浮劇呢?

《安家》的主題是房子,有關房產中介這一個行業的職業劇。劇方在宣傳的時候,打著嚴謹、專業的旗號,讓網友很是期待。

沒想到電視劇開播以後,沒看了幾集,就沒什麼興趣了,生活中真實的房產中介,估計看了都想打人。前面幾集跟房產中介職業有關,後面完全就是胡編亂造,生搬硬套,很多不合常理,毀了房產中介這一形象,正是十足的懸浮劇。



比如有一個細節,由孫儷扮演的房似錦,竟然有權利將代售的毛坯房,裝修成了精裝房,這種行為太滑稽,真實的房產中介是不能這麼做的。

電視劇名義上是賣房子,實際上卻是在塑造孫儷在劇中的女強人形象。而孫儷為了顯示自己的氣場,就如同《甄嬛傳》中的皇后一樣,表情太浮誇,表演用力過猛,動不動就板著臉罵人,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她500萬一樣。



劇中的羅晉又是一個無論怎麼樣,自己都很無所謂,裝酷的狀態。而他這個年齡又不適合裝酷,外表一看就是中年大叔,很令人無語。

所以,《安家》根本不專業,也不嚴謹,無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各方面都不行,但卻在網上炒得火熱,前兩天收視率還是第一。只能說,現在的影視劇為了追求利益,全是流量當道,沒有任何底線了,難怪會遭到人民日報的批判。



而孫儷之前好不容易積攢了多年的人設則完全崩塌。以前的她,給人的印象是敬業努力,臺詞功底強,一條過,對劇本的選擇很嚴格,不會選擇故事情節不好的,不適合自己的,現在看來並非如此。演員和導演、編劇一樣,都是利益當先,其他的無所謂。

編劇、導演、演員缺少生活體驗,電視劇不值得看

可以說,《安家》與現實中的房產中介生活完全脫軌。整個故事情節就是編劇憑藉個人想象捏造出來的,他沒有體驗過房產中介的工作,也懶得去體驗。



不止是編劇,導演以及主演孫儷、羅晉都缺少生活體驗。其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情節,他們這些人都沒有提出過異議,竟然合夥把電視劇拍完了,更加折射出整個行業的問題。

現在的影視劇根本不是為了傳遞什麼價值觀,弘揚正能量,而是為了賺錢,故意製造話題吸引眼球。如果《安家》拍的和真實的生活一樣,就不會引發吐槽,當然就不會有熱度了,必須要狗血才可以。

藝術來源於生活,可他們卻偏偏遠離生活。所以說,現在的國產劇真不能看,孫儷這樣的明星更不值得追捧,全是娛樂至死。


R娛記


最近我也是看到了人民日報關於《安家》、《完美關係》的評論。

這兩部劇無月我都是正在看,相對來說,《安家》的質量要遠高於《完美關係》,無論是在人設,還是情節的設定上,《安家》都是一部精品。

人民日報對《安家》的批評,其實我看到不是很明白,好像說說《安家》這部劇沒有專注於描寫房產中介的工作,過多的描寫人性、社會等內容,業內稱這類劇為“懸浮劇”。

說實話,我挺想不通人民日報為什麼要做這番批評的。

電視劇其實也是文藝作品,是經過包裝和演繹的。

編劇和導演有自己的創作方向,放在電視劇上,讓大家看到編劇和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

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道德,我覺得電視劇本怎麼編寫,那是編劇們的權力和自由。

我個人不建議對電視劇進行統一的規範化管理。

這就好像,明明是一個藝術團,你卻不讓他們在舞臺上穿相應的道具服,而規定他們必須和企業一樣,每個人都穿一樣的工作服。

這偏離藝術創作的初衷了。

《安家》很好,讓我體驗了世道滄桑,人情冷暖。

我相信,很多人看宋爺爺和江奶奶那段,都看哭了。這樣的事例並不是憑空捏造的,在社會上,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原型。

我支持《安家》,也希望將來有更多更好的電視劇能夠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大實話:這其實是一種價值觀導向的問題,確實應該整頓警告。

《安家》這部電視劇應該可以說是當下最熱門的一個劇了,除了該劇以當下最熱門的“房子”作為話題,並且劇中的演員各個也都是實力派。但是,在價值觀層面,這部劇在很多方面表達的卻是一個非常片面,甚至是有點極端的價值觀。

比如說,在劇中有一個片段是徐姑姑和張乘乘通過辦理假離婚而增加購房名額,雖然這個在現實情況中確實出現過,但是,作為一部有著很強影響力的電視劇來說,這兩個人卻沒有因為這種違規操作而受到任何懲罰,那麼,這就有問題了。因為,像這種假離婚購房的行為,本身就是都其他人合法權益的一種損害,作為電視劇來說,你的結果不應該是兩人相安無事,而是應該違規的人受到懲罰。

然後就是劇中所宣傳的一種通過賣房子給人感覺很容易暴富的感覺,這個同樣是比較不合適的。這樣的情況雖然在現實中也有,但是,這就是極端個別現象。並且,也都是相對辛苦的,而電視劇中卻體現的是處處的巧合,甚至是通過房產中介自己聯繫裝修,以加快賣房,這個顯然是跟現實不符合的。

還有就是劇張乘乘的婚內出軌也是沒有得到任何懲罰的,甚至還通過賣萌撒嬌來企圖換取徐姑姑的同情,身邊還有閨蜜幫著出餿主意。還說什麼讓徐姑姑也在外邊找一個,大家就公平了之類的話,簡直就是胡鬧。要知道,看電視不只是成年人,還有很多涉世未深的未成年,難不成,你想給他們塑造的形象就是上海的女人就是這樣?撒嬌賣萌的張乘乘,傻白甜的不務正業一心只求高富帥的朱閃閃?請問這又是什麼價值觀?

當然,很多人會說,電視劇就應該源自於生活,源於現實,這樣才更加真實。是的,藝術確實應該源於生活,但是,更應該是通過合適的表達讓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應該教人投機取巧不務正業。

我這麼說吧,你會拿電視劇中表現出來的價值觀來教育你的孩子嗎?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吧。但是,你能保證你孩子看完這樣的內容後不往那方面思考?人的思想是不受控制的。我承認,現實中確實有壞人暫時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電視劇這樣表現就合理。因為現實中那些事情不是常態,但是,電視劇中一集也就四十分鐘,而受眾又是上億國人,這個影響就大了。

還有就是房四錦的母親不斷對女兒敲詐,這也是一個容易破壞親人關係的一種價值觀,這和廣坤和蘇大強那種還不通,那兩位更多是好心辦壞事,而潘貴雨則是真的敲詐勒索,完全把閨女當賺錢機器。要知道,影視作品的內容不僅僅在於反應現實,更是在於可以啟發大眾解決問題,如果只是一味地把現實中不好的一面放大,那無異於作惡。

這樣的電視劇,難道不應該接受批評嗎?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安家》確實是部“懸浮劇”,但同樣具備血和淚。

作為觀眾,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個性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電視劇的長短,劇情是否銜接妥當、開篇致勝,能不能再短時間內抓住吸引觀眾的點,我想這是所有影視作品也好,很多職場類、生活類作品的考察緯度之一,以辯證的角度來講,《安家》確實給職場劇帶來不一樣的解讀。

懸浮VS出奇制勝

喜歡看小說或者是聽書的觀眾,一定深有感悟,在一段精彩劇情快來的時候,剛好是下一回開篇的時候,往往“出其不意,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作品,總是可以再觀眾意想的結果之中,出現反轉扳回一局。

這個問題的點在於《安家》劇情是否“狗血”一地雞毛,現實真的如此,能否帶來正確的觀眾導向?這應該是很多人所關注的話題,那麼,這部劇到底是不是果真如此?其實不同人有不同答案。

現實VS作品

作品源自於生活,生活中觀看作品,作品與生活是否等效?倒不如迴歸作品本身,這部作品的真實性來自於部分案例是從現實生活中取材,然後融會貫通。相當於一個合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很多人常說的一句話。

編劇六六也曾回應過相關的話題,她並不否認自己的作品裡面有所瑕疵,畢竟人無完人,作品也是如此。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在碎片化的基礎上,這部作品有所延伸。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小樓在為房似錦要回中介費以後,被辭職,在整個行業裡沒有生存空間。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會在自己最難的時候有動力,辭職的那天剛好是他生日,被水車濺了一身,又被降薪辭職,他的內心百感交集,眼淚止不住的流。不過聽到伴隨而來的生日歌時,他說了聲“謝謝”。

房似錦確實深受原生家庭困擾,但對於親情的那種感動讓人難以忘懷。在“懸浮”的同時,同樣帶來思考。房家棟一開始確實懦弱、喜歡靠姐姐。後來,房似錦斷了方家棟的支持,房家棟卻可以打兩份工自食其力

房似錦母親最後雖然市儈氣息依然擁有,不過在姑姑過去探望她的時候,她問姑姑“是真女婿還是假女婿”少了以往的那種咄咄逼人。

現實中是沒太多,帥哥靚女,影視劇想要物化需要的卻是各方面的考慮。

至少作為一部影視作品,這部劇達到了看點、融合、昇華的部分。


桑梓說娛


人民日報一篇《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不光批評了《安家》,還把近段時間幾部熱播劇《完美關係》,《精英律師》統統拉下了水,稱其為“懸浮劇”。

什麼是懸浮劇?

懸浮劇指的是某些脫離中國現實的現實題材劇,劇中的事件、情感都沒有根。尤其是其中的豪門人物,活像從韓劇裡空降而來,完全找不到當今內地真實生活的對應,酷愛大把大把撒狗血。

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國內大部分電視劇都是懸浮劇,包括但不限於偶像劇、諜戰劇、抗日神劇、所有的瓊瑤劇以及於正抄襲劇。

《安家》算得上是疫情期間關注度最高,討論聲音最大,幾乎每集預定一個以上熱搜的大熱劇,其各方面遠遠勝過同期的《完美關係》。相比《完美關係》故事背景跟現實相距甚遠,職業公關團隊本來就是一個隱性職業,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公關這種行業的存在,但無時無刻不受它影響,比如熱搜和頭條新聞等,都是公關公司的勞動成果。但我們把目光投射到行業裡面,用鏡頭去藝術加工之後再呈現出來,對於觀眾來說就顯得隔閡,不但找不到共鳴點和代入感,反而有一種看視頻版微博熱搜的感覺,很容易就懸浮到了宇宙空間站,徹底沒有生活的落點。

但《安家》的背景題材非常接地氣,是一個所有觀眾都有認知的行業——房產中介,作為一個社會人,即使你暫時沒有跟中介打過交道,但周圍也一定灌滿了各種中介的故事。而滿大街密密麻麻的中介門市,以及各種廣告傳單,都在向你傳遞一個信息,趕快買房吧。

但這麼一部題材佔優,演員陣容又不俗的電視劇,是如何被打入“懸浮劇”的行列呢?

人民日報的文章很明確的指出了關鍵點:高開低走,在開局將一部優秀的行業劇展開,然後迅速走入了俗套的困局,無盡的撒狗血,打辦公室戀情牌,原生家庭苦情戲,網絡熱點事件等各種元素盲目堆砌,最終把這部劇變成了一部俗套的瑪麗蘇狗血劇。

這部劇宣傳的時候,編劇六六跟導演都信誓旦旦的承諾:這是一部行業劇,編劇說沒有感情線。

但他們大概自己也只看了前三集,所以對於後面長篇累牘的辦公室戀情一無所知,不光是房似錦跟徐文昌,王子健跟朱閃閃,就連985跟瓜哥都莫名其妙來一組CP,老油條更是跟嫂子快樂的走到一起,拋棄了蔡紅花跟成年的兒子,理由竟然是報恩,這就是狗血都做成血旺往觀眾臉上潑,就怕噁心不死你。

其實這未必是導演跟編劇的責任,在國內審核制度下拍攝電視劇,一定要主動繞開各種敏感題材,以及這些敏感題材的周邊領域。比如《安家》這種行業劇,如果像開局那樣一腦門子鑽進行業黑幕裡面,一集一個勁爆點,並且越挖越深,那麼很可能十集左右,劇情就會觸碰到一些不可知的風險,然後被機關槍掃射斃了,於是資本虧得血本無歸,演員也白忙活一場。

在這種特殊機制下,資本最理性的處理方式,就是點到為止,將所有行業潛規則來個蜻蜓點水一掃而過,等到劇情全面展開的時候,還是回到最保險最不會被槍斃的辦公室愛情、家庭倫理、社會公德、好人好事、感恩與回報、以及灌雞湯撒狗血等套路上,那樣既能過審,也能用這些俗套的玩意兒確保收視底限,畢竟這些看著已經要吐的套路,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孜孜不倦的願意買單。

除此之外,國產劇總是高開低走的死循環中,還有一個清不掉的毒瘤就是“劇情注水”,這也是在審核制度下誕生的一種市場投機行為,因為題材受限,一些劇情不能深挖,所以為了資本能夠得到回報,那麼幹脆把那些狗血元素玩命往裡面塞,把十集就能講完的故事,擴張到五十集七十集八十集,那樣打包銷售出去,再怎麼樣也不會虧本。

像《安家》的故事主線,二十集以內就能完整收尾,而且還能把那些狗血戀愛元素都去掉,變得精煉而緊湊。

五十集的《完美關係》、五十四集的《安家》,七十集的《新世界》,這都是資本多方博弈以後的畸形產物。對此廣電總局也出臺了最新的限集令,要求電視劇上限為四十集,這個規定已經開始實施,希望2020年的電視劇市場,能夠在限薪和限集的雙重約束下,出來一些高質量不注水,不撒狗血不拖沓的好作品。


鹹魚茶館


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安家》還是一部不錯的劇,看到後面尤其是劇情一次次發展,我忽然發現,這裡面的好人都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先說其他人,當老嚴夫婦將自己積讚了一輩子的積蓄給兒子買了房子,但最終二老還是落得居無定所之後,我就準備棄劇了。

小編深知社會上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但是在劇中還是希望有個完美的結局。我們不希望在社會上被洗禮過的自己,在看到這麼壓抑的劇情。是的,這不是逃避,只是自己給以自己心裡面的那一點點安慰。

劇情在一點點發展,可是幾乎沒有一個劇情是可以以歡樂美滿的劇情結束。或許是自己身處的社會太過骯髒,所以更希望從劇中看到那麼作為一點點的光明。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社會,我們需要在社會中一點點摸爬滾打,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獨立勇敢的站起來。


安米心理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安家》為懸浮劇,實則上也反映出了國內市場影視片的一些不足之處。

第一人物角色: 從房似錦的人物出生來看就有點不和邏輯,她的身世是被親人扔進井裡,還撕了她的錄取通知書,如果放在如今的社會是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還有其次的朱閃閃,一個在工作方面沒有什麼作為的女生,老實說如今這個社會,老闆如果看到你沒有業績,就直接開除了,也不會有什麼機會不機會的。

第二劇情:《安家》的劇情歌《完美關係》得劇情有著相似之處,從整個劇本來看編劇沒有太多的個人主觀觀點,更多的是效仿完美關係的劇情。

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也表明了國內影視劇有許多的改進之處。

也是通過《安家》讓我明白了劇本的重要性。一部好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都離不開要有好的劇本,好的和有創新的劇本才吸引觀眾,才會讓觀眾感興趣。






Movie之旅


《安家》我記得有關孫儷的一個採訪,她說自己剛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也覺得很扯,現實生活中,哪有這樣的事情,但是等她見到原型人物的時候,才明白原來現實生活甚至更加無奈和狗血,反映現實生活這是沒有問題的,這部分我覺得是不應該被批評的。

但是為什麼又被成為“懸浮劇”,影視作品歸根是給大眾服務的,大眾社會就是土壤,影視作品從這裡生根、開花,再重新反哺於社會。現在我們為什麼看一些影視劇,兩三集就想棄了,說明大眾的期待上升了,這是一件好事情,證明以往的影視劇或多或少促進了大眾品味的提升。

現在的電視劇應該突破以往的模式了,不是一定得有愛情元素,也不是一定得有壞人物,是該改變了,再這樣就跟不上大眾的步伐了哦,創作者還是應該多體驗體驗生活,看看現在的大眾是不是還喜歡以往的電視劇模式。是不是偷懶了?為了出品電視劇就套用模式了?是不是有點趨利有點忽視初心了?還是不敢輕易改變呀?大眾可不是好糊弄的哦。

歸根結底說明影視圈確實該思考一下了,是否太趨利、太懶惰。

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是壞事,百家爭鳴嘛,矛盾是促進事情發展的根本動力。來啊,討論起來吧,當然別上升人身攻擊,就事論事,讓我們的影視行業茁壯成長吧。


執四水


這幾天看到了很多關於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安家》的報道!網傳人民日報轉載了一篇來自工人日報的文章,標題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正文內容大肆批判《安家》《完美關係》這類“懸浮劇”,即使有孫儷的加入,也無法改變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

要知道,孫儷可是連貫多年的“電視劇女王”。“孫儷出品,必屬精品”一度成為大家的固有印象。可無奈“演技派也拯救不了懸浮劇”。

先不談這篇文章是否中肯,我想先糾正一個問題,人民日報並沒有轉載這篇名為《演技派救不了懸浮劇》的文章。作為一個官媒,一言一行都影響甚廣,前幾天剛看到類似的報道,我就查找了人民日報的頭條號和微博,並沒有看到這篇文章,又或者發完又刪了?但是正常情況下官媒應該不會有這種操作。畢竟人民日報不是娛樂號。

既然說到了《安家》,我們就來談談這部劇,《安家》自開播以來便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基本上每天都掛在微博熱搜上,網友對這部劇褒貶不一,但是就目前來看,《安家》的確有點低於預期了,豆瓣評分只有6.2。

當然也可能是大家對孫儷的期望值過高,其實孫儷在這部劇裡的表演並不是很出彩,感覺有點用力過猛,演技被客串的海清吊打。倒是羅晉和配角的表現都很亮眼。尤其是相聲小王爺王自健的出演,讓人感覺他終於走出低谷,開始新的生活了。

每天都有很多網友說,看《安家》要被氣死了。首先是女主的標配,悲慘的原生家庭,從母親到弟弟,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壓榨著女主,沒有絲毫的親情。其次,說是房產中介職業劇,編劇強調了每個故事都有原型,可是每賣一套房,就有一個惡人出現,每個故事都讓人很生氣,感覺房產中介做的是居委會大媽的活。各種調節矛盾,幫客戶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甚至幫客戶勸退小三,的確挺懸浮的,不切實際。

當然看多了娛樂圈新聞的網友也都知道,闞先生和知否的故事倒是的確來源於生活,畢竟喜餅,靠原配發家,文藝小三,編劇就差把原型的名字說出來了,你是不是也猜到了呢?

一部劇好不好,除了演員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編劇,職業劇就要切合實際。《安家》雖然說是一部職業劇,但觀感上更像是一部狗血倫理劇,把各種不幸和戲劇衝突摻雜在一起,很難讓觀眾引起共鳴。

同期上映的職業劇還有《完美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劇的導演都是安建。兩部劇撞配角撞場景,多少看著有點跳戲。

《完美關係》作為一部公關行業的職業劇,豆瓣評分低到了4.0,可以說比起《安家》,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完美關係》作為國內首部公關題材劇,開播後,在公關行業內引發很大爭議。公共關係諮詢公司萬博宣偉中國區董事長劉希平在接受新浪時尚採訪時表示,該劇對公關行業和公關人的呈現完全是誤導的,“這個劇把我們公關人塑造成很霸道、很自以為是的形象,對於我們所做的事情,包括申奧,幫政府機構和企業做事等等,全都沒體現,取而代之的都是些八卦之事,公司內鬥、名人緋聞、富二代逃逸…沒有正面的案例。”他還表示,現實中的公關人不會做私家偵探的工作,不會取英文名,更不會像劇中那麼“客戶至上”,“如果客戶違反常識,違反法律道德,而你還要繼續幫他,這是不可能的。為了賺錢無所不用,這完全不是我們公關人的想法。”

希望在創造行業劇的時候編劇能夠好好的去了解一個行業,而不是想當然,一味地製造戲劇衝突。

娛樂圈現在太過於浮躁,希望從業人員能用心的去完成作品,帶來更多更優秀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商業化,粗製濫造。


八卦小天后er


職業劇,怎麼少的了專業呢?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買賣房的中介也需要專業,畢竟一套房子一個家庭,畢生積蓄只為安家。

孫儷是一個演技派,她塑造的許多人物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後宮甄嬛傳,我們看到了一個後宮女人的成長史,從溫柔賢良到腹黑毒辣,人生的不得已來自於生活境遇逼迫,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羅晉在錦繡未央中也表現出王者氣度不凡,身處亂世,不苟且,不屈服,活出個性符合歷史人物的人設,一氣呵成。

兩位出色的演技派卻無力讓懸浮劇情接上地氣,房產中介這個行當究竟是什麼樣呢?房似錦從一個不經世事的小姑娘到成熟房產中介明星,她的學習之路和行業變遷都是怎麼樣的歷程呢?羅晉作為一個賣老洋房的專家,他對上海老洋房認知全程都靠一本書來人設,這顯得有點單薄了,一個昔日銷售冠軍他對房源和客戶的理解梳理是不是有一個專業的體系呢?

很顯然編劇沒有深入體驗房產中介行業生活,最起碼連一個資深的房產中介顧問都沒有參與到劇作創作中來,一切都是以感情線為主題用小品的形式切模塊,彷彿一個職業劇下的愛情公寓外傳,徐姑姑為房離婚後與房似錦合租,朱閃閃為了嫁一個本地漢而奮鬥著,條哥是老油條想偷學老洋房技巧,985不甘平庸選擇房產中介自我提現,婁山關為了照顧破產家庭而努力工作,王子健作為店裡銷售明星卻沒有任何展現。主角光環下的房似錦和徐姑姑憶苦思甜,原生家庭的不幸魂牽夢繞,成交訂單成了最大願望,每個開單後面都是辛酸苦辣的客戶故事,至於學區房還是二手房購房資格和交易流程及相應風險是什麼都是一筆帶過,這個職業不需要專業嗎?

我對日本《午夜食堂》印象深刻,一個只容納八人的小店,營業時間是午夜十一點到凌晨四點,店裡老闆是一個刀疤臉大叔,他店裡招牌上只有幾道菜,其他你想吃啥只要會做都會滿足你,每一個來店裡的客人都會點一道自己喜歡的飯菜,每一道飯菜的烹飪製作都需要特別的食材和程序,出演老闆的演員需要請教專業烹飪廚師反覆練習且有一定美食鑑賞能力才行,美食需要儀式感,人的品味夾雜著生活記憶,每一集的美食與故事都令人非常期待!

還有就是香港警務署及廉政公署與電影公司合作的警匪影視劇,編劇團隊會認真學習和體驗香港警隊生活,他們走進警察日常工作與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執勤,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編劇們在警隊現實生活基礎上打磨故事藝術表現,派出了成龍《新警察故事》和周潤發《監獄風雲》系列。2019年上映的《鐵探》系列再現了香港警務處高層運作流程,為我們深入瞭解香港警察系統打開了一扇窗,故事裡面警察對於公共危機處理程序完全是現實全景式展現,演員們藝術性表達也是非常準確。

話說回來,伴隨著文化產品與金融工具的關聯日益加深,投資機構對編劇創作影響也越來越大,影視劇的播放流量成為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如何準確把握流量入口考驗著編劇和導演及主創們。大數據是一個有效工具,主創們通過何種平臺收集社會熱點話題和觀眾關注焦點,這樣可以量身定做一個好的流量包,不過藝術價值和職業邏輯就沒有辦法兼顧了,於是職業劇成為了用職業的皮包裹著商業戀愛的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