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鑑春秋】,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至今,學史明智。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也曾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李鴻章像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把李鴻章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將其稱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通過上述國內外統治階級對李鴻章的高度評價,可知在統治階級眼中,李鴻章是能夠挽救晚清之人。但是,在普通百姓眼中,看到的只是他簽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賣國而已。

那麼,作為晚清重臣的李鴻章究竟是"愛國者"還是"賣國賊"呢?主要從四個主要的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李鴻章進入仕途後沒幾年,就遇到了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橫掃半個中國,老師曾國藩統帥湘軍全力阻擊太平軍,奮力為清廷做最後一搏。在湘軍獨木難支的情況下,李鴻章臨危受命,組建淮軍,積極參與鎮壓太平軍,最終太平天國被滅。太平天國雖說是農民起義,但並不完全值得同情,以洪秀全為首的領導班子簡直就是一個邪教團體、一群烏合之眾進行的烏托邦實驗。曾國藩與李鴻章鎮壓太平天國對整個國家與民族來說,利大於弊。李鴻章力挽狂瀾,可記為一大功也。但在實際鎮壓中,李鴻章卻殺人如麻、血洗鎮壓。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太平天國劇照

第二,推動洋務運動

消滅完太平天國後,李鴻章緊接著開始推動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中國的第一次較大的"改革開放",作為洋務運動的推動者,李鴻章是少有的具有睜眼看世界的大臣,堅持"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念,創辦了中國500多個第一,200多個亞洲第一。如中國近代第一個造船廠、第一條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座機器製造廠、第一所近代化軍校、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在李鴻章的主持下,白手起家,中國引進先進的西方生產技術,創辦了近代現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涉及軍工、郵電、金融、鐵路、航運、冶金、教育等幾十個領域。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開端,就始於此。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北洋水師艦艇

其中,北洋水師又是李鴻章的重要傑作之一。當年《美國海軍年鑑》評價北洋海軍實力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當時,國內還有其他三支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但唯以北洋水師實力最強。遺憾的是,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滅,失利雖有各種原因,但李鴻章將勝利的希望寄託於西方帝國,尤其是俄國,導致的指揮失誤,也是無法推卸的責任。

作為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李鴻章可謂居功至偉,這也是李鴻章人生中最大的功績。可以不誇張地說,沒有洋務運動,清朝就不會存活那麼久。沒有洋務運動,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國家工業化、現代化。

第三,簽訂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不得不說是晚清中國外交第一人。雖說他代表清政府與西方列強四處簽訂賣國條約,但他在維護國家形象與利益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七十歲高齡還在出訪歐美,當年出國可不像今天坐飛機那樣舒服,漂洋過海坐船,經常要忍受一個月的顛簸。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李鴻章(右)與俾斯麥(左)

但李鴻章最被後世詬病的就是簽訂不平等條約。雖說有客觀條件存在,但是李也是身在局中局,無法拋開歷史責任。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給予了日本可以派兵進入朝鮮的權利;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馬關條約》簽訂場景圖(紅椅子的是李鴻章,對面是伊藤博文)

最嚴重的就是甲午戰敗,這標誌著晚清圖強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去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雖然據理力爭,拒絕簽字,還被日本人行刺、打了一槍,差點搭上小命。然而清政府畏戰的底線早已被日本所掌握,外加清帝國最高統治者慈禧、光緒的要求,李鴻章只能簽字,而簽訂《馬關條約》卻成了李鴻章最恥辱的一頁。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甲午海戰情景圖

第四,塞防海防之爭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塞防海防之爭

李鴻章與左宗棠的有一場著名的塞防與海防之爭。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海防派主張海防優先,甚至有放棄新疆的打算。而左宗棠則認為新疆不可丟,毅然抬棺出征,八千里路血與火,收復新疆,確保了領土的完整。

如果放棄新疆,那必被俄國佔領,成為人家自古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直到今天仍是俄國的領土。如果這樣,這種罪過可就大了去了,李鴻章會徹底成為民族的罪人。這是李鴻章看到歐美帝國以及日本均以海上進攻清朝,使得李鴻章認知造成偏差,關注海防沒有錯,但是放棄領土的想法太過危險。也是被後人詬病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晚清重臣李鴻章,究竟是“賣國賊”還是“愛國者”?

左宗棠與新疆

總結

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但後人也多詬病李鴻章曾做出的錯誤決策。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簽訂很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雖然這些不利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在國家體制整體落後的時代,僅憑個人的力挽狂瀾,是無法改變整個國家的命運的,李鴻章就是這樣的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