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哈佛、MIT、斯坦福這類的學校的教育水平是否被過譽了呢?

費蕭何


我工作中遇到過兩個哈佛的畢業生,學校裡碰到過幾個麻省理工畢業的,工作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碰到過不少斯坦福的畢業生。他們確實比周圍的人更優秀。我倒不覺得是學校給了他們這些,應該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學校只是有正確的錄取機制把這些孩子挑出來,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也沒有壓制這些優秀孩子而已。


加州大麥


我是覺得在中國這個過度重視學校教育的大環境裡,所謂的知名大學在教育水平方面基本上都被過譽了,尤其是當一個人用這個學校出現的頂尖人才來評價這個學校的教育水平時,就更加過譽了。

因為凡知名大學,無論國內還是國際,都產生過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各級別畢業生,最後成為所謂的人才的也就是幾百,最多不過上千人,其他99%的人也就是在工資上高一些,低一些的區別。

所以對於一個真正的人才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校能帶給所有人的“教育水平”,而是你自己區別與和自己同平臺上的人的個人優勢。但是很多人都把這些學校培養出的頂尖人才,當成是這個學校的教育水平的功勞,所以傾向於對教育水平過譽。其實這個學校培養出來的普通人,那群庸人怎麼樣了,才是最能反應一個大學的水平的。

當然了,很多人是都是習慣捧一踩一的,不會對所有知名大學都“過譽”,但是會按照自己心裡的鄙視鏈,給自己心裡鄙視鏈頂層的大學高度過譽。

比如喜歡捧英美大學的,會把國內大學說的一文不值,什麼誤人子弟之類的大帽子都能扣上;捧歐洲老牌大學的,會看不上英美大學的功利主義;還有以前被吹的人均奧特曼的日本的一些頂尖大學。

尤其是那些知名大學,本身在人才選擇上擁有極大的主動性,把最優秀的人才都選走了,這幫人的出路能差到哪裡去呢?

而且本身像哈佛大學這樣的老牌學校,在歷史上擁有極深厚的校友推薦傳統,一代一代,都是哈佛校友的子女,還有那些有錢有權的人的子女的聚集地,換句話說,就是官富二代的學校,這幫人,哪怕有幾個敗家敗到底的二世祖,想出幾個政商界領軍人物也是不難的吧,只要有幾個,不就夠吹的了吧。

當然了,這不是否認這些學校的教學水平,他們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尤其是像MIT,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CMU這些後來新興的理工強校,肯定是有自己的教學“秘訣”的,因為本身工程和理科都是需要真抓實幹的科目,不是那麼看出身(不是那麼看,不代表不看,而且‘智商’算不算出身呢,我覺得部分算),再加上近百年來,科技進步飛速,他們趕上了這段紅利,所以隨之飛起。

例如伯克利,學生是出了名的基礎好,這和學校的教育體系肯定是有關的,但是要知道的是,抓基礎這種事,看似簡單,實則實行起來很難。想想其他那些比較差的學校,其實也可以,從政策上說,也可以這麼做,增加基礎科學科目的課程,緊抓考核,提高考試難度,但是學生能受的了嗎?如果這幫學生,本身就是中學學了一腦子漿糊的人,本身就是一群,90%都逃課的學生,本身就是一群智商中下的人,你這樣的教學,你確定是會讓他們先“崛起”,還是讓80%的學生先畢不了業,直接讓學校開不下去?

所謂因材施教,高教學水平和高素質的學生,本身就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

當然了,這不是否定讓學生追求好的大學,追求一個更好的平臺是絕對正確的選擇。尤其當你不是個什麼“人才”的時候,混在好平臺裡,更是一個很正確的手段。

一個普通人經過努力去了一個好大學,有一個比喻,我覺得很好,“沙子混在黃金中,當然都被當黃金賣出去”,普通人在好大學裡,雖然不是人才就永遠不會是人才,但是平臺上去了,就不會讓自己賣的太差。

但是更進一步的,要成為真正優秀的人,要思考的更多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你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可以是更優秀的出身,可以是你的顏值,可以是你過人的智商,過人的努力,過人的自律,比別人都更有目的性的規劃。要更進一步,就不要太囿於平臺了。


Xinxin的體育世界


你竟然問這樣的問題,清華北大等學府畢業的國人去哪個國家、哪些學校留學了?就是你說的學校!


etl001


有一大批世界頂尖的教授和專家,還有一大批世界頂尖的學生,過譽不過譽也是比其他學校強一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