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適合炒股和投資嗎?

全球資本市場獲得一個喘息機會,拋售潮暫時停止,今天不管是A股、歐美期指、黃金、原油等在今天均出現了較大的漲幅,且北向資金在連續淨流出多日後,終於重新殺回了A股,這個避風港終於再次被老外關注。而且從盤後歐美股市的股指期貨表現看,週末似乎消息面比較偏正面。

你真的適合炒股和投資嗎?


你真的適合炒股和投資嗎?


如前所言,疫情及石油戰兩個主要矛盾依舊左右著後面的行情,只有一個因素得到緩解,才能穩定下市場的信心。歐美目前已經是處於金融危機之中(至少目前是這樣,各國監管的措施是否奏效需要觀察),不管是從資本市場的暴跌程度,還是經濟基本面的悲觀預期,只不過2008年是自然發生,這一次是突發事件加速了危機。

所以,只要外圍不出現繼續的暴跌行情,A股目前的這種獨立行情就可以持續。比較理想的狀態是,歐美疫情得到控制,拐點出現,相關的救市政策發揮作用,股市暫時企穩回升,A股趁機一路上漲。隨後,歐美的經濟基本面帶來的衝擊風險可能在五六月份抬升,出現第三波下跌,A股跟隨回落。 小師妹一直強調,不管是從經濟基本面,還是資本市場的活躍度,A股的情況都要好很多,雖然短期還是要收到外圍擾動,但是中長期的趨勢沒有變,目前2700點的位置真的不需要你太恐慌了!那些告訴你要跌的1600點、趕緊割肉的人,請忽略這些噪音!還有一部分想要抄底的朋友也請注意,現在的行情不適合你一把梭,老老實實控制倉位,圍繞主線佈局,底部從來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區域,試圖抄到最低點是一種貪心,往往會死的很慘。

回到盤面,現在的市場到了一個磨底階段,盤面上忽上忽下,成交量萎縮,市場進入消耗多空意志的階段。什麼叫做磨底階段?和築頂階段對應,反映在盤面上就是走勢比較焦灼。這麼說吧,將多空雙方比喻成兩個拳擊手,之前下跌過程中空方佔優,一拳將對方打在地上摩擦,現在則是雙方又進行了一個新回合,你一拳我一腳,試探性地進攻,誰都無法將對方一圈擊倒。只有當多方佔據壓倒性優勢,將空方按在地方,指數才能重新開啟一波升勢。

你真的適合炒股和投資嗎?


拿今天的盤面來說,上午高開多方佔優,隨後昨天進場的資金開始跑路,空方發力,指數一路走低,午後甚至又有跳水的危險。一點半左右多方發力,指數回升,一路上漲至收盤。這個是比較考驗耐力的,也很難操作,因為指數“今天漲,明天跌”,隨時可能被左右打臉,漲了怕踏空,跌了又怕再度深套。

後面怎麼走需要關注兩個指標:一個是成交量的持續萎縮,當想賣出的人都賣出了(昨天的點評說了“多頭不死,空頭不止”的道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查看),找不到對手盤,空頭才會變成多頭,逐漸多方佔優;二是放量大陽線的出現,在多方佔優之後,會開啟暴力進攻的模式,反應在盤面上就是放量大陽線。

如果將炒股看做是一場播種的話,那麼這個階段就相當於耕完地準備撒種子的階段,這個階段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合適種植的物種,沒有那麼多的大漲大跌,更多的是焦灼和震盪。從這兩天的表現看,機構和遊資的取向出現了明顯的差異,昨天大資金瘋狂賣出白馬,買入科技股,今天又變成了買入航空、白酒等白馬股,賣出科技股。

下一階段的市場主線是什麼,目前看大概率還是小師妹一直強調的3主線+1輔線,今天領漲的板塊中5G、民航、工程建設、銀行分別屬於科技、復工概念、基建、金融四條線。

盤面上的事情大概就說這麼多,下面來聊聊乾貨,最近由於行情下跌,小夥伴們的收益都回撤不少,甚至出現了大幅虧損,有不少朋友說,本來買基金就為了省心,但是現在感覺一點也不省心,並不比買股票輕鬆。今天就來聊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普通人真的能靠炒股/買基金賺錢嗎?

我也接觸過不少職業炒股的人,說實話,這裡面能夠走出來的可謂鳳毛麟角,多數人都是在被收割的過程中給資本市場的發展做了貢獻。作為普通人,都有固定的工作或者事業,如何通過炒股或者買基金這種理財方式賺點小錢?為什麼這裡強調“小”字,之前我們聊過投資的預期問題,我將其分成了如下三種:

第一類:幻想一夜暴富。如果你是抱著成為首富的決心來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不要有,還是儘早離去,把時間花在別的事情上可能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

第二類:追求平均收益。能夠承受一定的風險,希望通過投資來讓自己的錢生錢,在守住自己固定工作收入之餘,能多賺點外快,順便享受一下投資帶來的樂趣和刺激。這一類的投資者佔絕大多數,行情好了,大家都賺錢了,也跟著賺一點。行情差,大家都虧錢了,也就安慰自己,虧損還能承受,不傷及根本。

第三類:追求穩健收益。只想能比餘額寶、銀行定期的收益多一點,不用費太多心思在上面,這一類投資者佔比也不少。

股市能給你的只有小錢,運氣好遇到大牛市,及時參與並且順利賣出,可以賺個幾倍收益還是有希望的。普通人不可能每天去閱讀大量的研報,既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精力和只是儲備。也不可能每天盯盤做短線。所以,很多人只希望能有比餘額寶的收益高一點,沒什麼風險,其實就很滿足了。但是小師妹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普通人也是可以從股市中獲得一些可控收益的,下面我來說說幾種常用的方法:

第一種:

價值投資,買到下一隻茅臺美的。這個說實話難度很大,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你沒有那種眼光能找到這樣的白龍馬,目前價值投資者每天吹來吹去的也就是貴州茅臺、美的、格力之類的,試想幾千只股票,豈不是相當於大海撈針。其二,就是你沒有那種耐心和毅力去持股,這點其實是最難的!就好比我現在告訴你這隻票未來能漲10倍,你也不可能老老實實拿著,因為看到價格漲了你會想“要不我先賣出吧,等價格跌了我再接回來,這樣不就可以賺個差價”,當價格真跌了,你覺得還沒跌到位“後面還會有更低價的”,當價格漲了“等回調吧,前面低點我都沒買,為什麼現在還要去追高”。這三種心態幾乎是90%以上的散戶都會犯的心理誤區。

第二種:做短線,追漲殺跌。這種要求你對市場的敏感度極高,一般不在這裡摸爬個三年五載,你是不可能有盤感的。而且每天追熱點,高拋低吸、打板做T,說實話很累!剛入市的股民一般啥也不懂,看到什麼漲了就買什麼,或者身邊的朋友說買什麼就買什麼,自己沒有也不會判斷。很多買基金的也有這樣的問題,看到大V說買那隻基金,就直接一窩蜂的上,結果就是現在90%的人都是被半導體、新能源車這兩類基金套著,也就是2月份跟著大忽悠一起進場的。所以小師妹從不說個股或者基金,這種事情和電視購物的那群人沒啥區別,你需要去看的是邏輯分析,而不是幾個簡單的股票代碼。

第三種:跟隨趨勢,及時止盈止損。跟著市場的大熱點、大題材投資,做好止盈止損,不要傷及本金安全。如果是股民,圍繞題材龍頭做波段,圍繞長線股做趨勢,小師妹之前分享過一個“55日均線抓長線牛股”的辦法,小夥伴們可以往前翻翻看。如果是基民,按照主線去配置一些主題基金,賺錢了就及時跑,出現虧損也及時割肉。這一類投資者的前提是,只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進場,其他時間一律空倉休息!你要學會控制風險,賺自己看得懂的錢,做你能力範圍內的事。

第四種:定投指數,賭國運。對於很多不想頻繁操作,也不想關注市場短期波動的,進行基金定投還是比較適合你的,指數類的可以首選滬深300+中證500指數基金,行業及主題類的不建議參與,要選也要選週期性比較強的如券商ETF,這種行業只要牛市來了一定是暴漲的,拿券商龍頭中信證券來說,每一輪牛市它的股價都會創出新高。其他科技、消費等主題由於估值的原因就很難保證了。你可以每週/每月去定投,只要相信我們的國家明天會更好,那股市走的就一定是一條長長的上升曲線,你的投資也一定會有回報的。

其實你真的不用每天呆在這個市場,意義不大,投資這種事情和努力幾乎不成正比的,不是說你花費的時間比別人多,你的收益率就高。股市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大部分參與者的行為與平時的表現完全相反。比如你去淘寶買個幾十塊幾百塊的東西,都要貨比三家、討價還價,希望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但是在股市幾萬幾十萬的買,反倒是意氣風發、毫不猶豫,漲起來了一窩蜂去追高位股,還美其名曰是右側交易;等股市跌了,股票價格低了,反倒是無人問津,都不敢買了。99%的人都是,漲了笑嘻嘻,跌了MMP,一漲解千愁,一跌解恩仇。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人性的恐懼貪婪在作祟,股票和那些炒房客其實是一樣的邏輯。其次是“無知”(沒有貶義詞的意思),因為你對於股票這件“商品”的價格無法估價,就好像有一天一輛嶄新的寶馬車只要兩千塊,你一定會去買,因為這種價值低估是可見的,而股價則不同,像中國石油這種可以從48塊一路跌到5塊錢,而茅臺也可以從幾十塊一路漲到1000多。所以小師妹一直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踩過的坑分享給大家避免再踩坑,和小夥伴們一起成長,只有讓自己成長起來,才能掌控自己的投資,否則你碰運氣賺的錢終究還是要還給市場,這種輪迴是宿命!就好像從來沒有賭徒可以成為首富,反倒是開賭場的富豪大有人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