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庭院的入門設計在與建築平行的切線上 ©穩攝影

湯口鎮距離黃山南大門1公里是黃山的主要生活服務基地和旅遊接待基地,我們改造的項目不在鎮子中心地帶,位於岡村小嶺下1號,原建是一幢典型的老式景區酒店,建築在整個沿路建築群的最西側,東南側是岡村路視野開闊,建築西南向面山,山下有一條溪流。原建築東南立面庭院地塊呈三角形,整個建築的場地邊界模糊。


▼鳥瞰圖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場地平面圖 ©靜謐設計研究室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作為沿路建築群的一部分,建築邊界除了受到道路走向的影響外,還有一部分邊界的形成來自周邊自然景觀相互擠壓。在建築庭院外面是由北向南下坡的鄉道,停車場用地在鄉道的另一側,在初期測量階段由於地面是硬化坡面高差的問題很容易被忽略掉,實際上建築室內地面與鄉道的相對高差接近1.5米,這個相對高差對於建築空間的二次塑造很重要。


原本的建築內部空間雖然是以住宿來規劃的,但是過於單一的戶型和高密度的房間數量導致房間的採光不佳和緊湊的衛生間面積,已經不再符合當下的住宿要求。在建築外立面首先要剔除的是元素形式拼貼部分,包括陽臺的琉璃瓦裝飾部件和頂樓的長城牆造型扶手,以及巨大的酒店門頭部分,去掉這些拼貼元素迴歸空間的表達,另外對室內外關係的整體梳理,其實建築空間的重塑才是最好的表達。


▼改造前原貌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如何實現可控的邊界?在這次改造設計過程中一直被重複探討的問題。在總平面功能佈置設計中,有一個繞不開的部分就是呈三角形的庭院,這樣導致不管在庭院還是在室內往實體邊界外看的時候總是有一個夾角形成的區域,我們採取的設計思路是弱化三角區域的視覺存在感,首先將庭院的入門設計在與建築平行的切線上,讓三角區域的部分被壓縮到最小的狀態也是高差處理最低矮的部分,另外引入一個半圓的弧線和建築的平行切線形成一個整體,後期建造的現澆混凝土圍牆以鑲嵌的方式置入場地,銜接到兩側原有的圍牆。圍牆作為一種邊界的實體,我們希望與建築的關係呈現一種低矮的狀態,為了讓停車場與建築主體保持更多聯繫,我們預留了一部分格柵方孔隔牆,材質同現澆的圍牆一樣,在強化邊界的同時保證視覺外延。


▼庭院的入門設計在與建築平行的切線上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格柵方孔隔牆在強化邊界的同時保證視覺外延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建築立面和室內使用空間的二次塑造,建築一層作為整個民宿最重要的公共區域,承載入住接待、用餐、交流以及後勤的部分,二層三層為主要客房區域,頂樓除了多功能廳還有複式二層臥室和戶外獨立露臺,13個客房涵蓋不同房型。


▼一層公共區域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餐室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吧檯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建築立面原來的門廊被改造成抬高的用餐區域,門廊完全消失將它變成建築體塊中的一部分,增加三樓的飄窗,讓建築立面的擺脫原本的扁平化。拓展房間戶外部分,讓室內有更多的採光和視覺延伸。主入戶門被放置在靠近庭院院門的垂直視線上。由於相對高差較大,在庭院門與室內空間設計了一條無障礙的坡道,庭院被拆分成三個高度,泳池和室內地坪處在最高的平臺上,庭院入戶是第一個獨立的高度平臺,第二個高度是庭院的石板硬化面。


▼建築立面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增加三樓的飄窗,讓建築立面的擺脫原本的扁平化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在動線設計中,除了功能型流線以外還有建築中隱形的遊走路線,你可以選擇快速到達的路線,也可以嘗試選擇弧形樓梯和外挑樓梯的結合線路。遊走在建築中看到的局部,以視覺的方式在記憶中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碎片整體。


▼從走廊望向公共區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樓梯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被抵消的邊界


在整個項目空間的改造中,試圖使用天井的植入達到不同程度上的空間交疊關係。我們在主建築和輔助建築中間設置了採光天井讓一樓的北向有大的進光量和空氣對流。主樓梯天井的改造,原本的樓梯臺階在俯視的角度只預留了扶手的間距,通過一樓的樓梯是重新澆築和二樓和三樓樓梯的天井改造,實現貫通三層建築高度的樓梯天井,某種程度上也是達到間隙空間的引導作用,另外還有一個輔助的小天井,在二樓和三樓之間,增加空間趣味性的同時也可以為室內爭取更多北向的採光面,複式的二層的長條天窗雖然以前的改造項目中也有出現,這次採用全無框的處理,總感覺頂面進光方式總讓人有一種神秘感。邊界被適當地表現出來,那麼內部就可以看作是它的領域。抵消也可以是開創的一部分。


▼樓梯天井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頂面進光方式帶來神秘感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對事物的最初認識和相處方式都會被放大在自己的記憶中。在建築構件和室內設計的部分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處理方式,露臺格柵的鐵藝欄杆和現澆混凝土扶手;長條飄窗上窗戶立面豎向格柵;樓梯天井陣列圓形採光窗;方形格柵的茶室隔斷和木門;頂樓窗戶立面橫向方格分割。弧形的元素最開始的使用是在圍牆處理上,我們希望放大弧形元素的使用範圍,頂樓的多功能廳的弧形輪廓處理,可以把它想象成放置在屋頂的巨大玻璃儲水箱;主樓梯天井邊緣的弧形處理,以及複式房間的弧形樓梯,包括後期的視覺系統也帶有弧形的元素。這個部分其實在室內材質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到,它們不是單一出現一個空間當中,而是用整體歸納的方式被使用,新舊茶園石的地面;磨砂U形玻璃隔斷和茶几;不同灰度肌理塗料;金屬面…,雖然使用材質不多,多形式和重複出現的方式,包括對應的材質在傢俱上的使用,都如同在記憶中放大了的樣子。有相似性的同時存在差異,讓各個部分的變化保持著一種關聯性。


▼頂層休閒區的弧形立面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茶室採用方形格柵隔斷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休閒區室內細節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客房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客房浴室 ©穩攝影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塑造人與人有交流氛圍的空間 ,我們所理解的地域性文化的強調並不是整齊劃一的元素拼貼術,應該是促進交流和接觸在地的文化,包括生活器物的收藏或者是當地食材和美食做法追溯等,建築與室內空間是被使用或者說是服務性空間,更符合當下居住要求的鄉村產業改造也是必然的,項目改造本身就是打破關係和塑造關係的一種試探。


▼軸測圖 ©靜謐設計研究室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立面圖 ©靜謐設計研究室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剖面圖 ©靜謐設計研究室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通道及挑空示意圖 ©靜謐設計研究室

空間邊界的二次塑造 - 黃山山語民宿,安徽 / 靜謐


項目名稱:黃山山語民宿
主創設計:世明
項目規模:室內面積1290平米
設計時間:2018年3月
施工時間:2018年6月-2019年11月
項目地點:黃山湯口
項目類型:精品民宿
主要材料:茶園石水磨石肌理塗料鐵藝金屬 菠蘿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