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把唐國明耗費大量精力和心血復原出的《紅樓夢》出版,將是紅迷們的一大快樂?

唐國明2016


不管怎麼說,唐國明是一個很努力的人!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自己努力成為小有名氣的人,也是不容易的!他是靠自己寫的詩,文章和作品成名,不論質量高低,觀點正確與否,比那些靠炒作而出名的人,還是有含金量的!

不過所謂復原《紅樓夢》未免口氣大了一些,或者說太大了吧!世界上如果不能發現曹雪芹的原稿,沒有人能復原《紅樓夢》!他這麼說,這也是很多文藝青年年輕時的自信,自負的表現!說歸說別當真就行了!

一天吃一頓飯,住八平米房間,比慘肯定有比你還慘文學青年,他還沒出名,你不知道而已!這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這也不是文學青年的標配!


黑龍江碧水微瀾


2017年8月11日他在公眾號“一陸瘋景”以題為《郭敬明、趙忠祥,你們拍不死一個16年蝸居8平米小屋,一天只吃1頓飯的文學青年的夢想》一文中說:……對於唐國明,其實我已不再去想他的紅樓夢考古復原是否準確,他是否真的驗證了哥德巴赫猜想,更不去糾結鵝毛詩是純淨還是幼稚。而是你能夠感受到從他身上慢慢散發出來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和我們每天所感受到的氣息是那樣的不同。因此,這種力量雖然不大,雖然微弱甚至縹緲,但他卻可以穿透你的身體,讓你不自覺的把目光望向遠方,而他的形象則從模糊變得真實又再次變得模糊。……這篇文章,是我在2017年7月底拜訪這位長沙“奇人”唐國明並進行了直播之後的補記……

……因為已經來過長沙幾次了,就在想這次來要看些什麼呢?除了看風景,還是看看人吧。於是在百度上開始搜索“長沙奇人”……搜到的結果第一條就是他……點進去,知道此人名叫唐國明,於是再搜……看到的關鍵詞:紅樓夢、哥德巴赫猜想、鵝毛詩人、隱居......每一個都這麼戳動我這個曾經的理科文學青年的軟肋。……於是,一邊在朋友圈中詢問是否有人認識這位奇人……一邊繼續在網上搜索,希望能聯繫到他。隨著在網上搜索的深入,關鍵詞的列表越來越長:8平米小屋、一天一頓飯、夢想秀、被拍磚、單身、瘋子……拜訪這位奇人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不再僅僅是好奇,更增加了些欽佩和惺惺相惜,因為他的夢想和他的甘於寂寞的執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篇他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找到了他的聯繫方式,……然後提出了想在第二天拜訪的要求,沒想到他很快的答應了。並且同意,我對他的拜訪,可以在網上同步進行直播。……他給我的地址距離我住的地方大約有8公里,長沙的上午已經是很熱了,……但我沒有打車,而是選擇了騎共享單車,一是8公里的確不算太遠,30、40分鐘的車程,另外,我希望以這種方式向這個有夢想的人致敬。到了他給我的地址……嶽麓山向陽坡,位於湖南師範大學校內,他依約過來接我。遠遠地,第一眼見到的唐國明,頭戴帽子,圓領衫、牛仔褲。寒暄之後,他熱情地接過我的自行車,帶我走進這樣一條小巷。上去一個坡,前面有一座剛剛裝修過的小院,就是唐國明居住的地方。……在長沙有一處平房,是很難得的事情。但我知道,他並不是房子的主人。而進來院門左邊的這個小門洞裡面才是他租住的一方小天地。雖然來之前做過功課,已經知道他一直在這個只有8平米的“蝸居”裡生活了15年,但當他打開門,我第一眼看到這間房子的時候,心裡還是一緊。……一進門看到的就是這張幾乎佔到房間三分之一面積的高架床,下面是他睡覺的地方,薄薄的一層褥子,被子套著簡樸的被罩,縱向疊在床的內側。高架床上層空空的……床旁邊有一個簡單的雙開門的大衣櫃,本以為裡面會堆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於是,先特意問了一句是否可以打開看看,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同意了。櫃子裡面分兩層,上層有一些書和雜物,下層掛著幾件圓領衫和牛仔褲,僅此而已。東西之少,大大出乎我的預料……剩下兩面僅有的靠牆的地方,是兩張小書桌,擺成L型。一邊略有雜亂的擺著一些書、文具、筆墨紙硯……。另一邊的桌上有幾頁稿紙,靠牆是一面鏡子,旁邊是吃飯用的一個帶蓋子的瓷缸和一隻碗。桌上靠門口的地方有一個電水壺和保溫壺,正中是一個積滿茶漬的陶瓷杯子。我坐在他給我騰出來的一張小圓凳上,幾乎就是和他在“促膝談心”了。和唐國明之間似乎沒有多少的陌生感,幾句寒暄之後,我就開始了對他的訪問。……我想他一定是一個很樂觀的人,否則不會一說話露出的就是……一種經典的笑容。當然更是因為說起他的經歷時他的直接和豁達。他很自然地談起自己出生在邵陽農村,並一直在那裡長大。能做一個有用的人,是父母對他最大的願望。“有用”的人,在農村就意味著,一定要出來讀大學。而他自己,自從14歲那年,同學的姐姐送給他一本《紅樓夢》,他就開始立志將來要做一名“作家”。高中畢業後他沒能考上大學,只能像其他農村的孩子一樣,……用他的話講——就這樣“放蕩”了幾年,仍舊覺得無法放下自己的夢想。於是通過自考,考取了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他覺得距離自己的“作家”夢越來越近了……用他的話說,要成為一個作家,必須要廣泛涉獵,成為各個方面的專家。大學期間,他如飢似渴地在校園裡汲取養料。幾年裡,他在學校聽了不下1000場的的講座,並開始嘗試著自己的創作生涯。畢業後,他像大家一樣找了一份工作,一份在編輯部的工作,但一週後他便辭了職。理由很簡單——每天下班之後最想做的事情是睡覺,拿起書就……犯困……這樣,怎麼能當作家呢……自此,他就開始了現在這樣的生活。那一年是2002年,他29歲。交談中,我發現,他並不像我一開始所想象的以及他所說的那樣……他特別的向我說明,父母在老家有百畝山林,每年的產出可以自給自足,並已經有了足夠的養老積蓄;妹妹在縣城,也有著不錯的生活,所以,他不是一個只追求自己夢想,不顧父母、家人的“不孝”的孩子。直播中很多人都看到了他的生活狀況,有朋友提出,不要再過這種苦日子了,讓我帶他去“風月場所”體驗一下不同的人生。他聽到後,臉上再次露出他經典的靦腆的笑容,說他也曾被朋友帶到那樣的地方,當一排漂亮女孩兒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對那些寫滿風情的臉產生不了一絲的興趣。那這十五年,他又是如何生活的呢?他一直租住在這樣一個8平米的小屋中,每天早餐,就是一小袋放在桌角的黑芝麻糊。之後,每天就吃一頓飯。偶爾和朋友出去,一起吃飯,朋友都不會讓他掏錢。院子裡住著的女生出去逛街,有的時候也會邀上他一起,而這些女孩兒自然也不會讓這個“作家”掏腰包。長沙很熱,他屋裡沒有空調,只有一臺極其普通的電扇。說到這裡,他再次露出他的笑容,說,即使有空調他也捨不得開,因為要費電。衣服和用品,我們都看到了,所有的資產,可能都比不上我們日常去一趟超市的支出……說到收入,……他說,從14歲開始,就沒有再用過家裡的錢來支撐生活。在家裡,會幫著做些農活,高中畢業後也曾去外地……之後,他說,他不是沒有工作,而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工作,自己畢竟是一個作家,可以寫些文字發表,雖然掙不到什麼錢,但也夠他日常的開銷。當然,也免不了曾經在最緊張的時候,向朋友開口借錢渡過難關。說到這裡,他鄙視地說,他也遇到過有的無業的所謂作家,從朋友那裡借到錢,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就是嫖宿。他一直沒有結婚,但並不意味著他沒有感情生活…………他研究《紅樓夢》則源於他一本目前仍在創作中的長篇小說《零鄉》,從他的介紹中,我能感覺到這是一本有著極強自傳風格的小說,小說的題目就充滿了對夢想無從落腳於生活的迷茫和無奈。小說中,主人公是喜歡紅樓夢的,因此,為了寫好這個主人公的故事,唐國明開始深入研究《紅樓夢》,並使用了考古研究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和才氣,試圖找回最接近曹雪芹著作的原貌。相信,他並不是用筆在寫這本小說《零鄉》,而是用自己去書寫小說主人公的故事和生活。就這樣,十年左右的時間,他完成了自己的書稿《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他非常不喜歡曾經採訪過他的記者用“續寫紅樓夢”作為標題來描述他的作品和成就,他強調,他並不是要重新續寫《紅樓夢》,因為他認為,曹雪芹的《紅樓夢》是無法超越的巔峰,而他能做到的,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復原曹雪芹《紅樓夢》的本來面目。對此,他驕傲地說,他相信自己做到了,他相信在復原曹雪芹《紅樓夢》的領域,超越了過去的所有人,以後也不會有人能夠再超越他的研究成果,因為,他復原的書稿,已經是“百分之九十九地接近”曹雪芹《紅樓夢》的版本了。……在他對待《紅樓夢》的研究成果上。……他……迫切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承認……。因此,他對每一個對他成果的正面評價和提供過幫助的人都充滿感激。他津津樂道於他的研究成果曾被三家海外的中文媒體連載刊出,也有朋友幫助他以叢書的方式將他的研究成果出版面世,更有《紅樓夢學刊》這本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國家級核心學術刊物將這本書列為2014至2016年的紅學書目。這一切加上他的獨特的經歷,的確在2013年到2014年讓他“火”了一陣,多家媒體對他進行了採訪報道,他還登上了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就是在這個舞臺上,他的夢想是能夠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版發行。現在想想,這不過是隻需要幾萬元幫助的一個夢想,但遺憾的是,作為評委的趙忠祥和郭敬明,卻沒有讓他的夢想在那個舞臺實現。但他最珍惜的卻是,2013年底,他終於收到了湖南作家協會的通知,接納他成為湖南作家協會的終身會員。終於,他可以名正言順的說自己是“作家”了。但這似乎並沒有能讓唐國明改變他的處境,更沒讓他變得有錢。2015年之後,媒體和社會對他的關注逐漸減少。這兩年,大家在網上能夠看到的關於他的消息,則多數來自於他不斷在各個網絡媒體平臺,對自己成就的宣傳和推廣。就是這樣一個,能夠15年身居斗室執著於自己夢想,卻又內心強烈希望獲得認可的矛盾的唐國明,就坐在我的對面。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努力向他的父母證明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我想,凡是和我同時代的人,一定不會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也一定有不少同齡人,因為中國出了一位論證了“1+2”這一數學命題的陳景潤而立志成為一名數學家。哥德巴赫猜想可謂是數學城堡中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問世300多年來困擾了無數數學大家和天才的斯芬克斯之謎。而一名“作家”,宣稱自己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個位區間法”就解開了這個終極謎題,讓我不得不像網上大多數人的評價一樣感覺這位“奇人”更像一個“瘋子”。在來拜訪唐國明之前,為了更好的溝通,我也做了一些功課。唐國明對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論證都放在了網絡上。於是,我在群裡說要去拜訪這樣一位奇人,並想找到專門研究數學的朋友對他的“研究成果”進行一下點評。當時有的群友就說,“能夠解開哥德巴赫猜想的人要麼是天才,要麼是瘋子,我更傾向於後者”。而數學教授給出的評價是,思路看起來不錯,但並不能證明最終的結論,想用一個簡單的數學理論來解開哥德巴赫猜想是不可能的。但坐在我對面的唐國明卻對自己的“研究成果”信心滿滿,並試圖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我論證他研究的正確性。即便如此,論證所需要涉及到的內容仍舊完全超越了我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我不得不打斷他的“數學課”,把話題轉到我更關心的問題:作為一個“作家”,為什麼要去碰觸這樣的一個數學難題?唐國明的回答再次出乎我的預料,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誕生時間是和曹雪芹同時期的,第二個原因又是那本未完成的小說《零鄉》,小說中的主人公要研究數學了。此時,我覺得自己有點恍惚,不知道是因為要寫好主人公的故事才去挑戰這個世界性難題,還是因為想挑戰這個難題的人正在書寫自己的故事。……看直播的朋友有人問起他的個人生活,是否結婚了,有沒有家庭?於是話題很自然地轉到了他的感情生活。說實話,以唐國明現在生活狀況,在現代的社會中找到一個能夠一起安貧樂道,並支持他全部精力繼續投入自己夢想的女孩實在很難。本以為他能夠十幾年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應該是在感情方面已經沒有了太多的慾望和需求。但他的答案再次出乎我的預料。他緊接著我的話說出了一句“我對愛情還是很渴望的”。……已經聊了近兩個小時,並且逐漸打開心扉的唐國明講述了一段在網上從沒有查到的一段感情經歷……很多年以前,因為一個朋友的介紹,他在網上認識了一位16歲的女孩兒。……高中時期曾經因為寫不出自己滿意的詩而感到迷茫、甚至有過輕生念頭的唐國明試著寫了一首發給這位女孩兒,而女孩兒的回覆是“終於讀到了自己喜歡的詩歌!”。從此,受到鼓勵的唐國明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從每週一首,到一天寫二三十首……同時,和女孩兒的感情也以同樣的速度發展著,直到2010年,這個女孩來到長沙讀書,他們終於見了第一面。就在這次見面中,女孩兒提出了一個最簡單,但對於唐國明來講卻是最難承諾的一個要求:“你要想娶我,必須要先有錢。”之後的幾年中,他們只見過幾次面,用唐國明的話講,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去和她交往。直到有一天,女孩兒不辭而別去了深圳。這段唯一走進他心靈的“柏拉圖式”戀愛就此結束,但在唐國明心中卻似乎並沒有畫上句號。到了午餐的時間,我說來請他吃頓飯,於是他帶著我來到他每天吃一頓飯的小巷中的飯館。餐館很小,只有幾張桌子,唐國明點了一個最普通的8塊錢的炒菜,他說,每天中午,他就來這裡點一個8塊錢的菜,在這裡米飯是免費的。我點了一個回鍋肉、一瓶啤酒和兩聽可樂。餐館的老闆和唐國明顯然是太熟悉了,他告訴我,在這裡,大家都稱呼唐國明 “作家”,……吃飯時候的聊天就更輕鬆了,聊天兒的人從兩個變成了三個,但話題卻一直集中在“女人”身上。據說,湖南師大的美女在當地是出了名的,而唐國明租住的這個小院兒裡,除了他,住的都是在師大讀書或剛畢業的女學生,最多的時候有60人,而男人只有他一個。唐國明常說,這裡就是他的大觀園。但就在這百花叢中,唐國明卻一直保持著孤身一人。用飯館兒老闆的話說就是“他太老實!”一個對他傾慕的女孩兒想要來看他,他問對方,你住哪裡呢?對方直接回答,就睡你那裡啊!唐國明的回答是“作為普通朋友交往可以,不要有其他想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另一位因為買了他的書,便買好了11月11日到長沙機票的女孩兒,也是因為得不到唐國明同樣熱情的回饋,最後,也沒有了更多的故事。作為這樣一個奇人,我相信,傾慕他的文學女青年,一定不止這幾位。但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這樣一個人,可以走進他的生活和內心,和他一起享受這份平淡,或者帶領他走向新的生活。亦或者,他還能找回那沒有寫在他心裡的句號。……在和那位女孩兒交往的幾年時間中,唐國明共寫了一千多首詩。女孩兒離開之後,他把自己寫的這些詩整理、修改、潤色,並開始陸續在《詩刊》等刊物上發表。他推崇“海子”的詩歌,而極其鄙視詩歌中的“下半身”現象。他追求詩歌的純淨、純粹和韻律的美,就像他自己對“鵝毛體”詩的定義:“像鵝毛一樣……”聖潔的詩歌。他說“我的詩都是可以唱出來的!”還沒等我提出要求,唐國明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說,要來唱一下他的首詩,一首用搖滾的方式唱出來的詩。……經過4個多小時的交流,對於唐國明,其實我已不再去想他的紅樓夢考古復原是否準確,他是否真的驗證了哥德巴赫猜想,更不去糾結鵝毛詩是純淨還是幼稚。而是你能夠感受到從他身上慢慢散發出來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和我們每天所感受到的氣息是那樣的不同。因此,這種力量雖然不大,雖然微弱甚至縹緲,但他卻可以穿透你的身體,讓你不自覺的把目光望向遠方,而他的形象則從模糊變得真實又再次變得模糊。因為時間原因,我已經準備向唐國明告別了,但唐國明似乎還意猶未盡,他提出再唱一首自己的詩《今霄與你同月圓》。從這首詩的最後幾句中,你或許能夠聽到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躁動和吼聲。……坐在電腦前寫完這段文字,似乎更加無從分辨,這位長沙奇人,是為夢想而活,還是活在夢想之中……但我知道,有夢,還願意為自己的夢想去奮鬥的人是最美的!……或許,你被他的故事所感染;或許,你有能力給他的夢想以支持;或許,你願意向他表達你的敬意;或許,

唐國明說:“中國精神就是‘思危奮發、安和天下’”。唐國明在長沙嶽麓山租住的8平方米房間裡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與奮鬥,不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重新詮釋創造了長沙湖南人新時代的湖湘精神。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在唐國明身上形成了一種——

“雷劈不倒,火燒不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帶有湖湘味的唐國明文人式的新時代中國精神。

唐國明,男,現居長沙,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與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8年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自2013年起,其追夢事蹟已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美國《美南新聞日報》《新週刊》《中國日報》《中國文化報》《文史博覽(人物版)》《廣州日報》《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西安晚報》等無數報刊網絡新媒體報道至今。上過電視綜藝節目《中國夢想秀》《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今天不煩惱》《完美告白》《我是站神》2013年底,開始寫鵝毛帖,2013年12月7日長沙晚報在《身邊他和她,因夢而改變》專題年終回訪報道中以《紅樓書痴出名,一幅字換得上千元》對此事進行了報道。2014年1月6日湘聲報在《“紅樓痴人”唐國明:夢與現實的迴歸》專題報道中說:“上月初,一位福建網友看到唐國明寫的字後,打電話表達‘要一幅字掛在客廳’的想法。唐國明……信手寫了一幅《不足歌》郵寄過去,竟換得1088元潤筆費。還有一次,他的一幅字……換得了3000元報酬。”2015年其獨創於2009年的鵝毛詩網上走紅。 2015年2月14日《西安晚報》以題為《湖南鵝毛體詩人唐國明走紅新媒體》報道鵝毛詩。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與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發表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2017年鵝毛詩謠網絡走紅,2017年12月27日、2017年12月29日、2017年12月31日連續三個晚上湖南都市臺“都市晚間”以各種形式為題報道了他以詩謠方式唱鵝毛詩的事蹟。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終極變數”論斷: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之中……寫其為實現讀到一本完整的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的夢想,從2001年始深居在長沙嶽麓山下8平方米內10多年,其刻苦閱讀鑽研《紅樓夢》與其“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的工匠精神故事《還有一個這樣的讀書人》於2018年4月獲得河北省第八屆“我的讀書故事”徵文一等獎;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2018年10月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獲由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屆中融青年原創文學大賽”入圍獎。2019年1月23日唐國明在“半途終極變數”論斷的基礎上再發現:一個偶數加這個偶數的一半,永遠是3的倍數。即(1+n)+(2+2n)=3(1+n)

附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成就摘要:“1+1”: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即使隨自然正整數越大,素數在區間分佈個數在減少,但一個偶數越大,它前面包含的素數就越多,一個偶數能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的概率卻在不斷增大。而一個偶數越小,它前面所包含的素數就越少,一個偶數能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的概率卻越小,而小到盡頭的偶數4,卻還有素數2與2之和能表示它;因此可以說,比任一大於2的偶數自身小的素數中至少有一對相同或不同的素數之和等於這個偶數;即除“大於2的偶數除以2”是素數外,所以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兩素數都分佈在“這個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且兩素數與“這個偶數除以2”的數差相等。所以大於2的偶數可以是兩素數之和。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我們未知的偶數素數區間只能說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對於無窮無盡的偶數素數你不可能全部完成驗證,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但誰也保證不了在超出某一區間外不會萬一出現反例。你不能說它不對,在一定條件下是絕對的,而放置於你不可把握的條件下,又只能是相對的。所以,除素數2之外,任一兩個素數相加必是偶數,而一個偶數能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只能在沒超出某個大偶數區間成立,在超出某個大偶數區間之後,面對無窮無盡的偶數,誰也難以保證成立,並且難以驗證,也無法驗證。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3x+1”與萬有通變規律公式: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大數據與大信息時代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2x→x→3x+1→(3x+1)÷2→……2的n次方→……→4、2、1……↑↓……2x←x←3x+1←(3x+1)÷2←……2的n次方←……←4、2、1……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大數據與大信息時代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人類進入了一個智慧巔峰體驗狂歡時代,人類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將吸盡人類所有的智慧與人類共同創造的所有智慧成果,以大數據的形式轉化為4、2、1循環形式的智能,而輸入無限類似於奇數偶數知識數據通過“3x+1”猜想“奇變”“偶變”後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理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上。

“半途變數”論斷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唐國明得出了一個“半途終極變數”論斷: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之中

、 在“半途終極變數”論斷的基礎上再發現:一個偶數加這個偶數的一半,永遠是3的倍數。即 (1+n)+(2+2n)=3(1+n)






大嘴影視圈


既然說是紅迷,那麼人群就已經圈定了,就是對紅樓夢感興趣的那麼一群人,而唐國明老師可以說是研究紅樓夢的大家,他花費大量經歷和心血的復原出版的《紅樓夢》自然對紅迷們來說就是很幸運的,很有意義的,所以肯定是紅迷們的一大快樂。雖然可能非紅迷們無所謂,但是有紅迷在乎!


四維箱體操作法


唐國明老師可以說是研究紅樓夢的大家,他花費大量經歷和心血的復原出版的《紅樓夢》自然對紅迷們來說就是很幸運的,很有意義的,所以肯定是紅迷們的一大快樂。雖然可能非紅迷們無所謂,但是有紅迷在乎!


鄉村zeng


唐國明,耗盡心血完成的,那麼將會是紅學的延伸與深層次的理解,將會對紅學起到推進性的作用,希望我們學到更深的紅學知識奧妙


文藝青年新媒體


紅樓夢家喻戶曉,無論怎麼改變?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味道是改變不了的!


胡力平174024905


“版本學”也是研究名著的重要方式。但常常被人所忽視。因為這比專業更要專業。《石頭記》有許多未解之謎,但多比較各種版本,可能會有新的發現。喜歡它,就要研究它;研究它,是為了讀懂它。


元一尊


沒看過,不知道是怎麼復原的。

最好不要擅自亂猜,不然落個笑話。


TeaC


唐國明,是因為《紅樓夢》而一夜成名的。2002年,他從湖南師大文學院中文系自考畢業後,沒有工作的他,十多年來一直依靠寫作賺取稿費,從而來維持生計和建構自己的文學夢。其人其事被全國五十多家媒體報道後,他被外界稱為“紅樓”痴人。

在2015年2月出版的《詩刊》上半月刊上,刊登了唐國明的詩作。這是他的詩第二次亮相在這個國家級詩歌陣地上,此前他的組詩《在無窮的路上》中的五首被選發在2014年7月《詩刊》上半月刊上。因為其詩中有“假如一天我累倒了/不要把我的名字刻在雪白的牆上/要把我把我用雪白般的鵝毛/用雪白般的鵝毛埋葬/用雪白般的鵝毛埋葬”等詩句,網友認為他的詩“像鵝毛一樣潔白、乾淨、富有音樂節奏感”,稱他開創了“鵝毛體”詩歌。因此“紅樓”痴人推出“鵝毛體”的消息成為眾多文學愛好者在自媒體上熱炒的話題。[12]

唐國明從高中二年級就開始瘋狂寫詩。在被網友稱為“鵝毛體”詩人後,他寫下了“我的詩歌是天鵝翅膀上飛出的鵝毛”一句,作為自己的“鵝毛體”詩歌宣言。

1998年從湖南邵陽市城步縣農村來到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讀大學的唐國明,[9][15]2002年大學一畢業,尋一個同學借了1000元,租住在嶽麓山下向陽坡一間8平方米民房裡,創作80萬字的長篇小說《零鄉》與復原《紅樓夢》曹文。

2011年第2期陝西省大型文學雜誌《延安文學》頭條推出了唐國明還原的《紅樓夢》。

2013年浙江一家公開出版的民辦文學刊物《浮玉》將唐國明13萬字的《紅樓夢》八十回後全文刊出。美國和秘魯的中文報紙《國際日報》於2013年至2014年分別連載了唐國明《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15][5]為這本書,唐國明去了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節目現場。

直到2016年9月,唐國明的《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才得以出版。

2018年4月唐國明苦讀、考古復原曹雪芹《紅樓夢》的故事《還有一個這樣的讀書人》獲河北省宣傳部、河北省作家協會主辦的第八屆“我的讀書故事”徵文一等獎。

2018年10月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獲由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作家協會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第十屆中融青年原創文學大賽”入圍獎。


從黔說事


這個問題我不好問,我也不敢說。

疑問“復原”一詞,什麼復原?怎麼復原?復原《紅樓夢》後續部分?復原的“母本”有嗎?為什麼是他而不是別人?

唐國明,好像沒聽說過。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了。我一看到這問題,首先想到的是這人有沒有這能力,看他的個人履歷成績還挺輝煌的。但願他能圓滿完成這項修復工程。

《紅樓夢》可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對她的任何傷筋動骨都要慎之又慎,千萬別做出狗尾續貂的傻事,最後出來的作品不倫不類,有損原作的藝術魅力。

不過,我還是滿懷期待他能使曹雪芹的這一鴻篇鉅著以全新的完整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