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網視導讀:在影視劇、動畫之後,奈飛終於迎來了第一檔中國原創綜藝——《周遊記》。與之而來的,是奈飛進一步加速進軍亞洲的部署。


杰倫的旅行,喜憂參半


上週六晚,由周杰倫主導的真人秀《周遊記》在浙江衛視和海外平臺奈飛同步播出。作為流媒體巨頭奈飛和天王周杰倫攜手打造的首部華語實境真人秀,《周遊記》可謂是備受矚目,首期播出時市佔率為3.3441%,豆瓣評分7.3。


《周遊記》採用了“旅行+魔術+老友”的模式,每期節目都有一首周杰倫的經典歌曲,用一座城、一個故事,呈現周杰倫與眾不同的“魔幻之旅”。除了固定嘉賓兼好友杜國璋、陳冠霖、蔡威澤以外,謝霆鋒、劉德華、朗朗等人也將陸續以飛行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節目裡,眾多大咖也為《周遊記》造足了聲勢。


第一期在和林俊杰的新加坡旅行中,雙J合璧的搭配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目光,節目中隨時隨地的魔術表演、給林俊杰媽媽的驚喜都是不錯的規劃,周杰倫一手摩西分紅海,林俊杰驚到含手指,網友直呼厲害。去見林媽媽時,一首《告白氣球》燃爆全場,周杰倫在採訪中的一句“不是衣錦才要還鄉,要時刻心繫家人”給足了《周遊記》親情的昇華。

《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但是基於地域性差異,有些梗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周杰倫回顧幾年前老梗“哥逛的不是街,哥逛的是回憶”,林俊杰接梗“哥變的不是魔術,是幻術”,而蔡國璋則一臉懵的來了句:“你們逛,我不想跟你們逛”,後期剪輯配文“一言不合就掉鏈子”,網友更是直言梗太尬了,搞不懂笑點在哪裡。


節目過後,有網友表示喜歡這樣輕鬆的風格,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去了解歌曲背後跟自己一起長大的男神,畢竟,周杰倫的歌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但也有很多網友吐槽剪輯毫無邏輯、由於沒有臺本導致內容過分空洞的問題,總歸是喜憂參半。

《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衛視第一期播出了周杰倫與林俊杰的新加坡之旅,而奈飛在平臺放出的是蕭敬騰參加的那一期,兩個播出平臺排播順序有所差異。為了能夠一口氣看兩期內容,而去下載奈飛的網友絕對不是少數,無心插柳柳成蔭,這一意外比廣告宣傳更有力。


在《周遊記》之前,奈飛先後收購了《甄嬛傳》、《白夜追兇》、《未來機器城》、《後來的我們》、《陳情令》等中國優質影視作品的海外播放權,這也是奈飛最先做出的既能豐富自己的內容又可以提高在中國的知名度的決策。


隨後,奈飛開始涉獵中文原創劇集,但是已經播出的三部劇中除了《罪夢者》拿到了豆瓣7.0的評分之外,《極道千金》、《彼岸之嫁》的反響都是平平,甚至可以說是處於撲街的狀態,再加上傳播渠道的限制,奈飛中國劇集在內地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即將上映的《誰是被害者》能否打破這個僵局還有待考量。

《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相比於影視劇方面的平平無奇,奈飛在中國的第一部原創動畫《伍六七》要成功了很多,憑藉平凡的小人物傳遞出的真情實感打動了一眾動畫迷,第一季豆瓣評分8.9,第二季再上一層樓,拿到了9.2的高評分。


迄今為止,中國的影視綜領域,奈飛已經全都涉獵到了。但是奈飛的亞洲的戰略可不僅僅是攻佔中國的市場這麼簡單。


奈飛:亞洲市場,看見下一個未來

奈飛,一家於1997年成立的老牌美國公司,創業之初做的DVD租賃服務,目前是當之無愧的流媒體巨頭。在2020年《財富》全球最受讚賞公司榜單中,奈飛位列第16;在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500大品牌榜中,奈飛排名第73位,公司實力可見一斑。

《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奈飛發展至今,在本土美圖的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50%。為了擁有更更多的客戶,奈飛提出了全球化開展業務的戰略。除了臨近美國的國家以外,擁有最大開發潛力的亞洲市場,是奈飛不可能放棄的大蛋糕。早在2015年,奈飛就宣佈在日本市場推出服務,正式進軍亞洲市場。


奈飛首席內容官特德·薩蘭多斯發表聲明稱:“亞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創意製作中心,創作了當今最具吸引力的電影和節目。”在亞洲市場發佈原創劇集時,奈飛充分的保留了當地本土化的風格,在有喪屍文化基礎的韓國發布古裝喪屍劇《王國》,在以恐怖片聞名的泰國發布懸疑恐怖劇《絕境島》,在基於恐怖主義背景的印度發佈印地語驚悚劇《神聖遊戲》。

《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除了近日播出的《周遊記》,奈飛在韓國推出的推理綜藝《犯人就是你》第三季也在籌備中,節目以推理來尋找犯人為主軸進行推進,製作團隊和固定嘉賓裡還有《Running man》演職員的身影,但是第一季播出時豆瓣評分僅有7.9,這個成績在口碑極佳的韓國綜藝裡並不算出彩,第二季評分8.8,情況有些回緩,但是與評分高達9.6的《Running man》比起來,還是相差良多。


日本《雙層公寓》是在2015年開始由奈飛接手製作的,一檔由男性3人、女性3人在同一個家中居住的戀愛綜藝系列節目,它輕鬆的風格、全程無臺本的設定跟《周遊記》很是接近。沒有像其他日本綜藝那樣的大尺度鏡頭,嘉賓的討論內容甚至有時會顯得尷尬和乏味,但是節目所展現的簡單的平凡和日常卻得到了超多的關注。

《周遊記》觀眾看的是情懷,奈飛播的是野心

不同於影視劇的品類繁榮,奈飛在亞洲的原創綜藝節目可以算得上是屈指可數。奈飛在亞洲的綜藝多是和本土製作團隊合作,內容模式多啟用本土國民知名度很高的人做主咖,或者是像日本那樣,直接重啟之前停掉的熱門綜藝。


這種做法是奈飛在綜藝領域的“抄近路”手段,靈感大概來源於之前奈飛在美國重啟的綜藝《粉熊救兵》,這檔節目在重新提上征程之後已經連續播出四季,每一季都收穫了超過9.3的高評分,口碑和收視雙豐收,目前已經續訂到了第六季。只是那些打上奈飛標籤的亞洲綜藝不管是質量和數量,都還需要時間來讓本土觀眾適應、接受。


所以,觀眾也不必對《周遊記》過早失望。

結語


奈飛不是第一家試圖進入亞洲市場的流媒體公司,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有數據分析師指出大規模的收購海外版權和投資原創劇集正在蠶食奈飛的流媒體運作,但也正是這些資金的投入讓奈飛彌補了在內容方面的缺陷,這樣的境況下迅速找到一個平衡兩個矛盾的點顯得尤為重要。


老牌流媒體YouTube早在2007年就開始拓展全球在地化(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服務,並推出多種語言版本;iflix、HOOQ和Viu作為後來者也在亞洲市場特別是在東南亞一帶佔有一席之地;而新上映的Disney+、NBC、HBO應該都不會錯過亞洲這塊大蛋糕。內憂加外患,奈飛的壓力可想而知,每一個戰略部署都必定小心翼翼、反覆斟酌。


當然百家爭鳴的情況下,不管是奈飛還是其他流媒體,做到更高程度上的文化共享應該只是時間問題。畢竟能在各國大片上映的第一時間和全世界共享精彩內容,是我們共同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