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還能撐多久?未來走勢如何?

回道江湖


今年的疫情,使上半年地產行業資金回籠相當困難,避免不了一些地產企業的破產和降價。 基於時間成本和稅務成本,地產行業在今年將相當困難。 這個也是地產行業重整的一個機會和機遇。 好的企業終將前行、差的企業也將終結。


春141655574


房地產行業能撐很久,只要人們有住房需求,房地產就會一直存在,我想題主想問的是房產泡沫還能撐多久,接下來我先講講泡沫是怎麼吹起來的,自我國房屋商品化以來房地產經歷過三次暴漲,第一次是非典後,第二次是08經濟危機後,第三次是16年,三次暴漲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貨幣,短期內貨幣發行量增加,流動性增加,市面上缺乏價值投資產品,失去方向的資金就會湧入房地產,加上房地產從業人員以及其金融歌姬的鼓吹,大量沒有經濟知識的韭菜湧入,全民做起買房發財夢,投資界有一條定律,大家都知道的賺錢方法一定不賺錢,所以當街邊賣煎餅的大媽都認為買房發財的時候,那買房一定不賺錢了,房屋價格要與收入水平保持聯動,不然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現在國內很多城市房價遠遠高於居民收入水平,這是不正常的,大部分人靠自己的能力根本買不起房子,於是靠槓桿,大量的槓桿資金流入房市把本不理性的房價翹的更加脫離實際,這樣的零和遊戲已經無法繼續玩下去了,因為能接盤的韭菜差不多都接盤了,還沒接盤的又沒有能力接得住,房多還活著自己的夢裡不願意醒來,但是這次疫情的到來可能會打醒一部分傻多,因為收入低了,房貸沒變,想變現了才發現不割肉根本變不了現,但是割肉的話這麼多年的發財夢就碎了,隨著越來越多的傻多醒來,拋盤會越來越大,就像火山噴發的孤島上想要登上最後一趟渡輪的人們,拼搶逃命的景象很快就能看到,這是真的逃命,逃不掉就要上天台,如果這一天到來我們一定要遠離高層建築,千萬不能當墊背的,再說回來,現在的接盤俠接不住拋盤,到拋盤的峰值還沒到,所以放多即使現在醒悟都已經為時已晚。


ASTRO


疫情之後復工潮陸續展開,樓市也驚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北京、深圳、杭州、蘇州等多城市驚現“搶房潮”,甚至部分樓盤開盤即銷售一空。

樓市春天:多地樓盤驚現“搶購”售罄

3月16日,蘇州×西星辰開盤剩下少量房源;20日加推,截止23日加推的房源已全部售罄。

3月24日,杭州新樓盤融×城開盤可售房源417套,開盤當天,該樓盤動態就顯示已售罄。

3月25日,北京×茂國際社區在線上開盤,20分鐘後,該樓盤線上銷售量達到814套。

3月26日,深圳的×科星城線上開盤,僅7分30秒,4棟288套特惠房源就全部售罄。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結束,但上述多個樓盤的購房者卻顯示出超乎的熱情,難道樓市真的回暖了嗎?如此火熱的房地產市場,讓旁觀者不免疑惑,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徹底結束的3月份,樓市真的迎來了暖春嗎?

樓市寒冬:欠薪資金鍊斷裂破產齊上陣

3月份以來,隨著房地產行業陸續復工,上市房企融資動作頻繁。近日上市房企陸續公佈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其中多家企業2019年負債率出現攀升。3月26日,包括綠×集團、新×控股、泛×控股等多家公司同日公佈融資公告。綠×擬發行一筆總規模不超過15億元的公司債券。新×控股擬發行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金額7.5億元,用於償還到期的債務融資工具及利息。此外,泛×控股公司也在申請一筆24億元的融資。

這主要是因為房地產行業作為資產密集型產業,通常採用“高週轉、高槓杆”的模式。其中“高週轉”要求房企“拿地快、開工快、開盤快、銷售快”,但伴隨著疫情來襲,“停工、停產、停售”突然阻斷了原本高速運轉的流水線,導致收入劇減。

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0年初至今,全國已有超過百家房企宣告破產,有數日甚至平均每天2到3家房企被清算。其中,有不少房企是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型開發企業。為何一邊是“搶房”熱銷的局面,一邊是融資破產的慘淡,到底背後暗藏什麼樣的玄機呢?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背後真相

部分地區熱銷不等同於房地產市場的全面復甦,城市與城市之間差別較大。而且個案的熱銷不代表市場真實和全面情況,市場的確存在極少數熱銷盤,但這些項目基本都是老項目後期,價格平穩或者價格優惠等。但從整體看,全國平均到訪量和成交量只有去年3月同期一半不到,整體市場還處於逐漸恢復中。後續能不能整體回暖,取決於政策走向及購房者信心。

同時,由於疫情帶來的銷售壓力,高度依賴銷售回款的房企,短期內無法保證現金流,只能通過融資渠道解決資金問題。中小企業融資較為困難,少有渠道填補資金缺口。對這些企業而言,沒有銷售回款會直接導致資金面趨緊,引發嚴重的財務危機。融資能力較弱的房企,不排除會出現破產清算。面對如此扎心的局勢,剛需如何選擇呢?

關於剛需購房者的建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的確有一些購房者入市,包括剛需及疫情期間對住宅改善有需求的購房者,最近成交量相比2月份的確明顯增加。對於剛需購房者而言,一邊是樓市搶購,一邊是企業破產,這種現象的確令人揪心。疫情剛好轉,樓市似乎有快速反彈的跡象,連一點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當然,在一些新盤扎堆區域,房企之間競爭依然會比較激烈,要搶營收搶客戶,優惠還是能爭取的,這需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去跑。如果專門盯著網紅盤,那就比較困難。可以肯定的是,管控時間越長,隨著這一波擠壓需求被快速消化,市場將趨於平穩。

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809120521163112971/?app=news_article×tamp=1585478380&req_id=202003291839400100140470700F37751C&group_id=6809120521163112971


房產一圈


一萬多一平,就按長沙這個城市來算,位置一般還可以,一號線桂花坪站附近的才9000多。也沒有聽說打6折出售。

前幾年國家出臺一系列限購政策,房住不炒,城市土地也是稀缺資源,出讓地塊也沒有以前的數量,現在入手的主要是剛需和改善客戶。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畢竟房地產行業在GDP中佔比重很大,短時間內變化不大,只是有的小房產公司可能會被兼併。

下次還有打六折的房源,可以通知我嗎?[呲牙]



明哥探房記


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比較艱難,房地產行業也是一樣,今年1-3月份全國成交量下滑是近20年幅度最大的一次,下滑比2003非典更加嚴重。即使成交量下滑開發商資金壓力大,但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從長遠看還是光明的,更不可能倒!

1.國家不允許,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產關聯50多個產業,房地產下滑意味著中國經濟走入黃昏。

2.中國14億人口,目前在城市有房子家庭還是少數,在城市化快速發展前景下,內在需求還是非常大。

房地產行業已經告別房價快速增幅的時代,今後10年房價會穩步上升,不會有大漲大跌的情況。



我在南寧賣豪宅


樓市專家@倪鵬飛 給出了結論:在2020年房地產如果沒有重大政策轉向的條件下,房地產應該是“繼續處於降溫通道”。這一點是開發商不願意見到的,不過買不起房的百姓卻應該感到開心了!也就是說,在沒有外部較大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我國樓市應該在2020年保持與2019年當下基本平衡的發展態勢,也就是微增長或者部分城市微下跌,房地產調控層面不動搖、房價層面持續平穩。


樓市拍檔


我是冠縣房產中介,現實真的無成交量,賣房的人多,買的人相當少,有價無市,農民買樓不再是特有面子的事,有房貸一輩子受窮!唉


若水127621019


總體來看,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理由如下: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會加速一個區域及一個國家城市化進程,這必將會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區域遷移,從而會帶來巨大的房地產需求。二、中國的傳統觀念。自古以來,中國人認為只有安居才能樂業,房子是樂業的前提,也是談婚論嫁的必要的物質條件。這種觀念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的影響將是長期的,很難一時就能改變,只要這種觀念存在,必將會大大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發展。三、投資需求。房地產本身除了有社會屬性及商品屬性外,也有其一定的投資屬性。在中國當前投資渠道比較狹窄的狀況下,房地產投資仍是風險最低,獲益最穩的行業。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資金短期或長期的投向房地產,推動房地產不斷向前發展。四、改善性需求的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部分城市居民的住宅的面積、配套已無法滿足其現有的需求,故會產生重新購房置業的需求。這部分需求也是帶動房地產發展的重要因素。五、2010及2011年諸多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臺,這一系列政策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但並沒有使房價大幅回落,甚至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仍然高速上行,說明中國的房地產有著強大的市場需求支撐。


小根隨拍


1、中國大量的中小城市價格一點都不高,三四線小城市就5000~7000已經是高價。

所以,所謂的房價高,也就是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城市,僅此而已。

二線城市也不是都高的,二線城市房價超1萬的也沒有多少。

2、所以我們所謂的高房價,我們所謂的買不起房,僅僅是指北上廣深,以中國13億人口,幾個中心城市房價遠遠超過平均水平,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嗎?所以未來還要看城市,大多平穩發展,當然有跌有漲。


榮哥影視


很高興為您解答。房地產行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核心支柱,行業上中下游所帶動牽扯的板塊也很龐大。房地產當然他也是一個商品,有每個階段生命週期和調整週期(個人認為10年為一個週期)。一個商品的生命週期和它的市場供求關係是絕對的影響比例,只是房地產行業在市場化的背後,還有政策、城市建設、人口數量的影響。從當下全球經濟受影響的情況看,房地產市場未來的走勢以下幾點為關注的重點:

一、人口數量的變化

從二胎政策放開以來;我身邊的80後這一代人大部分還是選擇相應號召,生二胎。我們看到最多的是這幾年母嬰店的擴展速度,一些一線品牌打破經營加盟的原本規則甚至已經深入到了縣城。那也就意味著生了二胎的家庭未來3-5年會有購房、換房的需求。而且從最近2年各地政府的搶人大戰中,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福利都很誘人,也就是說更加加速的拉快了城市人口的增量。按照家文化,到城市的人3-5年也是會有購房需求。

二、城市的建設

地方政府城市的建設的完善,依託財政收入的。而財政收入的比例可以從各地方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看到相應的比例。從一二線城市的觀察,某一項或多項產業突出的也同樣營銷城市的房價。在過去的一個週期,城市發展變化最快最大的首先應該是城市土地資源的運營,招商引資的帶動。

三、政策影響

“房住不炒”一直是一條不可動搖對房地產行業的天條。但剛才分析的人口增量而帶來的需求是真實的,可以通過更多其他政策帶來真實需求。另外房地產除了住宅以外還有、商業、工業、教育其他性質的屬類。關鍵是從目前市場的投資產品、行業來看,過去的幾個週期人們最受益、最穩妥的一定是還是房地產。

所以綜上訴,房地產行業需求存在,市場就會在;城市在發展,房價就會有變化;政策不打壓,需求就不會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