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如何做才能成功削藩?

小木與阿P


歷史背景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重用三位儒家師傅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三位大儒雖然頗具才華,但是都缺乏實際為政經驗,更多的強調文治,大多紙上談兵,對京城內外的藩王勢力及秉性的估計嚴重不足,貿然調走燕王朱棣的護衛兵,將矛盾激化,最終致使朱棣迅速起兵,發動靖難,建文帝束手無策,只能悲慘逃走。

事實上作為朱元璋指定的正統帝王,朱允炆完全可以放緩節奏,逐漸削藩,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我認為朱允炆通過採取以下幾項相對平緩的措施,完全是可以實現削弱藩王的目的。

在思想上繼續塑造封建皇權的不可侵犯性。

朱允炆作為年輕的帝王要想穩固自身的統治,必須從思想方面加強統治,強調朱家皇權的正統性和不可侵犯性,強化謀位篡逆在社會倫理方面的影響,進而使滿朝文武的內心擁戴年輕的朱允炆,支持朱允炆。

事實上在朱棣發動靖難並篡位之後,內心一直有一塊“石頭”放不下,那就是擔心自己永遠揹負“篡位奪權”的罵名,可見如果建文帝在在位期間繼續強化思想宣傳,朱棣篡位的可能性也許會大大降低。

避免直接遠調朱棣親兵,採取緩和的方法削弱朱棣軍事實力。

歷史上建文帝在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的昏庸建議下,直接將朱棣的精兵調往塞外戍邊,這使得朱棣頓時失去安全感,同時也會給朱棣造成建文帝將對其“動刀”的心理,因此朱棣與其原地等待被削,不如主動起兵造反,尚有一線生機,以朱棣的性格斷然不會受窩囊氣。

因此,如果當年建文帝放棄這種愚蠢過激的削藩方式,採用更為緩和的方式,例如以“開源節流”為理由,控制各位藩王的軍費開支,使得藩王主動減少募兵規模,或者由中央控制冶鐵業,控制全國冶鐵規模,進而控制藩王的兵器鍛造,間接削弱藩王實力。

加強中央武備力量,培養和發掘軍事人才。

手握重兵的建文帝,之所以敗給兵少將寡的朱棣,核心原因在於缺乏能征善戰的將帥人才,建文帝最早派出開國元勳耿炳文抵抗朱棣,雖然未取得勝仗,但是善於打防守戰的耿炳文堅守不出的策略,把朱棣“拖”的束手無策,後來建文帝聽取黃子澄建議,將徒有虛名的李景隆換下耿炳文,致使接連兵敗,最終導致建文帝兵敗逃走。

因此建文帝在削藩之前,應該首先加強中央武備力量,培養和發掘優秀且忠誠的軍事將領,以此來對抗朱棣的勝算會更大。

調朱棣子孫前往京城為官,以此來牽制朱棣。

建文帝在削藩之前操之過急,在削藩之前,可調藩王的精幹子弟前往京城為官,一方面將藩王的子弟作為砝碼令其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面穩定藩王們的情緒,進而謀劃逐漸削藩的措施,令藩王們有所顧忌。

拉攏開國元勳及貴族,震懾藩王

建文帝在削藩之前,自己的皇權尚且不夠穩固,因此在建文帝實行削藩舉措之前,應該大規模的給予開國勳貴們實行恩惠政策進行拉攏,以此來震懾各位藩王。

總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操之過急,沒有預估到雄才大略的朱棣起兵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當時皇權在握的建文帝只要放緩削藩節奏,加強中央集團,就能夠達到削藩目的。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答內容,謝謝!


曉看歷史


朱允炆如果想成功削藩,應該採用齊泰的策略,擒賊先擒王,直接拿燕王下手。

在真實的歷史上,朱棣一開始根本沒有做好起兵的準備,不得不裝病贏取時間。如果朱允炆能按照齊泰設計的那樣,藉口護邊把燕王的部隊調走,然後中央大軍直撲燕京,用中央打地方,燕王必敗。

即使用了黃子澄的策略,先拿軟柿子開刀了,那麼面對燕王的時候就不要手軟,該下黑手下黑手。

歷史上朱允炆之所以失敗,一是因為失了先機,對其他藩王下手,等於明著告訴朱棣,下一個該輪到你了;二是被儒臣洗腦了,已經不要臉了還想要牌坊,這才敗的莫名其妙的。


甲申十七年


朱允炆失敗,最主要的就是皇位還沒坐穩。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作為繼承人最重要的是繼承前任的遺志,和人脈。三年足夠讓他認清滿朝文武,也能讓那些朱元璋留下的下屬來投靠他,削藩這件事最大的機會就是,朱元璋駕崩諸王奔喪的時候。

隨意找個藉口把那些叔叔伯伯留下來,也就行了。

可他優柔寡斷怕揹負不孝之名,就失去最大的機會了,失了先機還有後手那就是時間,作為皇帝他在這位的時間越長威望也就越大,而且他還年輕等他的叔叔伯伯死了兒子繼位的時候隨意找個藉口不是輕鬆的嗎?朱允炆優柔寡斷,做事急功近利失敗是必然


紅燒科學家


結合當時的背景,明太祖分封諸王,為了加強邊防,但是皇孫朱允炆即位後,叔叔們一直是個隱患,地方威脅中央,削藩是必然的。

但朱允炆錯就錯在了削藩的方法以及順序。

1、朱允文登基後就立馬開始削藩,當時根基為穩,太過於急躁。應該等時機成熟再行動。

2、漢武帝時期就有推恩令的削藩辦法,也未曾見得因為削藩產生戰爭,朱允炆應該放照推恩令的做法,軟削藩。

3、削藩的順序上也不得當,齊泰贊成直接削燕王,其他王必然束手就擒,而黃子澄卻認為先從小王削走,事實證明黃子澄此法不妥。如果按照齊泰的方法,因為當時朱棣是毫無準備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4、削藩的意圖太明顯,操之過急。剛開始連續削了好幾個藩王,朱棣早有所耳聞,對朱允炆的意圖瞭如指掌,可笑的是,朱允炆還把當時留在南京的燕王三個兒子放了回去,這樣燕王更無後顧之憂了,如果後面議和人質還早,朱允炆說不定還能拖一點時間等待援軍。

5、軍事力量薄弱,相比於燕王的能征善戰,為大明開疆拓土鎮守一方,朱允炆著實差勁。況且當時開國武將差不多都被朱元璋除掉了,第一次派了個長興侯被打敗了,第二次派了李景隆,事實證明這個人根本不懂軍事,最後還是他開城門投降,可見當時的朱允炆軍事力量薄弱,重文輕武,當然這也是明朝的一個特徵。

6、朱允炆太過於迂腐,當時盛庸本就包圍了朱棣,插翅難逃,利用火器便可將其殺死,但朱允炆害怕背上殺叔叔的鍋,硬生生的放走了他,被禮法束縛。




鴟夷子皮君


朱永文只要不能夠不顧兒女私情,能夠表現得鐵血一點,堅強一點,他那個叔叔朱棣就沒有翻身的機會。


稜鏡的精神生活


如果在朱元璋晚年把漢武帝的推恩令加以改革,或許能夠成功。可惜朱元璋認為元之所亡是因為無蕃王救助,所以他不可能推翻自己的政策。到朱允炆繼位,藩王羽毛已豐,尾大不掉,燕王更是已然聽調不聽宣。這個時候開始削蕃其實已經失去最好的時機。建文帝沒有太祖之術,方孝儒、黃子澄更沒有李善長、劉基之才。空有雄心,難舒壯志。再者不能小看一個人性格對於命運的影響,建文帝的連番失誤歸根結底都是性格使然,所以無論他怎麼做都難以成功。反觀朱棣久經沙場,腹黑無比,又有姚廣孝這個當時天下第一陰謀家輔佐,建文帝難有作為。只可惜方孝儒這個“天下讀書種子”難逃“誅十族”之命運。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大勢所趨,從來沒有如果。只能嘆古今英雄殊途陌路,演譯著一場場有血有肉,波瀾壯闊又悲喜不同的史詩鉅作。


我們需要真情


我個人認為建文帝朱允炆要想成功削藩可以學習他的爺爺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策略。這個策略就是“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第一,朱允炆登基時的情況。

朱允炆登基時,藍玉、胡惟庸等威脅皇權的勢力都已經被朱元璋清除,各地的藩王虎視眈眈。這其中以燕王朱棣勢力最強大。所以為了防止自己死後藩王起兵,朱元璋特意在遺詔中說,“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囑咐文武百官盡心竭力輔佐建文帝,各地藩王不要回京奔喪,可以說為建文帝的登基營造了十分穩妥的環境。

第二,朱元璋九字策略的再應用。

1、緩。

“緩”就是緩削藩。朱元璋的“緩”是緩稱王,不要太急於出頭,先穩固自己的勢力。朱允炆當時該採取的策略就是緩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他深感來自各地藩王對皇權的威脅,屁股還沒做熱就開始著手削藩,這是十分冒進的舉措。朱允炆在位初期首先將實力較弱的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清除。這一下就打掃驚蛇,驚動了燕王朱棣。要知道朱棣在北平經營多年,到處籠絡地方官員,手中有幾十萬的大軍,又佔據地利優勢,本來野心就很大,如果朱允炆登基後能夠安撫好朱棣,隱忍幾年,再找合適的機會出手,成功的幾率會大大增大。

2、築。

“築”就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朱允炆知道藩王不得不削,那麼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對軍隊的控制,籠絡能征善戰的軍事將領,時刻做好應對朱棣的準備。朱棣駐守北平帶領部隊常年與蒙古人打仗,個個能征善戰,戰鬥力十分強大。反觀朱允炆的部隊,優秀的將領太少,士兵也在和平環境裡大多種田,平時也不訓練,戰鬥力很差。朱允炆如果能提高軍備,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最後的結果也不至於這麼差。

3、積。

“積”就是積累民心。作為一個初登帝位的年輕皇帝,登基之初應該是把重點先放在改善百姓生活,增強經濟實力,為削藩做長期準備。但是朱允炆明顯是過於著急了。


第三、朱允炆長在深宮,不懂軍事,不會知人善任,性格過於優柔寡斷,過於仁慈。作為帝王,他如果像爺爺朱元璋一樣通曉軍事,做事果斷勇武,斷不會失敗。

在征討朱棣的過程中,朱允炆給軍隊將領下令,讓他們不能殺朱棣,只能生俘他的叔叔。這導致明軍束手束腳,錯失許多斬殺朱棣的機會。而且他聽信方孝孺、黃子澄之類只會紙上談兵的人,不重用平安、鐵鉉等能臣干將,然反而重用草包李景隆統領全軍。

總之朱允炆一手好牌打得極差。


地球詩詞局


首先得立足於一點,於公於私,朱允炆都必須消藩,而至於如何消,其中的權術很關鍵:

1:借朱元璋祭日,將燕王寧王等有實力的藩王請到南京,隨後軟禁他們,直到令這些人神秘死亡。如果他們不來南京,則以遠交近攻的方式,孤立燕王拉攏寧王,讓他們孤掌難鳴。

2:以拱衛京師為名,將燕王軍中的將校調離北方,再許以厚祿,瓦解燕王的力量。

3:藩王屬地互調,用實力弱者與燕王對調,邊陲由朝廷派將鎮守,燕王寧王調到離京師不遠的地方便於控制,如不聽調遣即便征討也師出有名。

4:令燕王出兵平息地方叛亂,或者令其出兵北伐蒙古,趁機派重兵接管河北防務,事成之後再封賞之。

對於朱允炆而言,他掌握著最有利的資源,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下決心,幹掉燕王還是不難的。


滄海明月話古今


朱允炆削藩失敗的因素有以下幾種情況:

1:猶柔寡斷,他的這性格,即有好的機會,最強的實力,也難成功。

2:皇位沒坐穩,實權沒有掌控,實況沒有分析,在群臣鼓動,實行削藩,怎能成功!

3:在正式與燕王朱棣軍隊開戰時,不以國家君王之勢削藩,而以輩分忌讓削藩,當真正打起來時,朱允炆皇帝,以晚輩身份,忌燕王朱棣,告誡前方將軍不要傷燕王皇叔。讓前方將軍,打仗有所顧忌。

朱允炆若想成功削藩,可採取以上措施。

1:可學歷史上漢武帝的成功削藩之策:推恩令。逐漸分化藩王的勢為,把燕王的領地,冊封藩王所有子女,都是藩王,各自管轄自己的領地,代代如此。化若干小潘王,使之無法與中央相抗拒。

2:削藩之策2,可調離最善戰的燕王,出兵邊疆,然後,進兵藩王之地。

3:調離藩王,最善戰,最實力的將軍,到皇帝身邊任職。

4:借朱元璋祭奠之日,扣壓各藩王。

……

成功,是給準備的人,成功,是給實力的能人。


評古論今1


削藩自古以來都是難題,削不好容易挨削。

藩王在封地具有軍權政權財權,相當於獨立王國。藩王權力過大,嚴重影響了政權穩定,威脅皇帝。因此,皇帝會想法設法削藩。

當然,削藩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奪別人的飯碗,人家肯定跟你急。

漢朝削藩出現“七王之亂”,唐朝末年削藩先成後敗。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這是兩次成功的削藩。可以從中吸取成功的經驗。

削藩關鍵是保留藩王經濟利益。

藩王具有巨大利益,如果採取全面剝奪的方式,這相當於把藩王逼上梁山,不反也得反。

保留藩王經濟利益,會減少部分藩王牴觸,會猶豫觀望。比如,可以實行推恩令,讓藩王內部產生矛盾,削弱力量。

方式要循序漸進,溫水煮青蛙。

一次拿掉藩王的全部利益,這就相當於把藩王逼上絕路,藩王肯定會拼死一搏。可以採取逐步削弱的方法。

先把政權收回,把人事任免權收歸中央。等政權全面掌握在收財政權,藩王沒有了財政權就缺少了對抗中央的經濟基礎。等財政權全面掌握,在收回藩王的軍事指揮權。

這樣,一步一步,藩王的權力逐漸被削弱,每一次,都不是根本利益的喪失,藩王會猶豫,內部會有矛盾。同時,在削弱藩王每一項權力時,要安慰安撫藩王,給經濟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