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書記“代言”又“帶貨”——望城區橋驛鎮優質農特產品展銷會見聞

村書記“代言”又“帶貨”

——望城區橋驛鎮優質農特產品展銷會見聞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輝 謝璐

3月28日,正逢週六,桃花爛漫的長沙市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迎來不少市民遊客。核心景區瀟湘天池旁,一場熱鬧的優質農特產品展銷會拉開帷幕。

山上雲霧繚繞,頗有些寒意,但活動現場氛圍火熱。十幾個攤位一字擺開,來自當地望城區橋驛鎮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家庭農場、種養大戶以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等,一大早便帶著自家的特色農產品進駐。香甜軟糯的高山水庫米、回味悠長的高山雲霧茶、清香爽脆的手工切筍、濃香四溢的高粱酒等,數十種農產品提供免費品嚐,吸引眾多市民遊客駐足。

現場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18名身著紅馬甲、佩戴“放心消費、村書記擔保”黃色綬帶的“銷售員”,他們是來自橋驛鎮9個村(社區)的黨總支書記及駐村第一書記,分別站在相應攤位旁,以自己的信譽為村裡農特產品“代言”“帶貨”。

“大家好,我為群力村的農產品代言。”群力村黨總支書記莫建昌說著標準的普通話,在現場直播鏡頭前化身“網紅主播”,“今天我們村為大家帶來了高粱酒、手工酸菜、菜籽油等多種產品,我們村種植了200多畝高粱,釀製的高粱酒醇美甘甜,歡迎大家品嚐!”

另一邊,禾豐村黨總支書記佘家駿則以一口接地氣的鄉音,引來市民捧場:“我們村的香米引高山水庫水種植,不打農藥,純天然無汙染,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希望大家多購買,幫助我們村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葡萄、古巴桃、獼猴桃、黃金茶……”在原省定貧困村黑麋峰村攤位旁,駐村第一書記周若愚介紹扶貧產品如數家珍。黑麋峰村最具規模的產品是黃金茶,村裡有300畝茶園,採取扶貧資金注入、貧困戶種植與管理、合作社兜底收購模式,去年向全村104戶貧困戶發放了16萬株茶苗,預計今年可採幹茶100多公斤,明年將迎來高產期。“這種茶量少質優,市場售價達到每公斤2000多元,農戶賣茶加上在茶園務工,一年可增收6000多元。”周若愚說,截至去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有100戶脫貧,剩下4戶無勞動力的將在今年兜底脫貧。

“橋驛鎮按照全區規劃屬於生態涵養區,主要發展農業產業及鄉村旅遊。”橋驛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鄭文藝介紹,近年來,該鎮流轉了近9000畝土地,形成了52家規模農業企業,培育了油茶、黃金茶、紅米、稻蝦、手工切筍等40多種農特產品,全鎮7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脫貧678戶。今年該鎮整合全鎮農企抱團發展,搭建起“橋驛農合會”等電商平臺,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引導農企推進“三品一標”認證,打造知名品牌。

“我們舉辦這種形式的展銷會,主要是以政府信譽為農戶、農企擔保,帶動消費扶貧,推動鄉村振興。”談及全鎮產業發展規劃,橋驛鎮黨委書記毛斌說,打造農產品品牌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全鎮將統籌山上山下資源,串聯起遊名峰、吃農家菜、幹農家活、買農產品、住民宿等項目,帶火鄉村文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