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能生活到智居物聯 螢石願景調整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上週,螢石的微信公眾號發生了改名,從“螢石智能生活”改名為“螢石智居物聯”,都說更名的背後所體現的是公司定位的變化,那麼螢石本次的更名是緣何而起,又欲意何為呢?

由智能生活到智居物聯 螢石願景調整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尋根溯源,螢石更名早有先兆

每一次公司定位的變化,本質上都是決策層深思熟慮的結果,如常人一樣想幹什麼“一拍腦袋”就決定是不行的。如果參考螢石的誕生,那麼本次螢石的更名顯然是情理之中的。

將時間撥回到2012年,那年美國 Dropcam互聯網攝像機掀起的浪潮讓海康威視意識到,互聯網智能安防在消費者領域或許是個新的機會。但當時海康威視已身處國際 toB 和 toP 安防領域的第一陣營,恰逢移動互聯網興起,如果依舊堅守 toB 市場,那麼公司的未來便會受到限制。

2013年,一個新的消費級業務部門出現在了海康威視,隨後三年,這個實驗性質的部門用家用安防攝像頭等一系列產品試探著消費市場的風向。到 2016 年,部門從公司獨立出來,單獨成立了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

在螢石成立以後,螢石並沒有像大多數依靠由於母公司輸血的子公司一樣,而是本身大力投入研發,其自研的螢石雲已經是公司重要的營收來源,同時據螢石CEO蔣海青所述“螢石雲服務業務,每日付費用戶佔每日新增用戶的比例更是高達 40% 以上”。

而這片“雲”便是螢石走向“物聯”的關鍵,當你打開螢石官網,你能很清晰的看到,螢石在官網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利用互聯互通的螢石雲開放平臺,與合作伙伴分享智能視頻的雲平臺服務能力,共同打造物聯網雲生態”。

當下,螢石通過螢石開放平臺,與合作伙伴分享以智能視頻為主的雲服務能力,共同打造物聯雲生態。目前已累積擁有3000萬智能家居用戶,接入5000萬智能設備,每天能穩定承接十億級消息處理量,具備億級設備運維及金融級信息安全加密能力。

概念對比,螢石的方向選擇

瞭解了螢石早先埋下的“伏筆”,如果想分析螢石的這次轉變意味著什麼,那便要先明確“智慧生活”與“物聯網”這兩個概念。

“智慧生活”是依託雲計算技術的存儲,在家庭場景功能融合、增值服務挖掘的指導思想下,採用主流的互聯網通信渠道,配合豐富的智能家居產品終端,構建享受智能家居控制系統帶來的新的生活方式,多方位,多角度的呈現家庭生活中的更舒適,更方便,更安全和更健康的具體場景,進而共同打造出具備共同智能生活理念的智能社區。

由智能生活到智居物聯 螢石願景調整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而“物聯網”則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家居是物聯網在家庭中最基礎的應用。

通過兩個概念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假設以“科技樹”進行類比,在“智慧生活”這一類別下進行持續的投入與深耕,那麼下一步則會產生“智慧社區”這一進階選擇。

而“智能家居”本身被“物聯網”這一大的概念所包含,如果由“智能家居”這一類別進行反推,那麼所得到的則是“物聯網”這一更大類別。

但就在去年五月,螢石在上海的一場發佈會上,螢石 CMO 郭航標在會上首次確立螢石「1+4+N」智能生活 IoT 生態打法。此時問題又來了,為何在確立打法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由“智能生活”轉向了“物聯網”呢?

藕斷絲連,獨特的定位造就不一樣的“焰火”

其實這種“另類”的轉變,則與螢石的母公司海康威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上文提到,螢石自身重要的營收來源是螢石自身研發的螢石雲,但這並不意味著母公司對其沒有助力。

做個並不算太恰當的類比,螢石與海康的關係,同我國與曾經的那位老師關係有幾分類似。建國初期,我國的那位老師手把手的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工業化,而在螢石建立的初期,家用安防攝像頭等一系列產品則是他們面對市場的拳頭產品。

在老師的援助下我們吸收歸納,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但哪怕在那位老師隕落之後,我們身上依舊有幾分那位老師曾經的影子。我們尚且如此,又何談“同文同種”的海康威視與螢石。

從螢石主張的“主動安全”這一概念來看,其身上帶著多少安防行業的影子想必不用多說,而將這一概念放在整個智能家居行業來看,都是一股滾滾的“泥石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米,當下在智能家居行業風生水起的小米,其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則是“黑科技”。

既然自“孃胎”便練就了一番“神功”,又何必自廢武功,與搶先入局智能家居的企業去做“軍備競賽”。同時根據 IDC 的報告,未來幾年,智能安防大致佔智能家居的 28%,想必螢石接下來發力的也正是這一塊市場。

結語

說到底,螢石本次公司定位的變化,亦如螢石CMO郭航標說的那樣,是“自然進化”,而本次“自然進化”所帶來的最大優勢則是確定了未來。

首先是定位自身,螢石所瞄準的更多是智能安防市場,當下傳統智能家居企業在智能安防市場的佈局主要是智能監控與智能鎖,極個別的才有做智能貓眼,但這都難以撼動螢石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同時螢石還在不斷以各種新的智能硬件為自己這一領域的地位進行加碼,以確保自身優勢。

其次是錨定未來,傳統智能家居行業的下一發展階段往往是瞄準了智能社區,而螢石則基於自身優勢進行調整,與傳統智能家居行業“由溪入江”不同,螢石則選擇“由溪入海”。選擇物聯網這一領域,意味著更曠闊的未來、更寬闊的賽道,同時又能避免與老牌智能家居企業發生進一步的對撞,以充分發揮自身在“雲”以及“安全”領域上的優勢。

從現實角度來看,螢石開放平臺多年來一直在為開發者提供穩定的能力開放服務,越來越多開發夥伴的接入對螢石提出了更多的開放需求。SaaS生態平臺開發多種IoT組件,滿足報警安防、生態農業、智慧養老、透明餐飲、視頻直播等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目前已有60000+合作伙伴入駐,在這種基本盤下通過“自然進化”明確了自身,說螢石一句一遇風雲便化龍想必並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