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三位一體”築牢事業單位“鏈條式”監管服務體系

大小新聞3月30日訊(通訊員 劉雯)為持續鞏固提升事業單位改革成果,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質量,長島綜合試驗區以事業單位改革為新起點,綜合運用多種監管服務手段,通過事前“定規矩”、事中“精服務”、事後“嚴監管”,全面築牢優化協同高效的監管服務體系,為激發事業單位活力提供全方位保障。

事前“定規矩”:以業務清單規範源頭履職

該區以事業單位清理規範為契機,組織編制以業務範圍為基礎的履職清單,從源頭上明確“誰來幹、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為事業單位依法履職提供依據。

一是嚴格梳理審查,全面摸清權責底子。清單梳理階段,要求各涉改事業單位以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九定”方案核定的職責、上級交辦的重點任務為基礎,對照主管部門“三定”規定、政策法規、資質認可要求等,全面梳理業務範圍,並按照公益服務、有償服務、其他服務進行歸類,確保“底子清”;清單審查階段,重點落實主管部門主體責任,各主管部門負責對清單事項、子事項、具體內容三級指標,事項類別、實施依據、服務對象等11個要素內容進行全面審查,確保不漏事項、不留死角。

二是協同聯動審核,提升清單編制準度。一方面,建立業務範圍聯合審核機制,事業單位監管局會同法制、財政、物價部門分別對業務範圍、清單的合法性、收費標準進行專項審核,保證清單內容於法有據,全面真實;另一方面,建立職責邊界三方會審機制,針對部分事業單位提出的同一事項職責交叉、邊界不清問題,事業單位監管局會同雙方主管部門結合實例,共同研究確定職責分工,確保業務範圍清晰、邊界分明,避免工作“推諉扯皮”。

三是公示調整並軌,實現清單管理規範。健全清單公示機制,經各方審定後的清單,由事業單位監管局統一彙總,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機構編制信息網等多渠道向社會公示,同步公開投訴電話,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確保清單在“陽光下運行”,明確未列入清單的事項一律不得實施,對超業務範圍開展活動的,依據事業單位監管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健全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對因事業單位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及事業單位職責調整等出現應調整事項的,指導事業單位按程序申報審核、及時調整完善,確保動態維護、全面準確,切實提升清單實效性。

事中“精服務”:以流程再造助推單位發展

優化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服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該區緊密結合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事項劃轉新情況,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優化登記流程,完善運行機制,轉變管理方式,提升服務效能。

一是主動對接,避免服務斷檔。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劃轉適逢機構改革後期,考慮到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業務類型多樣、材料複雜等情況,為切實保障涉改事業單位及時辦理登記業務、確保登記服務不斷檔,事業單位監管局主動對照機構改革文件,按照設立、變更、註銷三種業務情形分別建好登記臺賬,製作《事業單位登記服務手冊》,詳細解讀法人登記有關要求,為審批服務人員和各申報單位提供“標準化”辦事指南、“模板化”申請材料、“可視化”辦理流程。主動對接審批服務局,做好事業單位登記業務辦理培訓,梳理事項交接備忘錄、移交21項指標材料、《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等,確保審批服務人員儘快“上手”,登記業務辦理步入“正軌”,持續為事業單位提供高效服務。

二是化繁為簡,解決註銷難題。該區積極落實優化事業單位法人註銷登記程序要求,對轉製為行政機構、企業等4種撤銷建制的事業單位,推行簡易註銷登記,精簡申請材料,取消提交清算報告等前置條件,壓縮辦理時限,將擬申請註銷公告時間由90個工作日調整為通過“信用山東”網站發佈即可申請辦理,實現事業單位註銷登記即時辦結,暢通事業單位法人退出渠道。建立部門間業務協作聯動機制,簡化關聯辦理,對可通過部門間信息數據共享渠道獲取的註銷信息,不再反覆核驗,最大化提高事業單位註銷登記工作效率。

三是全程網辦,優化線上服務。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公示是集中監管的常規化工作,在推行全程網辦的前提下,該區結合實際,倒排“時間表”,實現有序年報;編制《事業單位法人年度報告公示須知》,逐項列明填報要點,讓經辦人員在“選擇+填空”中完成填報。採取“電話+工作群+遠程協助”等方式,解讀系統操作難點、材料填報卡點等常見共性問題,做到一次回覆到位,確保年報不見面,貼心服務不掉線。

事後“嚴監管”:以多重手段提高監管實效

圍繞強化事業單位監管,該區從提升監管實效入手,健全以雙隨機抽查為基本手段,以績效考核、信用監管為補充的多重監管機制,加強監管協同,多角度做實做細做深監管文章。

一是嚴格抽查,強化重點監管。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照事業單位登記事項、年度報告公開和全區執法人員情況等豐富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內容,建立《事業單位法人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綜合運用書面審查、實地核查、網絡監測等多種方式,查看事業單位名稱、住所、證書、印章等,全面掌握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年報公示和履職情況等。對變更不及時、證書懸掛不到位、名稱使用不規範等問題,不能當場整改的,在核查結束後對其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期限,在主管部門的監督下限期整改,確保雙隨機抽查工作見實效。

二是嚴格落實,強化考評監管。將全區納入機構編制管理範圍、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全部納入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範圍,組建9個專業考核委員會,重點對事業單位履行主要職責、完成重點任務、公益服務質量等方面績效進行考核;建立了考核結果與評先樹優、幹部選拔任用及機構編制、財政預算管理掛鉤的獎懲機制,提升對事業單位績效考核重視程度,進一步增強考核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好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促進事業單位規範履職,提高事業單位運行效率,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

三是嚴格查處,強化信用監管。嚴格貫徹省事業單位法人異常信息管理要求,建立異常信息管理臺賬,將未按登記事項開展業務、未按規定進行年度報公示等十一種情形納入異常信息管理範圍。對日常監管中發現事業單位存在異常、經核查屬實的,列入事業單位法人異常信息名錄,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等向社會公開,並限期整改。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與相關部門共享信息,讓異常信息名錄中的問題單位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