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三位一体”筑牢事业单位“链条式”监管服务体系

大小新闻3月30日讯(通讯员 刘雯)为持续巩固提升事业单位改革成果,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长岛综合试验区以事业单位改革为新起点,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服务手段,通过事前“定规矩”、事中“精服务”、事后“严监管”,全面筑牢优化协同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为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供全方位保障。

事前“定规矩”:以业务清单规范源头履职

该区以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为契机,组织编制以业务范围为基础的履职清单,从源头上明确“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为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提供依据。

一是严格梳理审查,全面摸清权责底子。清单梳理阶段,要求各涉改事业单位以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九定”方案核定的职责、上级交办的重点任务为基础,对照主管部门“三定”规定、政策法规、资质认可要求等,全面梳理业务范围,并按照公益服务、有偿服务、其他服务进行归类,确保“底子清”;清单审查阶段,重点落实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各主管部门负责对清单事项、子事项、具体内容三级指标,事项类别、实施依据、服务对象等11个要素内容进行全面审查,确保不漏事项、不留死角。

二是协同联动审核,提升清单编制准度。一方面,建立业务范围联合审核机制,事业单位监管局会同法制、财政、物价部门分别对业务范围、清单的合法性、收费标准进行专项审核,保证清单内容于法有据,全面真实;另一方面,建立职责边界三方会审机制,针对部分事业单位提出的同一事项职责交叉、边界不清问题,事业单位监管局会同双方主管部门结合实例,共同研究确定职责分工,确保业务范围清晰、边界分明,避免工作“推诿扯皮”。

三是公示调整并轨,实现清单管理规范。健全清单公示机制,经各方审定后的清单,由事业单位监管局统一汇总,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机构编制信息网等多渠道向社会公示,同步公开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确保清单在“阳光下运行”,明确未列入清单的事项一律不得实施,对超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的,依据事业单位监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因事业单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及事业单位职责调整等出现应调整事项的,指导事业单位按程序申报审核、及时调整完善,确保动态维护、全面准确,切实提升清单实效性。

事中“精服务”:以流程再造助推单位发展

优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该区紧密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事项划转新情况,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优化登记流程,完善运行机制,转变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主动对接,避免服务断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划转适逢机构改革后期,考虑到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类型多样、材料复杂等情况,为切实保障涉改事业单位及时办理登记业务、确保登记服务不断档,事业单位监管局主动对照机构改革文件,按照设立、变更、注销三种业务情形分别建好登记台账,制作《事业单位登记服务手册》,详细解读法人登记有关要求,为审批服务人员和各申报单位提供“标准化”办事指南、“模板化”申请材料、“可视化”办理流程。主动对接审批服务局,做好事业单位登记业务办理培训,梳理事项交接备忘录、移交21项指标材料、《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等,确保审批服务人员尽快“上手”,登记业务办理步入“正轨”,持续为事业单位提供高效服务。

二是化繁为简,解决注销难题。该区积极落实优化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程序要求,对转制为行政机构、企业等4种撤销建制的事业单位,推行简易注销登记,精简申请材料,取消提交清算报告等前置条件,压缩办理时限,将拟申请注销公告时间由90个工作日调整为通过“信用山东”网站发布即可申请办理,实现事业单位注销登记即时办结,畅通事业单位法人退出渠道。建立部门间业务协作联动机制,简化关联办理,对可通过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渠道获取的注销信息,不再反复核验,最大化提高事业单位注销登记工作效率。

三是全程网办,优化线上服务。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是集中监管的常规化工作,在推行全程网办的前提下,该区结合实际,倒排“时间表”,实现有序年报;编制《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须知》,逐项列明填报要点,让经办人员在“选择+填空”中完成填报。采取“电话+工作群+远程协助”等方式,解读系统操作难点、材料填报卡点等常见共性问题,做到一次回复到位,确保年报不见面,贴心服务不掉线。

事后“严监管”:以多重手段提高监管实效

围绕强化事业单位监管,该区从提升监管实效入手,健全以双随机抽查为基本手段,以绩效考核、信用监管为补充的多重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协同,多角度做实做细做深监管文章。

一是严格抽查,强化重点监管。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照事业单位登记事项、年度报告公开和全区执法人员情况等丰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内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多种方式,查看事业单位名称、住所、证书、印章等,全面掌握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年报公示和履职情况等。对变更不及时、证书悬挂不到位、名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不能当场整改的,在核查结束后对其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期限,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限期整改,确保双随机抽查工作见实效。

二是严格落实,强化考评监管。将全区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范围,组建9个专业考核委员会,重点对事业单位履行主要职责、完成重点任务、公益服务质量等方面绩效进行考核;建立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干部选拔任用及机构编制、财政预算管理挂钩的奖惩机制,提升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履职,提高事业单位运行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三是严格查处,强化信用监管。严格贯彻省事业单位法人异常信息管理要求,建立异常信息管理台账,将未按登记事项开展业务、未按规定进行年度报公示等十一种情形纳入异常信息管理范围。对日常监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在异常、经核查属实的,列入事业单位法人异常信息名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并限期整改。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与相关部门共享信息,让异常信息名录中的问题单位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