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蒼溪脫貧了!

“蒼山溪水三月天,桃李芳菲春滿園。脫貧奔康生活美,產業致富走在前。”2020年3月下旬,伴隨著縷縷花香,走進廣元市蒼溪縣雲峰鎮青鹽村李在平家的雪梨產業園,一眼望去,潔白如雪,美不勝收,園子裡十多個工人正在給果樹授粉、施肥、澆水……忙得不亦樂乎,見到今年梨樹長勢良好,豐收在望,老李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蒼溪】蒼溪脫貧了!

圖為橋溪鄉紅心獼猴桃科技種植園。劉徽 攝

2月14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准,蒼溪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一舉摘掉了34年的貧困縣帽子。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疫情影響下,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如何實現老百姓長效穩定增收?這是擺在蒼溪縣委政府面前的最大課題。

今年,該縣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狠抓脫貧攻堅和社會經濟發展,以產業發展為強力引擎,堅持“三園聯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聚焦紅心獼猴桃、健康養殖、道地中藥材“三大百億產業”,全面補齊產業短板,切實保障老百姓的“錢袋子”和好日子。


提質增效持續擦亮蒼溪紅心獼猴桃“金字招牌”

今年,蒼溪縣將高規格抓好獼猴桃改造提升,新(改)建獼猴桃基地1萬畝,完成獼猴桃低效園改造1.6萬畝,新增獼猴桃基地有機認證4000畝,通過避雨栽培、良繁建設、花粉監管、樹苗防凍、低效園改造、防風林建設等有效措施,將大大提高蒼溪紅心獼猴桃品質和產量,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蒼溪】蒼溪脫貧了!

圖為五龍鎮溫氏養豬場。劉徽 攝

在該縣橋溪鄉伍洪昭的有機獼猴桃種植園裡,工人們正在忙著給獼猴桃樹抹芽、疏花蕾、修繕避雨大棚。據瞭解,該產業園30多畝的有機獼猴桃今年將迎來盛產,預計產值將達到70餘萬元。作為產業帶頭人,伍洪昭耐心為周邊群眾傳授獼猴桃種植技術,帶動周邊20餘戶農戶增收。目前,全縣獼猴桃從業人員達到22萬人,先後建成獼猴桃基地鄉鎮39個,種植專業村538個,獼猴桃成為該縣農業發展的領軍產業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有了產業就有了‘鐵飯碗’,只要肯幹就可以守住這股‘活水’。”62歲的貧困戶辜學全說,他家種了3畝有機獼猴桃,合作社為其提供了種苗和技術,還包銷售。“去年我的淨利潤就有2萬多元,今年我又新植了2畝,加上養豬等其他收入,對長效穩定增收不再返貧我是充滿信心的。”


穩產保供奮力建設全縣生豬出欄“後花園”

蒼溪縣始終把生豬“穩產能、保供應、促增收、強保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重大的民生工程,確保以優質生豬生產為支柱的健康養殖百億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為擦亮“川豬品牌”金字招牌貢獻積極力量。

在蒼溪縣五龍鎮川龍種豬場項目建設現場,10多臺挖掘機正在加班加點的作業,工人們也在熱火朝天的施工。今年,蒼溪高站位抓好畜禽保障工作,積極推動溫氏川龍仔豬繁育場建設,加大二雜母豬選留和引種,新建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溫氏”託養場100餘個。

溫氏股份西南養豬公司負責人介紹,溫氏集團自2015年入駐蒼溪以來,秉承著“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的經營理念,在蒼溪發展合作家庭農場260戶,為農戶累計增收約1.5億元。今年,溫氏集團川龍種豬場項目預計總投資3.8億元,建設高效化生產線9條,預計2021年10月建成投產,年出欄商品豬苗40萬頭,帶動200餘戶家庭農場增收致富,為養殖戶創造1億元以上收益。

  

漁業有道著力打造蒼溪水產業綠色發展“聚寶盆”

今年,該縣將以“嘉陵山水、美麗漁村”為總體思路,以嘉陵江為紐帶,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著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打造蒼溪鱉金字招牌、發展休閒漁業,奮力打造“蒼溪漁”系列品牌,形成蒼溪漁養殖、蒼溪漁旅遊、蒼溪漁美食的新格局、新業態。

【蒼溪】蒼溪脫貧了!

圖為八廟鎮舉臺村水產養殖基地。劉徽 攝

在蒼溪縣八廟鎮舉臺村陳興利的水產養殖基地,趁著氣溫回暖,工人忙著投放各類魚苗。該養殖場今年將投放草魚等四大家魚以及鱸魚、黃辣丁、臺灣泥鰍等名貴魚種幼苗300餘萬尾,預計年產值將達到400餘萬元。同時,還帶動周邊30餘戶農戶發展水產養殖,實現長效穩定增收。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把產業搞起來,把幸福日子過起來。”60歲的貧困戶陳芝銀說,他常年在這裡務工,學習了養殖技術。去年,他承包了5畝魚塘搞養殖,今年預計收益會有2萬多元,加上就近務工收入會不錯。“有了產業就不怕沒有收入,我也不用擔心再返貧。”

據悉,2019年以來,蒼溪縣新增水產養殖面積3500畝,投放水產苗種2850噸,人工增殖放流116餘萬尾,各類水產品產量達到2萬餘噸,產值4.5億餘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