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是年輕人走向成功巔峰的唯一選擇嗎?還有第二條路嗎

年輕人應該多吃苦,應該多多吃苦才是人生正路;沒有迴旋選擇,是唯一選擇;無論家庭條件多好,多麼優秀,都應該這樣做;讓年輕人懂得吃苦是光榮的使命,不是可恥的下賤;讓年輕人懂得吃苦是走向成功的起步,不是走向頹廢的終點。請看——

他是我的發小,叫建靜,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直到父母雙亡,家裡的家務活可以說沒有獨自幹過一件。家庭條件可以說是全村最好的,父母都是雙職工,能不好嗎?

但有一樣事情是他的汙點——就是他的父親在他二歲那年因公殘廢——下肢癱瘓,因此沒有弟弟妹妹。

有過一次有妹妹的機會,他大姨家兩個閨女,都很乖巧。說是讓他母親“二里挑一”,他母親考察了一年——方方面面都考察了,連走路的姿勢好看不好看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結果是一個都不入他母親的法眼,“火眼金睛”的法眼,都不如他自己的寶貝兒子入他那“高不可攀”的法眼。這樣一來,他母親把他就不當掌上明珠了,簡直當“小神仙”供奉了。

記得有一次,他的父親實在是看不慣他母親的做法了,就斗膽的叫兒子到地裡挖一簸箕土回來,好和點泥把牆上的一個破洞補一補;要求不高,就為的是讓兒子動動小手而已,就挖一簸箕而已。15歲的男孩子啊!

吃苦是年輕人走向成功巔峰的唯一選擇嗎?還有第二條路嗎

兒子聽話,拿上小鐵鍬往外就奔。他母親不樂意了,與他父親大吵一架,妥協的結果是必須跟在兒子後面做幫手,深怕累著、磕著、碰著。結果是他母親把一簸箕土端到門口,才讓兒子從門口那再端回去讓坐在輪椅上的父親看看兒子的能耐有多大,有多優秀!並把兒子大大誇獎了一番,說挖土的姿勢不能說是全村同齡人裡最好的,也是數一數二的,連村裡幹活最麻利的六秋兒都豎大拇指。他父親知道實情後大罵:“不知道你要把孩子嬌身冠養到什麼程度?有好果子在後面吃呢!不信咱們走著瞧。”他是一個六十年代的大學生,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但因為行動不便又老婆的特別強勢,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管不了那麼多。

建靜生活在“襁褓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到參加工作又是公務員,到結婚生子……一路順風。

2016年,建靜的父親去世了。2017年,他母親也去世了。隨著二位“得力助手”的離開,他迷茫了;緊接著就是替別人做擔保的銀行貸款出問題了……一連串的打擊使他徹底奔潰了。一氣之下腦梗,走路都歪歪扭扭了。

還有一個夥計,與建靜的情況類似,孩子都有了,在有退休金的父親意外去世後沒有一個月,想不開,自己去西天了。

這些事例說明:沒有吃過苦的孩子,不懂得吃苦是什麼滋味?心裡承受能力極其有限,一旦遇到天不如意的困難就暈頭暈腦了,分不清東南西北了,一時想不開往往會出問題,出大問題……

年輕人,吃點苦吧!不要挑肥揀瘦,不要朝三暮四;自己坑坑窪窪走出來的路踏實,是堅實水泥路更是鋼鐵長軌,像光芒萬丈的太陽,會指引你邁過一道一道懸崖絕壁走向成功的巔峰。他人保護下的路就是棉花路,你們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