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同疫情競速!那些疫情戰線上的“隱形戰士”

在抗擊疫情一線

有那麼一群人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

但他們同樣是

這場抗擊疫情戰鬥的主角

發揮了至關重要的

"健康守門人"作用

他們就是抗擊疫情戰線上的

“隱形戰士”

1月27日,根據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

白雲區成立了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

這支精兵勁旅

奔走於入境防疫處置一線

和時間賽跑,同疫情競速

堅守“疫”線

確保每個防疫處置環節落實到位

“飛機兩小時內抵達機場,醫療、安保、後勤、車輛、應急都要準備到位,必須每個環節都落實,溝通一定要順暢及時。”在人和空港假日酒店集中安置點,區疫情防控專班外事組組長吳江葦一再核實物資配備、酒店封閉管理、現場治安秩序和突發事件處置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入境人員轉運安置無縫對接。近來,這樣緊鑼密鼓的溝通協調,已是常態。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收樣登記。

2月26日晚,接到市有關工作要求後,白雲區連夜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迅速成立外事組,在沒有類似事件經驗的情況下,多次進行推演和現場模擬演練,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預案措施,並落實車輛、防控物資、翻譯人員等保障到位,就這樣熬了一個通宵。27日早上,開始首批相關國家航班經白雲機場入境防疫處置工作;28日,完成人員分流。第一次實戰順利通過,讓吳江葦和組員們在緊張之餘增加了更多信心。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區疫情防控專班外事組、協調督查組在協調推進防疫處置工作。

從2月26日至今,吳江葦帶領外事組組員連續奮戰了30多天,這對55歲的她而言,在身體和精神壓力方面都是挑戰。她深知機場作為人員密集場所,又是各地人流交匯區域,防範疫情工作難度大,但她從來沒想過退縮,從協調物資配備準備、旅客接送轉運,到酒店住宿、餐飲服務等,全程帶著組員共同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外事組組員李鎮同時身兼會務保障組組員,在各類疫情防控會議組織籌備現場、涉外疫情防控一線、相關國家入境人員防疫處置現場,都可見到他的身影。就連38歲生日那天,他也在相關國家入境人員定點酒店忙到凌晨2點,錯過了家人為他準備的生日慶祝。他說:“身為防控專班、區府辦的一員,就應該挺在前面,秉承服務第一的理念,把該乾的事先幹完、幹好。等疫情結束了,慶祝才更有意義。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外事組組員深入疫情防控一線。

期間,最讓他們自豪的是,白雲區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形成了由幹警、疾控人員、翻譯人員組成三人小組跟車轉運工作模式,由幹警擔任車長,負責轉運途中的上下聯動溝通、安置入住準備、流調數據統計等工作。由於資源集中調配使用,原來需要3小時完成的工作縮短至半小時,極大縮短了入境人員等待時間。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準備入境人員健康檢測。

吳江葦表示,這都歸功於團隊裡的每一個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平凡英雄。

心中有“數”

利用大數據推動疫情精準防控

“區府辦有一股凝聚力,我就像顆小小的螺絲釘,在這股力量的帶動下,為全區防控疫情這臺機器的正常運轉,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哪怕很微薄。”數據分析組組員王寵正月初二買了當晚的機票,從老家趕回廣州,當天,區府辦工作人員基本到齊。在數據分析組裡,他和其他組員一起,每天要整20多本臺賬,梳理上萬條信息。基層會有很多特殊情況,比如正在居家隔離的人沒有服從管理,就會被強制集中隔離,這時表格數據就要及時調整。

幾乎每天,王寵都至少要打幾十個電話,和基層報送數據的人員溝通,確保數據精準。在他看來,數據組就像是一隻靈敏的鼻子,及時嗅出疫情變化的趨勢,比如根據不同類型人員返穗增多或減少,通過數據分析出當前外防輸入重點要防哪個方面。和王寵一樣,組員陳英安負責疫情分析報告撰寫,每天同樣電話打個不停,響個不停。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數據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溝通,確保數據精準。

不斷攀升的數據量,不斷增加的指令,幾乎不停歇的鍵盤敲擊聲,組員們早已習慣這樣的工作常態。王寵提到,一開始,鎮街需要報送的表格有十幾張,幾乎各個組都有一份表格需要鎮街來填。為了給基層減負,大家一起研究如何精簡表格,最後將需要鎮街填報的21份表格,精簡優化為1份,把上級和基層的壓力全部集中到區疫情防控專班這個層面,為基層鎮街騰出時間和精力去全力做好防控具體工作。

和數據分析組一樣,協調督查組也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為抗疫一線人員守護好後方陣地。他們的足跡遍佈全區22個鎮街,深入城中村、居住小區、農貿市場、企業、集中隔離點等疫情防控一線開展督導檢查,助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地。

近日,組員張瓏和同事在民科園開展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督查時,一家智能科技企業負責人反映,企業核實過兩位湖北籍員工疫情期間一直沒有離開廣東,但無法復工上班,原因在於太和鎮大瀝村的房東拒絕湖北籍人員返村。核實該情況後,張瓏和其他組員當天就督促太和鎮協調解決了上述員工返村入住問題,企業負責人連聲道謝。

此外,由於長期加班加點,協調督查組的組員吳豔自2月19日起,連續30多天工作加班後都在區機關大院的臨時宿舍住宿,一直沒有回家。“會累,會怕,會想家,可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她說。還有組員張玉經常熬夜加班,即使牙痛到發燒也堅持當天開會當天出紀要。

加班加點

記錄傳播白雲戰“疫”正能量

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加班加點是常態……這是綜合材料組的工作日常。這一團隊除了要承擔常規性的各類政府綜合性文稿以及疫情防控相關的絕大部分綜合性文稿材料撰寫外,每天還要出刊一期區疫情防控工作日報,每天向市防控辦整理、報送白雲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亮點、宣傳信息等。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區疫情防控專班綜合材料組對涉疫工作材料撰寫進行交流。

非常時期,非常之態。疫情期間,綜合材料組的組員們都習慣了不分時間、地點,工作都是第一要務,無論幾點接到工作任務,都排除困難,全力確保工作及時完成。組員盛明紅把讀二年級的大兒子和一歲半的小兒子送回了老家,託付老人家幫忙照看,沒來得及探望80多歲的外公就趕最快的一班高鐵火速回到工作崗位。2月下旬的一天,盛明紅下班回到家已是晚上8點多,還沒來得及吃完晚飯就接到工作任務,第二天要上交一份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彙報類重要材料。盛明紅立即放下碗筷,打開電腦醞釀提綱,併火速電話協調多個職能部門收集工作素材,會同組員蘇慕烽、林樹龍一起,直到凌晨才完成任務。

自正月初三成立區疫情防控專班以來,綜合材料組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甚至沒有一天準時下班。為了趕材料,整個小組一起放棄午休,晚上加班到深夜也是稀鬆平常的事。他們對經手的每一份材料,都不敢有一絲懈怠,對每一個細節都逐一調研求證,確保每一句表述、每一個數據、每一項進展都不出現一絲差池。甚至經常為了確認一個數據,乃至一個字,要打好幾個電話。

據統計,綜合材料組至今印發區級信息日報63期;被市政府辦公廳採納刊登信息24篇,其中2篇被省選登。在綜合性文稿壓力極大的情況下,白雲區工作類信息刊登總量依然居全市前列,這讓組員陳溯倍感自豪。他說,寫材料、報信息都是幕後工作,相比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民警等抗疫一線人員,可能容易被忽視。但他們其實是在定格和記錄白雲區形形色色的抗疫人物、亮點舉措和成效,把更多的正能量傳播出去,於自己而言,也是了不起的事情。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區疫情防控專班綜合材料組對涉疫工作材料撰寫進行交流。

此外,宣傳組也積極利用各級各類媒體平臺和社會面電子公共平臺,做好疫情防控政策科普類宣傳,加強各類新聞報道。在戰“疫”報道第一線,他們將一個個平凡人物、溫暖故事和淚目瞬間定格呈現,讓戰“疫”報道更加及時、鮮活、走心。

立收立辦

確保所有工作當天清零絕不過夜

“晚上經常做夢,都夢到來了急件,大家通宵幹活。”辦文組組員、“90後”吳麗萍今年過年經歷了最特殊的婚假,本來已經到了西藏遊玩,接到返崗通知後,馬上買了最早的機票飛回廣州。到辦公室後,她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和其他組員一樣,隨時處理防控文件,傳達區領導指示批示,全力保障全區防控指揮中樞的高效運轉。

“我們是較早聞到硝煙的人。”辦文組組員陳昭禹介紹說,他們第一時間印發了區級防控預案。辦公室提前動員備戰,他帶頭放棄探親計劃,連續兩年春節值守,科室全員枕戈待旦,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從一開始,他們就定下了文件“立收立轉、立收立辦”的鐵規矩,從收文崗、辦文崗到審核人,隨時待命、優先處理,一週7天、一天24小時不間斷。“區領導指示批示第一時間傳達、緊急文件和指引第一時間轉發、方案政策類文件當天印發”,所有工作當天清零,絕不過夜。記不清多少個深夜,整座城市都在沉睡,他們還在緊張制發文件,給領導和鎮街一線短信通報上級最新要求和指引。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區疫情防控專班辦文組對疫情防控文件制發進行部署。

凌晨、半夜爬起來接發通知、制定文件是家常便飯,這樣的高強度工作,也把許鴻、杜帥等人煉成了“鐵人”。不到兩個月時間裡,他們就處理疫情防控類文件1000多份,工作量最大時,一人一天要處理30多份文件,處於超負荷狀態。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一人一天要處理30多份文件。

各級各方下發的政策措施日益繁多,為避免文件過多、過雜,混淆基層目標,辦文組把重心放在研究上級政策上,分析每個階段、每個節點應該開展什麼工作上,踩著每個關鍵時點,他們推動出臺了復工、復產、復學、境外人員處理等系列政策,先後以指揮部名義印發90多份文件,及時提醒各單位調整工作重心、落實政策指引,並每晚精煉一至兩項代表當前重點、符合區委區政府防控指向的事項,通過微信等更加直接高效的方式,提醒至各鎮街、各部門主官,由指揮部領導親自督辦,推動全區上下統一步調、同向發力。

和时间赛跑,同疫情竞速!那些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

和辦文組一樣,會務保障組也在高效運轉。作為後勤“大管家”,組員彭偉忠在正月初二就準備好了測溫儀和口罩,之後每天幾乎從早到晚,都忙著統籌調配辦公物資、防控物資,負責會場清潔、消殺、設備等會務,還有飯堂、車隊等後勤保障。“每項任務都很緊急,同時要確保不能出錯。”彭偉忠提到,任何時候他都時刻提醒自己謹慎再謹慎,高效再高效,確保用車安排再頻繁也不出錯,檢查維護視頻、話筒等設備高頻使用也要確保正常。

據瞭解,疫情防控期間,為最大限度控制會議數量,減少參會人數,會務保障組運用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和網絡會議軟件召開會議,確保所有大會都及時開到各鎮街,既減少人員接觸,也減少基層領導往返時間。同時,利用華為5G技術視頻連線,以及中國電信的網絡會議軟件開展緊急會議,確保會議傳達和落實更加快速高效。

☆大美白雲,碧水盈盈

☆嚴防境外輸入!白雲這個衛生院擔重任

☆重啟白雲書香之門!白雲區圖書館、文化館恢復開放

文 | 全碧芳

圖 | 譚札烽 受訪單位供圖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