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閒話少說,今天咱們接著拉X-26到X-50。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26A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26B

施魏策爾X-26A/X-26B Frigate。X-26是直接購買的民用機型,60年代美國海軍訓練試飛員在偏航/滾轉耦合條件下的操作,使用高速飛機比較危險,就買了幾架施魏策爾SGS 2-32滑翔機,這個型號後來被命名為X-26A。1967年兩架X-26被改裝為QT-2PC,安裝1臺100馬力發動機和減速消音設備,在東南亞執行隱蔽偵察任務,這種飛機回國後被命名為X-26B。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洛克希德X-27 Lancer。X-27是洛克希德的凱利·約翰遜利用政府和軍方人脈搞下來的編號,它其實是60年代後期洛克希德自研的出口型CL-1200輕型戰鬥機。這種飛機是在F-104基礎上發展的,但是在關鍵的外銷比賽中輸給了諾斯羅普的F-5。而當時美國國內也有YF-16和YF-17兩種新機試飛,所以也沒有國內市場。雖然搞到了編號,但沒有官方資金支持,該型號最後無疾而終,只建造過等比模型。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28 Osprey。這是一種私人設計的單座小型水上飛機,由購買者自行建造。美國海軍當時正在選擇可在東南亞使用的小型巡邏機,要求能夠在目視條件下飛行,價格在5000美元以下,可在當地大量建造而不需太多投資。最後在當時市面各類機型中選中了該機,於1971年購買一架並命名為X-28。據說性能符合要求,但由於計劃取消而沒有進一步發展,現在該機型還在以Osprey 1的編號在民用市場上出售。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格魯曼X-29。從外形就可以看出這是前掠翼和鴨翼試驗機,該機於1984年12月14日首飛,共生產了兩架。為節省成本該機採用了F-5的前機身、F-16的起落架、F-18的發動機以及A-6的液壓系統。但該機的主翼是複合材料的,並且採用了三重冗餘的飛行控制系統,包括三臺數字式計算機和三臺模擬計算機。該機共飛行了242次,操縱性和機動性都相當好,也就是說美國人對這種構型摸得很透。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早期單垂尾概念圖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後期雙垂尾概念圖

羅克韋爾X-30。里根政府時期推出的空天飛機,號稱能以25倍音速在近地軌道飛行,兩小時就能從美國本土飛到日本東京。該機是冷戰時期戰略欺騙的一部分,由於耗資極巨,所以沒有進行實際開發,僅留下了一些概念圖和模型。不過該機積累的設計理念後來在X-43項目得以延續。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羅克韋爾-MBB X-31。該機是美德合作研製的高機動性試驗機,其中德方公司的M就是代表梅塞施密特,夠驚喜吧!與X-29相似,該機大量採用了現役型號的現成系統和零件。該機採用三角翼帶鴨翼佈局,並且安裝了推力矢量發動機,超機動性能相當好,最後發現它甚至去掉垂尾也能飛。X-31共製造了兩架,於1990年10月11日首飛,一號機後來因空速管故障墜毀,換言之美國人對鴨翼飛機摸得也很透。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波音X-32。波音為競爭聯合打擊戰鬥機JSF合同研製的概念機,在競爭中輸給了洛克希德·馬丁的X-35。這種飛機在試飛階段大家曾遭到飽和信息轟炸,我就不多廢話了。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洛克希德·馬丁X-33。X-33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設想的航天飛機後繼型重複使用載人航空器VentureStar的無人驗證機,主要用來檢驗單級入軌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SSTO RLV)所需的各項技術。包括新型火箭引擎、耐熱材料以及液態氫複合材料低溫燃料箱等等。該機採用升力體結構,沒有主翼,有兩個垂尾和兩個V尾。2001年3月該項目在組裝完成度85%,零件96%,發射設施100%時終止,當時已經花了9億2200萬美元。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軌道科學X-34。NASA為航天飛機後繼機訂購的低成本無人技術試驗機。該機使用火箭發動機,由洛克希德L-1011飛機掛載,在10000米高空發射,飛行速度可達8馬赫,到達80千米高度。該機可在惡劣天氣下多次重複使用,每兩週即可發射一次。但2001年無動力的一號機完成後項目即取消,安裝引擎的二號機最終沒能完工,該項目只花了1.12億美元。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蛤蟆背後那架

洛克希德·馬丁X-35。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贏家,後來發展成F-35。直到現在我們也還在受這種型號的資訊轟炸,所以也就不多說了。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假座艙上畫著飛行員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與其他試驗飛機大小對比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X-36。無尾戰鬥機敏捷性研究機,因為預算問題沒有建造全比例機體,而是按真實飛機大小的28%建造。該機使用矢量噴口、鴨翼和副翼控制,由地面虛擬座艙中的飛行員控制。該機共建造了兩架,於1997年5月17日首飛,因為麥道後被波音合併,因此也稱為波音X-36。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波音X-37。在X-40基礎上發展的新一代航天飛機無人驗證機。該項目於1999年正式開始,最初由NASA主導,建造了大氣層內滑翔試驗機X-37A。該項目後來轉為軍方管理,進一步發展為垂直髮射滑翔著陸的軍用型X-37B。X-37B於2010年4月22日首次由大力神火箭發射升空,224天后返回併成功在跑道上降落。迄今該機已成功發射5次,其中第5次飛行在軌時間長達780天,2019年10月27日才返回地球。該機進行的任務並未對外公開,其軍事屬性不得不令人警惕。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設想中的逃生場面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滑翔試驗

NASA X-38。該機是為國際空間站研製的乘員返回機,用於緊急逃生,但也可以轉為其他用途,使用阿麗亞娜火箭發射提供載人航天服務。該項目於1996年開始,最初編號為X-35。該機先後製造了3架,但均只進行了大氣層內的掛載滑翔試驗,項目就於2002年因預算削減而終止。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39。上世紀90年代美國空軍為未來飛機技術改進計劃(FATE)保留自用的編號,由空軍技術研究實驗室和國防高等研究計劃局管理。目前只知道這是一種無人機,其他情況不詳,一般認為這個項目已終止。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波音X-40。這是為X-37準備的前置型號,用來驗證大氣層內飛行的氣動外形和控制軟件。該機只有實用型號X-37的80%比例,沒有貨倉也沒有防熱塗層。X-40A於1998年8月首次從直升機上釋放,其後波音打算在此基礎上開發與X-37平行的X-40B,NASA意識到這有可能成為一個釣魚項目,因此於2001年將X-40併入X-37項目。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1

。這是一個保密項目,是一種試驗型再入飛行器,可以高超音速在亞軌道上運載1000磅載荷,並將載荷投入大氣層中——直白說就是太空轟炸機。據說其採用了新的推進形式,速度可達到7到9馬赫。該項目從未發佈過照片或者假想圖,因此一切都是猜測的。目前X-41已併入獵鷹計劃中。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2。這也是一個保密項目,據推測是美國空軍新的低成本液體燃料一次性運載火箭的上面級,有效載荷為1.8噸。該項目同樣未對外發布詳細資料和圖片,有消息說已被取消。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注意助推器尖端的X-43A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與助推器分離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本體並不大

NASA X-43 Hyper-X。X-43是高超音速無人試驗機,設想有多個改型。A型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B型採用複合循環發動機,C型採用碳氫化合物燃料發動機,然而由於預算過於高昂,只建造了A型。該機由NB-52掛載,由飛馬座火箭改進的助推器發射,達到預定高度和速度後拋棄助推器自主飛行。該機在2004年11月16日的第三次試飛中達到了9.68馬赫,該項目至此結束。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洛克希德·馬丁X-44 MANTA。美國空軍和NASA共同開發的無尾翼試驗機。該機源自F-22早期設計,取消了尾翼和所有控制舵面,僅用推力矢量控制,與常規飛機相比具有更好的隱身性能並能攜帶更多燃料和武器。該項目於2000年左右結束,沒有建造實機,因此想象圖的翼面形狀和噴口等細節多有不同。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洛克希德·馬丁X-44 UAV。這是洛克希德臭鼬工廠開發的無人機技術演示機,使用了原X-44 MANTA遺留的編號。該機使用納米碳纖維製造,2001年首飛,一直保密到2018年2月才對外公佈。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5A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5C

波音X-45。X-45是全自主無人軍用飛機的驗證機,該機所用技術源自X-36和F-22。地面飛行員只負責高級決策,大部分飛行和攻擊自主進行。最初的兩架X-45A均是縮小尺寸的概念驗證機,在試飛中實現了一名地面飛行員對兩架飛機的操控,並且在轟炸試驗中成功自主攻擊了臨時出現的目標。接下來開發了尺寸增大,外形類似B-2的X-45C,但空軍於2006年3月中止該項目。其後波音又向海軍推出X-45N,然而敗於諾斯羅普X-47之手。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波音X-46。波音公司為美國海軍開發的無人戰鬥機,後因空、海軍無人戰鬥機計劃合併成為冗餘項目而被取消。該機的詳情並未對外公佈,一般認為和該公司的X-45B相似。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7A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7B

諾斯羅普·格魯曼X-47 Pegasus。美國海軍的無人隱身戰鬥機,早期的X-47A於2003年2月23日首飛,實用型的X-47B機體更大,機翼平面形狀也作了改變。X-47B可用激光和高功率微波實施對地攻擊,也可掛載空對空導彈迎擊包括導彈在內的空中目標。該機於2013年中在喬治·布什號航母上完成了彈射起飛和著艦試驗,但引發了艦載機飛行員的普遍敵意。2016年美國海軍宣佈由於預算原因中止X-47B項目,由MQ-25無人偵察機和RAQ-25無人加油機替代。此外據說諾斯羅普·格魯曼於2018年建造了新的X-47C,但具體情況不詳。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8B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X-48C

波音X-48。波音與NASA聯合開發的無人全翼試驗機,最初的X-48A翼展10.7米,該計劃被取消。X-48B翼展縮短為6.4米,裝有3臺渦噴發動機,該機於2007年7月20日首飛。改進的X-48C安裝了兩臺渦噴發動機,並加裝了垂尾,於2012年8月首飛。據說該項目相當成功,以後計劃開發更大型的BWB演示機。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皮亞塞茨基X-49 SpeedHawk。該機是為美國海軍研發的高速複合推進直升機,在西科斯基SH-60海鷹機體上加裝了固定翼和控制面,機尾安裝了矢量推力導管螺旋槳。2004年該項目被移交美國陸軍,與2007年6月30日首飛,平飛速度可達到360千米/小時。該項目於2008年測試完成後即陷入沉寂狀態,據說沒能通過後來的聯合多功能技術演示(JMR-TD)階段。

不那麼純粹的天空探索者,美國X系列試驗機之26到50號

波音X-50 Dragonfly。波音和國防高等研究計劃局合作開發的鴨翼/旋翼無人試驗機。該機起飛和降落時通過旋翼尖端噴口排氣旋轉產生升力,在平飛時鎖定旋翼成為普通機翼,轉為向後方排氣產生推力,鴨翼和尾翼都能產生一定的升力。然而兩架原型機都未能從垂直起飛過渡到水平飛行,2006年9月承認設計存在固有缺陷,項目失敗。


下期將繼續介紹50號之後的X系列以及其他典型試驗飛機,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