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與你“宅”一起|樑思成——大同調查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開篇我們說,梁思成先生到底和大同有怎樣的不解之緣呢?大同既不是梁先生的出生地,也不是他居住最久的城市,那為什麼要在大同建梁思成紀念館呢?在這一展廳,我們可以找到建館的第一個原因:上世紀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一行來到大同。他們詳盡地考察了開鑿於北魏時期的雲岡石窟,並在石窟的建築裝飾上發現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敏銳地感覺到雲岡石窟是西域印度佛教大規模進入中國的實證。而北魏平城時期頻繁的中西文化交流為中國文化注入鮮活生命力的同時,也拉開了中國走向盛唐的序幕。他們對華嚴寺、善化寺的調查,揭示出這些風格迥異、佈局完整的遼金建築群所蘊含的粗獷豪放的民族風格,從此大同古建築以特有的價值和魅力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1933年9月5日上午8時,梁思成、劉敦楨、林徽因、莫宗江和一名工友一起到了大同……

9月6日,他們首先考察的是位於古城內的華嚴寺,華嚴寺的大雄寶殿是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體型最大的木殿,並且殿內還有優美的遼代塑像。華嚴寺的薄伽教藏殿是這幾座建築中年代最早的,為遼興宗重熙七年(1038年)所建。天宮樓閣是一座佛經圖書館,裡面有一排製作精巧的書櫥壁藏,用於存放經書。整座壁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書櫥,也是海內孤品。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7日上午至9日上午,他們考察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長期以來,大家對雲岡石窟的研究偏重於宗教意義,缺乏建築學意義上的探索。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大同之行,對雲岡石窟作了系統地考察研究,撰寫了《雲岡石窟中所表現的北魏建築》一文,第一次從建築學角度對雲岡石窟進行了深入系統地研究。

在對雲岡石窟的建築藝術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之後,梁思成感觸良多,他說“在雲岡石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國藝術固有的血脈中忽然滲入旺盛而有力的外來影響:它們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臘、波斯、印度,它們通過南北兩路,經西域各族和中國西藏到達內地。這種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賦予我國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這是歷史上最有趣的現象,也是近代史學者重視研究的問題。”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9日中午,梁思成一行回到大同,晚上林徽因先乘車返回北平,梁思成和其他人繼續在大同工作。

9日下午,他們開始調查善化寺。善化寺是一個比較完整的遼金時代的建築群,在這裡,他們找到了研究遼金佛寺佈局的重要實物資料,確立了該寺在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10日到16日他們對華嚴寺和善化寺的全部殿堂進行了搭架細測,並用經緯儀測量了總平面和各殿高度。善化寺作為保存較好的遼金寺廟建築群,保存著4座主要建築和5座次要建築,是研究宋遼寺廟佈局的重要實物資料。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他們在大同的二十多天裡,略測了東、西、南三座城樓及鐘鼓樓,均為明代所建。

同博與你“宅”一起|梁思成——大同調查

梁林等人的大同調查為大同2008年施行的古城修復與保護工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依據。

考察完這裡的寺廟群后,劉敦楨先回北平,梁思成、莫宗江則去了山西應縣考察。


文字、配音:谷昕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