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這次突然的疫情,對我們生活、經濟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線下活動基本上遭受很大程度的限制,反之推動了線上信息科技等的需求,醫藥行業結合雲數據迎來新行情,巨大的發展空間被挖掘。

全球行情波動,整體呈現出回撤大於盈利,資產縮水的情況,所謂危機,機遇與風險相輔相成,下面我將把最近行情的情況簡單做個說明,此外梳理一下這段期間可能時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

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疫情環境下5G行情釋放完畢?新基建的投資機會在哪幾個方面?

從疫情爆發至今,我們明顯能發現之前的交通管制,出門等線下活動基本全部受限到現在有些地區全部放開。這段時間在和一些朋友交流中,認為這次的衝擊超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說08年都沒有停產的公司,現在有一些停產了,世界經濟發展多年的潛在疾病順著這次疫情全部暴露出來了,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這是造成市場經濟恐慌主要因素。

我反覆的研究這段時間的動盪行情,其實主線是很明朗的,一個詞概括“流量”。在這期間摻有半導體、自主可控、消費電子等,流量的主線並沒有改變。一條最基本的邏輯線:2019年公佈的中國的移動流量增長了72%,流量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迫切,帶動了全球的產業鏈。我國的疫情期間,整個數字經濟消費出現大規模爆發,比如網絡會議、網絡視頻、直播電商帶貨等都迎來了一波流量的激增。那這背後就是5G、服務器以及數字中心。

5G投資方向:科技新基建

4G期間,中國當時總計投建400萬個基站,5G基站數約600萬個,去年投建30萬個,按照4G比例,今年大概是在70-100萬個。此外今年保有經濟增長需求結合流量爆發,5G的爆發稍有提前,我認為,行情屬於剛起步的階段。

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疫情對於互聯網領域是一次質檢員,龍頭鞏固,行業趨於集中化,比如字節跳動,頭條系、阿里系等。

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除了需求端,從政治方面來看,國家同樣需要這類行業拉動基建的保佑增長率,尤其當前疫情衝擊經濟下滑,雖然說但從這一塊拉動不是很大,但他背後衍生的行業,車聯網、物聯網等,包括以後的雲醫療,萬物智能化,VR體量是非常大的。當然研究歸研究,沒有研究去做市場,就是賭徒,帶著邏輯做,未來增長多塊,估值擴張多大以市場行為為準。

舉個例子,網上也有一些說華為海思產業鏈,手機集成化天線方案是村田做的,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國內的半導體產業,國產替代空間很大,潛臺詞是相關技術還沒到爐火純青,大部分依靠外國技術。

光模塊、服務器領域

大家從各大新聞渠道也都瞭解,作為服務器供給端之一美國對我國造成了一些打壓,這樣就刺激了國內以華為牽頭的知名企業大力發展服務器,代表的就是鯤鵬,給浪潮信息之類的公司提供擴大市場份額的機遇,此外還有鯤鵬產業鏈向神州數碼和東華軟件今年都能代理10萬臺服務器,其他就不多說了。

服務代理是一方面,芯片核心在CPU,服務器盈利的只是小部分,流量爆發時,AMD,英特爾增長的特別快,我找了下AMD一季度訂單,中國佔比還是很多的,所以說國產替代的化,可能是處於剛起步的階段。

光模塊沒什麼可以聊的,中際旭創和新易盛,不過按照業務佔比,中際海外佔比多,短期受疫情影響避免不了,新易盛國內多,可能影響小一點。

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在線教育等數字應用領域

這個總體就是5G數據應用,目前說白了就是處在萌芽階段,可能市場反應上漲的比較洶,但我可以很明確的高速你,剛起步。央視在做宣傳,工業互聯網4.0,港口自動化,物聯網NB-LOT等等,應用端在未來肯定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只不過目前A股表現出來的不多,可以看看港股和美股,比較多。

美股大跌,你仔細看就能發現中概股其實還行,從市場份額、市場格局我看好在線教育。視頻應用端,遊戲、騰訊、阿里等多少受疫情催動有一些上漲,估值大概率要修正一下,不僅僅看他們的對標,我在關注新東方這類。

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消費電子下次在聊,或者私信。

近期投資策略

近期投資建議,行情弱勢就去關注下別的產業機會,雖然不是主線,做做短線也還行,我比較傾向老基建,軌道交通、特高壓這一塊,經濟目前來看有壓力但仍在預期內,外需對中國的衝擊,目前來看我也不好去做估計,近期可以關注主線下殺嚴重的板塊個股。三季度可以看看燃油車消費,我們預計6月份汽車行業迎來轉折。最後,在給大家一句看法,經濟肯定要增長的,美股估值高,預期又不看好,中國估值低,疫情即將結束,政策把控也很不錯,資金不會休眠,肯定要找個地方投資的,我看好中國的硬資產。

乾貨!全球疫情、動盪行情下投資邏輯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