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同輝老劉


一些人提倡快樂教育,然後一群人衝上去把他噴死。這種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下面的事實顯示了思想的固化和缺陷的持續存在。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良好的教育怎麼會變得如此痛苦?

需要人才的不是光科學技術,而是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國家建設需要工匠精神和具有工匠精神的愛國人才。不是那些想學習和獲得移民的人才,也不是那些想賺錢和移民的精英。教育已經到了沒有革命就無法實現的地步。這不是所謂的減負。它仍然沒有脫離舊的慣例。小改革只會改變,變得更加混亂。教育必須是革命性的。

所謂的革命是破壞性的。

我想象中的教育如下:

1.從小學入學開始,我們就要科學地跟蹤記錄每個學生的興趣點、特長、個性特徵等,並收集整理出初步的職業規劃。這項工作比基礎教育本身更重要,比如數學,英語。數學教育的難度應該降低。此外,應該更加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

2.初中開始對主要職業方向進行初步分類和確定(文化課程針對職業需求),並實行學分制。同時繼續跟蹤和記錄每個學生的興趣點、專長、個性特徵等。為細分做準備。

3.高中開始細分職業方向(文化課程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並繼續實行學分制。當學分達到一定範圍時,你可以進入在大學學習。沒有人能阻止天才在13歲上大學滿學分進。考研、讀博取決於學生自身的能力。

此外,所有學校對所有學生開放。優秀教師應該共享和流動,以解決擇校問題。一個好老師應該有更多的學生和更高的收入。學生可以去大學預約參加,如果他們通過考試,他們可以得到學分。中學生也可以去小學預約補課。

如今,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互聯網。教育也必須轉移到互聯網上。著名教師的公開課非常好。因此,網絡管理尤為重要。家庭互聯網用戶還必須有一個實名制,包括孩子、一個人和一個號碼。他們可以在任何年齡獲得任何專業的榮譽。學歷的重要性逐漸被削弱,知識構成變得個性化和多樣化。逐步形成一個學習型社會,而不是娛樂型社會。

如果這種幻想有一天能夠實現,孩子們的興趣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他離開大學開始工作的那天,他可能已經是半個工匠了……學以致用吧!因材施教!以身作則!


Ryan老師教英語


快樂教育、減負教育、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這些教育方式都是對的,也都是不對的。至於對的原因與不對的理由,已經有很多人回答了。

我只想說,什麼樣的教育是我們需要的,這個是沒有答案的,但是什麼樣的方向是教育的改革方向,答案只有一個:面向未來的教育。

在改革開發之初,我們國家百廢待興,工業基礎薄弱,這個時候國家急需理工科人才,整個教育的方向都是以學好數理化為領導,貢獻了一大批推進中國邁向世界強國的人才。

今天我們談論教育,要明白未來最需要的是什麼?

人文為本,科技強國。

隨著高考考試的改革推進,純粹的文理分科的模式已經不適應歷史的發展,新的改革方案很好的說明了未來對人才的要求。

拋開現有環境去大談特談素質教育、快樂教育是一種文化流氓的行為,只有腳踏社會發展實際,一步一步去調整教育方向,改善教育思路才是利國利己。


Suyee編程


可以轉化為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國家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任正非說國家未來的競爭取決於現在的教育。

而美國最大優勢在於創新型。

所以我們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

所以很容易得出結論:我們需要能夠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創新性人才。而我們在培養什麼?做題機器。這肯定不是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呢?

1.培養有利於獨立思考人才成長的大環境。

這個環境可不僅僅是指教育環境,更多是指社會環境。比如我有一個小發明、小創新就能獲利,那麼我對創新就有積極性。反之,如果我的創新很容易被別人竊取,我就沒有太多的積極性。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做保障。是不是有點扯遠了。

2.完善高職教育。

只有讓優秀的技術人才獲得高收入,才能有效地發展職業教育。搞技術的不如坐辦公室的那就壞了。

3.改革大學錄取方式。

寬進嚴出應該是個方向。

4.調整中小學教育評價體系。

我們除了會評價分數,其它的真不會評價。其它的素質評價只不過是造檔案盒,應付上級檢查。

5.中小學要努力打造寬度教育。

讓孩子的涉獵越寬,越有利於創新性的培養。孩子一旦對某一方面產生興趣,他自然就會向深度發展。

6.家庭教育要培養孩子的獨立和擔當。

一個自理能力強、有擔當的孩子混社會應該比只會讀書的孩子要強。在同等學歷下,獨立能力強的孩子絕對秒殺依賴性強的孩子。


沂河水32292101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是對人的教育。這種教育應該是即滿足人個性發展的需要,又能樹立與社會價值觀保持一致的教育。使人即煥發對生活的熱情,又對社會有貢獻的教育。

遺憾的是,沒有。一切以分數論英雄,普遍的是,學校不看重看你是否愛好運動,是否有動手能力,是否有某種特長,並有意的發展你的特長以達到將來更好的生活和服務社會。沒有,就是學習,學習好的就是好學生,不管你品質如何。學習不好,對不起,沒時間培養你的個性才藝。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是對心的教育。這種教育應該是從幼年即開始的關愛他人與守規則的正確的三觀的培養,以及如何融入社會,與他人合作,為社會做貢獻的培養。而這些發自內心的動力,才能始終引導一個人向善向上。

遺憾的是,沒有。從學前班即開始擇校,選擇學校的標準,也是看學校的升學率。而這些升學率大部分又靠反覆的做題考試才能保證。學校家長心有餘而力不足,哪有時間專門進行心的思想的培養。

所以,在一個人幼年,少年行為習慣,品格情操最最重要的養成階段,我們的教育以急功近利的考試取代了。終於學成了,或學不成被學校淘汰到社會了,忽然發現,年青人怎麼這麼沒理想,沒責任感,怎麼這麼冷漠這麼不守規則?來,加強對他們的心靈雞湯,告訴他們真善美,自立自信自強。忽然發現,二十幾歲的人怎麼這麼多觀念已形成,怎麼這麼難以進行思想教育。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聰明的你,你告訴我,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誰能決定這一切?


三人行有我為師


教育是百年大計,國家的未來在教育,家庭的希望在教育。

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才能使國家滿意,家長放心,學生喜歡呢?

首先,學校必須認真貫徹樹德育人的方針,把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到實處,真正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教育既嚴肅認真,又團結活潑,充滿朝氣。把辦好每一所學校作為追求的目標,努力的方向。

學生認真的學習,快樂的成長,不再是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不再有豆芽形身材,高啟的近視率。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校有大批高水平教師,尊師愛生蔚然成風,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師生們在校園內如沬春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校平衡發展,家門口的每所學校都是好學校,不再有學區房,家長們不再為子女的擇校上學而傷透腦筋。不再為上學難,上學貴發愁。

好的教育就是人民滿意的教育,人民是否滿意是恆量教育優劣的唯一標準。








瀛洲青松


首先從孩子踏進學校的校門就要教孩子怎麼做人,做什麼樣的人,向什麼樣的人學習,敢於跟什麼樣的行為作鬥爭,要教育孩子正直善良。同學之間要互助友愛不要歧視有殘疾的同學,而要多多幫助關心他們。上課要求氣氛生動活躍,敢於發表個人見解思想要活躍不要死氣沉沉。不要老師啥也對,孩子們啥也有問題,要求老師嚴於律己一視同仁,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學校要自上而下打去收禮風氣,給學生心靈上多添些正面的東西。總之自上而下剎住不良風氣還校園一片淨土,讓視國的花朵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壯成長。希望剎住補課風,上級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和強硬的手段,要不然,中國的教育走向哪裡都很迷茫。還校園一卡淨土讓辛勤的園丁們好好耕芸。為國家培養精英。


1847041531


這是個非常巨大而寬泛的主題,通常來說我們都向往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但是西方國家的教育環境、教學水準也有所不同。那麼我們擇其中之一進行說明。


以加拿大的教育為例。加拿大在2017年的全球教育質量國家排名中,加拿大排第一位。



歸納起來,加拿大的教育能夠得此盛名主要是由於“寬容的教育特色、合理的教育體制和實用的教學內容”。


教育特色


在加拿大,老師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和想法,因材施教。全國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和試卷,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教學內容。



在上社會問題討論課時,學生們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對某些社會現象做不同的解讀,只要不涉及種族歧視這些敏感話題,基本上百無禁忌。


其教育特色還有一點就是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積極學習是指學習者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能夠主動地探求知識,從而對學習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一種學習狀態。積極學習不僅有利於提升個人的學習收穫和學習幸福感,而且有利於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尋求對策,謀求積極的課堂變革。如何積極學習?加拿大是這樣做的:


1、以學習者為中心

  

加拿大中小學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特點體現於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從對特殊學生的關懷和包容,到學校及課堂內外環境的佈置,彰顯了對學生的尊重。在加拿大,特殊學生迴歸主流教育是較為普遍的現象,他們擁有自己的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享有自己專門的教室和學習工具,這使得這些孩子能夠與正常的孩子一起學習和生活,同時也使孩子們從小養成對他人的接納、包容和同情之心。

 

 

加拿大對班額有具體的規定,小學一至三年級每班不多於20人,四至六年級每班不多於35人。這也使得教師在課堂上重視群體學習的同時能關注到學生個體。在加拿大中小學的教室裡,隨處可見幾個孩子圍繞在圓桌旁學習討論。

  

2、積極學習基於可自我調適的寬鬆環境

  

在考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加拿大學校非常重視校園和教室內外環境的佈置,將“環境”視為學生的“第三位教師”。校園及教室內外基本找不到市場購置的人工裝飾品,校園文化建設的素材都由師生親手製作,或是字畫,或是原創的故事、詩歌,作品略顯粗糙但都展現近階段學生成長的收穫,從中能夠非常鮮明地感受到將學生視為學校生活和學習的主人的教育理念。

  


加拿大的西山小學為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提供了不同的室外活動場地與設施;在教室走廊兩邊的牆壁上掛滿了學生在老師幫助下完成的作品,從簡單的每位小朋友的卡通自畫像到各具特色的每人一句話的自我介紹,體現著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他們讓學生在寬鬆的、個性化的校園文化環境裡學會積極、自由地表達自我。

 

 

在加拿大的私立高中,課程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環境而存在。學校構建了一種適應不同學生髮展取向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豐富的課程體系,除語言、寫作、數學等課程外,還包括戲劇、舞蹈、烹飪、機械技術等豐富的課程供學生選修,有的與大學的課程接軌。此外,學校還為學生設置了各種多功能教室和實驗室,為學生提供發展個人興趣和驗證課本知識的條件。這些都使得學生自覺地進入積極學習狀態成為可能。


3、積極學習依靠師生間的描述性評價反饋

  

任何學習都應該有評價介入,否則無法得知學習的成效。加拿大中小學生的學業評價由教育質量問責辦公室負責。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與教學體系中,只在三、六、九、十年級進行官方的學業水平測試,其中在三年級和六年級時進行閱讀、寫作和數學的學業測試、九年級只考數學,十年級仍舊進行閱讀和寫作技能的測評並與畢業掛鉤。除了這4次由專門機構進行的學業測評外,日常的學業測評由學校和教師負責。測評的方式和手段並非卷面考試,目標也不是獲得高分,而是以詳細記錄學生的課堂及學業表現作為測評的基礎。

  


加拿大基礎教育主張以積極的評價政策促進學生的積極學習。以“為了學習的評價”“作為學習的評價”以及“學習成就評估”作為貫穿課堂教學整個過程的評價策略。


可以說,加拿大教育所主張的人性化且寬鬆的學習環境及學業評價政策為學生的積極學習創造了條件。學生們身在其中,受到一種積極的情感表達的薰陶和引領,繼而主動尋求知識,在求知過程中不斷激發個體的生命活力和創造力,並進一步引發學習者基於問題解決的深度學習。

  

在核心素養框架中,我們也要求學生具備自主發展的能力,具體表現在樂學善學、勤于思考等方面,即謀求一種積極學習的狀態。共同的訴求啟發我們反思:學生的積極學習狀態不僅在於學生自身對知識的主動探求,更源於學校和教師如何營造氛圍並採取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積極學習。關於這一點,加拿大教師在課堂中所做的努力值得我們借鑑。


教育體制


加拿大的義務教育階段為12年,年齡範圍是從5到18歲,有從幼兒園到高中完善的教育體系。通常包括幼兒園的小班和大班、小學、初中和高中。加拿大的初中和小學通常是一體的,高中也常有大學預科課程,稱為大學預備學校。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機構分為大學、大學學院、社區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本科學制一般需要3至4年。碩士學位是要在取得學士學位資格後才可申請,一般需要1至2年。攻讀博士學位一般需要 3年。加拿大的全日制高校學制不完全一樣。


加拿大的大學實行“寬進嚴出”,就算被加拿大一流大學錄取的學生,在4年學習過程中被淘汰率也是十分驚人的。一般情況下,一年後會有30%~40%的學生因成績不達標而退學,因此考入了大學並不意味著能順利畢業。



教學內容


幼兒園孩子的學習內容涵蓋了個人與社交發展、語言、數學、科學、藝術等。小學的科目包括英語、數學、科學、社會、藝術、健康與體育等。小學生的作業全部在學校完成。學校不僅在教室教學,同時還非常注重寓教於樂,將社會教育與啟發式教育相結合,如組織學生外出參觀博物館、圖書館、體育活動、報館等。

加拿大的中學課程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旨在為學生上大學做好準備,第二類旨在為學生進入社區學院、技術專科學院接受大專教育或是參加工作做好準備。不能完成普通課程的學生還可以選修特殊課程。

加拿大的高校錄取沒有全國或全省統一組織的高考,而由各高校自行確定標準錄取學生。高校會根據對各高中學校教育質量的把握,按高中畢業成績及學生綜合素質進行錄取。

加拿大的青少年在高中畢業後有兩個出路,一個是讀綜合性大學,一個是讀高職學院。加拿大除了通識教育,更注重學以致用的職業教育。加拿大的職業教育被稱為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這個模式更重視實踐,以幫助學生掌握核心技能為目標來設定自己的課程。



加拿大楓葉之路移民


我覺得個性化教育會不會要好一點。現在的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雖然從小就開始學。但是還是沒有學好。我侄女現在六年級了。還是一塌糊塗。一些簡單的句子都不會寫。你覺得有用嗎?

因為他對英語不怎麼感興趣。難道他笨嗎。但是他數學還可以考85分以上。我們那個時候是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了,還是不會說,有用嗎。在比如說。我的工作是機械設計師,我的學歷是大專。我下面兩個徒弟是本科哦。我還是他們的小領導。我不是說讀書沒有用。因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要充分利用每個人的特點進行教育比較好。我國人口人數多。工業還是比發達國家比較落後一點。要重視技術人才。博士人才去搞科研研究好了。大力發展有一技之長的人。


solidworks設計者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懂道理,明是非。人類社會的道理,自然界的運行規律。通過教育讓學生懂得做人的尊嚴。本來後一點可以包括在第一點中。但是在封建專治奴化教育統治數千年的中國,往往把要人的尊嚴列為不懂道理的範圍之內。所以要格外強調一下。數千年的教育如此。導致了一些中國人接受了天有十日,人分十等。厲害的人就是偶像,就是英雄,就會被供奉,不管他血債累累,殺人如麻。見到猛人就爭先恐後的圍上來努力成為他的走狗幫兇甚至奴才。所以溜鬚舔腚的人層出不窮。拉圈子,拜乾爹或者師傅等等…導致好多規章制度,法律法規被他們弄得走樣變形。社會上很多問題與那些不要尊嚴甚至不要臉的人有關。教育如果不能在這方面起作用,那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教育!一個失敗的教育。


24270016


我們的教育,離我們的初心越來越遠。我心目中的教育,一直是我追求的教育理想。

首先,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我們過多的強化了應試教育,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導致了教育的畸形發展,違背了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

其次,教育要引領社會,而不是被社會牽著鼻子走。教育應走在時代的前列,像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那樣喚醒民眾,引導輿論,抨擊時弊,探究真理,傳承文化。公民應對教育產生敬畏感,感恩教育,回饋教育。

最後,教育要以活動為載體,在學生喜聞樂見的儀式中,潛移默化的傳承中華文化,傳播正能量。小學生要天天搞活動,初中生要週週有活動,高中生要月月組織活動,活動要明確主題,內容健康,創新形式,注重效果。

教育出現的種種問題,是社會大氣候的問題,既有教育自身的原因,也有社會環境影響所致。有志之士都希望教育保持一方淨土,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不只是一句口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