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五柳湖靜影橋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在冠狀病毒的嚴格防控中,春風己悄悄地吹綠了江南大地。一年一度的“桃花源遊園會”,3月下旬已揭開序幕。儘管人們還戴著口罩,各地群眾仍然成群結隊到桃花源觀景和欣賞桃花。

1990年以來,桃花源開始了規模宏大的修復開發,現有洞天福地桃花山、神話故鄉桃仙嶺、世外桃源秦人村、千年古鎮一條街、道教聖地桃源山等多個景區近百個景點,初春時多處桃花盛開。

筆者是常德桃源縣人,已數十次陪同省內外客人、朋友遊覽桃花源,既當導遊又當攝影師。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參加全國詩詞創作筆會後,正好是4月初桃花節時,10多人相約來到了桃花源。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頭天上午,我們走進桃花源石碑坊大門後,滿園桃樹枝繁葉綠,多種桃花爭相鬥豔。深紅的、粉紅的、紫紅的、淡紅的,還有粉黃、淺白的,重葩疊綿,錯落其間。“桃花源的桃花有兩個特點。” 筆者邊走邊介紹:“一是品種多,二是開花不結果。” 筆者在北京做記者近20年,利用開會和採訪機會,觀賞了全國各地各具特色的桃花。杭州西湖桃花十里香,上海龍華桃花色更濃,北京西山桃花多風姿,甘肅安寧桃花上萬株,江西廬山桃花晚來香。

漫步在山間、走進各景點,客人們特別是西北、華北的朋友,讚歎桃花源山水田園之美、古洞幽谷之奇、詩文碑刻之豐、寺廟亭閣之特、歷史文化之厚。他們有個共同感受:“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名不虛傳。”

“老王,你們桃源幸得陶淵明一篇文章名揚四海喲!” 蘭州一位文友如此對筆者說。

“您說得對!1600多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了著名的《桃花源記》,使桃花源盛名遠揚。” 筆者回答完又繼續說:其實,漢魏時期,桃花源就以自然山水和道教洞天開始聞名。早在陶淵明之前,桑欽在《水經》裡對桃花源的“水溪”就有過較細介紹;伍安貧在《武陵記》中,對桃花源的風景又做了生動地描寫。特別是1112年,宋微宗御書欽賜“桃川萬壽宮” 匾額,一時香火旺盛。桃花源與南嶽山、峨眉山、武當山齊名為古代四大道教聖地之一。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那一次,筆者陪同的是各地的文人朋友,大家對這些歷史文化有興趣。中午 ,我們在一個幽靜的小店內休息喝擂茶。桌上擺著花生、豆餅、油坨、炸鍋巴、芝麻糖、炮花米等10多種當地點心,五味俱全,別有風味。兩位女士喜歡喝擂茶,文人墨客好一杯酒,於是炒了幾個葷菜,上了幾瓶德山酒 。面對店前桃花,想起了歷代文人墨客寫桃花的詩,大家你一段,我一首把酒品詩。

“憑居莫厭臨春看,占斷春光是此花”(唐代白敏中《桃花》) 。詩句表達了詩人對桃花的珍愛之情,桃花開在春天美好的時節,歡迎各位盡情地欣賞。

唐代王維在《桃源行》中詠:“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春天來了到處都是開花的桃樹,不知往何處去找尋桃花源。唐代杜甫在《江上獨步尋花》中吟:“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間淺紅。” 荒野的江邊一簇簇桃花自然盛開著,儘管沒人照料,但那深紅夾雜著淺紅顏色 仍然豔麗可愛。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幾杯酒下肚,文友們品賞名人古詩更熱烈了,大家爭先發言。來自北京的朋友朗誦了唐代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他解釋說:詩人抓住“人面”“桃花”這兩點,通過去年今日“人面桃花相映紅”,今年今日桃花依舊,可是人面不復存在了。通過對比描寫,反映出詩人睹物思人的失落感。“去年陪詩人看桃花的肯定是位美女。” 另位朋友插話開玩笑:“怎麼一年過後還念念不忘?” 頓時大家開懷大笑,轉過臉觀看兩位女士,使得倆女士一下臉緋紅了。

宋代蘇軾在《惠祟春江曉景》中描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短短四句詩裡寫了六樣風景:竹子、桃花、江水、鴨子、地面蔞蒿、嫩芽蘆葦。通過想象和聯想,如繪畫一般寫出了春天勃勃生機,情趣盎然。山東朋友接著說:北宋晁衝之在《春日》中感嘆:“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鴨鵝無知,不管花飛花落,不惜春殘春去,只知道順著流水追逐飄落的桃花嬉鬧。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春天即將過去的惋惜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對那些不知愛惜春光之人的輕蔑。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第二天上午,筆者帶朋友們遊覽了水府閣、桃川宮、天寧碑院等景區。朋友們感慨萬千。“我以為來桃花源只看秦人洞和桃花哩。”

“過去多年的宣傳有些失誤。” 筆者回答說:“好像只有每年3月末和4月上旬,桃花節時來看桃花。其實,桃花源4大景區近百個景點,文化底蘊十分豐厚,一年四季可參觀旅遊”。為糾正宣傳誤導,筆者曾經先後寫過10多篇文章發表在各地報刊,介紹了桃花源各景點。江西、四川等地10多處為爭旅遊資源,著文說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就是寫他們那裡某地。筆者曾撰文說明兩點:一、外地多處風景與陶淵明文中相似,但是,常德桃花源屬武陵人所在地,別處沒“武陵”一說。二、常德桃花源內有10多塊歷代名人題寫的石刻碑,有的已越千年,別處有嗎?

朋友們個個贊同筆者觀點。筆者希望他(她) 發揮自已“筆桿子”專長,為宣傳桃花源發一份熱,做一份貢獻。“來了桃花源不寫篇文章,既對不起先人,也對不起您老王熱心的“酒”啊!” 大家笑哈哈地結束了“世外桃源”二日遊。

(2020年3月24至27日)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_____________

王成宗: 桃源縣龍潭鎮人。原北京《人民鐵道》報首席記者; 葉落歸根回湘後,任湖南省鐵路護路聯防辦副主任、 黨支部書記。中國鄉土詩人協會理 事、中國鐵路作家協會和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己出版《先行笛聲》《三湘四水的見證》等9部書,約430萬字。主編過《湖南鐵路40 年》《為了三湘大動脈暢通》等5本書。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隨筆 || 王成宗:“世外桃源”說桃花


在看,在轉;向真,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