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五柳湖静影桥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在冠状病毒的严格防控中,春风己悄悄地吹绿了江南大地。一年一度的“桃花源游园会”,3月下旬已揭开序幕。尽管人们还戴着口罩,各地群众仍然成群结队到桃花源观景和欣赏桃花。

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现有洞天福地桃花山、神话故乡桃仙岭、世外桃源秦人村、千年古镇一条街、道教圣地桃源山等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初春时多处桃花盛开。

笔者是常德桃源县人,已数十次陪同省内外客人、朋友游览桃花源,既当导游又当摄影师。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参加全国诗词创作笔会后,正好是4月初桃花节时,10多人相约来到了桃花源。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头天上午,我们走进桃花源石碑坊大门后,满园桃树枝繁叶绿,多种桃花争相斗艳。深红的、粉红的、紫红的、淡红的,还有粉黄、浅白的,重葩叠绵,错落其间。“桃花源的桃花有两个特点。” 笔者边走边介绍:“一是品种多,二是开花不结果。” 笔者在北京做记者近20年,利用开会和采访机会,观赏了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桃花。杭州西湖桃花十里香,上海龙华桃花色更浓,北京西山桃花多风姿,甘肃安宁桃花上万株,江西庐山桃花晚来香。

漫步在山间、走进各景点,客人们特别是西北、华北的朋友,赞叹桃花源山水田园之美、古洞幽谷之奇、诗文碑刻之丰、寺庙亭阁之特、历史文化之厚。他们有个共同感受:“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名不虚传。”

“老王,你们桃源幸得陶渊明一篇文章名扬四海哟!” 兰州一位文友如此对笔者说。

“您说得对!1600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著名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盛名远扬。” 笔者回答完又继续说:其实,汉魏时期,桃花源就以自然山水和道教洞天开始闻名。早在陶渊明之前,桑钦在《水经》里对桃花源的“水溪”就有过较细介绍;伍安贫在《武陵记》中,对桃花源的风景又做了生动地描写。特别是1112年,宋微宗御书钦赐“桃川万寿宫” 匾额,一时香火旺盛。桃花源与南岳山、峨眉山、武当山齐名为古代四大道教圣地之一。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那一次,笔者陪同的是各地的文人朋友,大家对这些历史文化有兴趣。中午 ,我们在一个幽静的小店内休息喝擂茶。桌上摆着花生、豆饼、油坨、炸锅巴、芝麻糖、炮花米等10多种当地点心,五味俱全,别有风味。两位女士喜欢喝擂茶,文人墨客好一杯酒,于是炒了几个荤菜,上了几瓶德山酒 。面对店前桃花,想起了历代文人墨客写桃花的诗,大家你一段,我一首把酒品诗。

“凭居莫厌临春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唐代白敏中《桃花》)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珍爱之情,桃花开在春天美好的时节,欢迎各位尽情地欣赏。

唐代王维在《桃源行》中咏:“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春天来了到处都是开花的桃树,不知往何处去找寻桃花源。唐代杜甫在《江上独步寻花》中吟:“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间浅红。” 荒野的江边一簇簇桃花自然盛开着,尽管没人照料,但那深红夹杂着浅红颜色 仍然艳丽可爱。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几杯酒下肚,文友们品赏名人古诗更热烈了,大家争先发言。来自北京的朋友朗诵了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他解释说:诗人抓住“人面”“桃花”这两点,通过去年今日“人面桃花相映红”,今年今日桃花依旧,可是人面不复存在了。通过对比描写,反映出诗人睹物思人的失落感。“去年陪诗人看桃花的肯定是位美女。” 另位朋友插话开玩笑:“怎么一年过后还念念不忘?” 顿时大家开怀大笑,转过脸观看两位女士,使得俩女士一下脸绯红了。

宋代苏轼在《惠祟春江晓景》中描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短短四句诗里写了六样风景:竹子、桃花、江水、鸭子、地面蒌蒿、嫩芽芦苇。通过想象和联想,如绘画一般写出了春天勃勃生机,情趣盎然。山东朋友接着说:北宋晁冲之在《春日》中感叹:“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鸭鹅无知,不管花飞花落,不惜春残春去,只知道顺着流水追逐飘落的桃花嬉闹。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过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那些不知爱惜春光之人的轻蔑。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第二天上午,笔者带朋友们游览了水府阁、桃川宫、天宁碑院等景区。朋友们感慨万千。“我以为来桃花源只看秦人洞和桃花哩。”

“过去多年的宣传有些失误。” 笔者回答说:“好像只有每年3月末和4月上旬,桃花节时来看桃花。其实,桃花源4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一年四季可参观旅游”。为纠正宣传误导,笔者曾经先后写过10多篇文章发表在各地报刊,介绍了桃花源各景点。江西、四川等地10多处为争旅游资源,著文说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就是写他们那里某地。笔者曾撰文说明两点:一、外地多处风景与陶渊明文中相似,但是,常德桃花源属武陵人所在地,别处没“武陵”一说。二、常德桃花源内有10多块历代名人题写的石刻碑,有的已越千年,别处有吗?

朋友们个个赞同笔者观点。笔者希望他(她) 发挥自已“笔杆子”专长,为宣传桃花源发一份热,做一份贡献。“来了桃花源不写篇文章,既对不起先人,也对不起您老王热心的“酒”啊!” 大家笑哈哈地结束了“世外桃源”二日游。

(2020年3月24至27日)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_____________

王成宗: 桃源县龙潭镇人。原北京《人民铁道》报首席记者; 叶落归根回湘后,任湖南省铁路护路联防办副主任、 党支部书记。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 事、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己出版《先行笛声》《三湘四水的见证》等9部书,约430万字。主编过《湖南铁路40 年》《为了三湘大动脉畅通》等5本书。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随笔 || 王成宗:“世外桃源”说桃花


在看,在转;向真,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