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11.不平衡性思維模型

一個事物的發展,從誕生到發展,應用,大規模普及,都有一個過程。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也有先後順序之分。這種不平衡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身發展的不平衡性,誕生,成熟,應用,可以說是技術本身隨著時間的發展。

第二種是空間的變化,不同地區普及這項技術的誕生成熟應用不同,因而有的不平衡性。比如:火車剛開始很慢,比馬車還慢,現在呢?不同地區的火車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也是為何中國會幫非洲建鐵路,因為趨勢不可避免,雖然鐵路在中國很成熟,但在國際在非洲,還有很多機會。而互聯網,一開始中國很多的app都是照搬美國,也是利用這種不平衡性。

這幾年,國內互聯網愈發成熟,獵豹看國內安全移動市場已成紅海,就去切入國際市場,猶如狼入羊群。只用兩年就成了全球安全清理的王者!而蘋果戰勝諾基亞是利用了事物發展本身的不平衡性,因為智能手機就是數字手機發展的新一代。這種不平衡性一旦發生或發展,就具有不可逆性。不平衡性模型在昨天等飛機接一個光頭老師快睡著的突然頓悟,這個模型包含了非連續性思維模型,切割思維模型,緯度思維模型的新的組合創造!

有這個模型,你會覺得處處充滿機會!什麼時候都是最好的時候!

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12.非sr思維模型

很多人在思考時基於刺激,反應。缺少中間過程,這個中間過程,就是自己的選擇,要把被動變成主動,從應激的刺激反應到刺激,思考後的選擇,反應。

13.隱含前提思維模型

一個人有的很多觀念,情緒,行為,源自一個人形成的隱含前提,比如:男盆友就應該包容我的壞脾氣,面對不熟的人我不能拒絕,面對別人的要求,我就應該有善意的包容。這種隱含前提,也會隨著時間,空間而不斷變化。隱含前提,好處是可以加快一個人信息處理速度,比如,在遠古時期,看見獅子就跑的人生存能力更強,這樣的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而在那思考為什麼的就被吃掉啦~而且,有固化一年前提的人容易形成自我一致性,有穩定產生的安全感。同樣的,這些隱含前提也容易讓人固執,偏見.

14.破束縛思維模型

突破包含:前提突破,時空突破,格局突破,系統突破,需求突破,辯證突破,角色突破,視角突破,邏輯突破等等。束縛源於邊界,規則,框架,經驗,人的本能,視角等等。

15.卡尼曼雙系統思維模型

人有兩個思考系統,系統1與系統2。

系統1無意識思考,自動駕駛狀態,慣性思維,思維定勢。系統2需要耗費精力,需要聚焦和專注。大腦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就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有時,要避免大腦做本能的思考決策。

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16.九屏幕分析思維模型

九屏幕分析法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包含:

系統軸:子系統,系統,超系統。

時間軸:過去,現在,未來。

空間軸:陰性環境,中性環境,陽性環境。

九屏幕思維模型可以應用事物和相關事物在不同時間階段不同環境的形態。比如一個產品,一個商業模型等。

這個思維模型給我們的啟發還有,一個事物未來的發展並不是基於單一緯度,可能是很多因素在共同作用,就比如博格巴的轉費會在去年是一億,所有人都覺得好貴好貴。但誰知今年出現了黑天鵝事件,巴黎花費2.22億購買了內馬爾,此時各大球星都飆升至一億以上。說明這個事件的出現,提升了所有人的心理域限,所有人因此而改變了。

而索羅斯的羊群效應,就是應用了這樣的原理,他會預測自己的一個行為對人內心的影響,他會拼命買進股票,然後突然賣掉很多,很多不知怎麼回事的人就會突然恐懼,然後也開始拋售自己的股票。而中國之所以在亞洲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倖免就是看透了這個戰術,大陸準備用全國之力接著,這樣索羅斯必敗,所以索羅斯不再敢對香港出手。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多元思維模型及其相互間的聯合作用。一個表面的事物本身可能極其複雜,把事物想簡單,就會讓我們誤判。

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17.啟發式偏差思維模型

人類會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這樣可以減少思考,因為人的大腦運行的機制就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

比如,你怎麼評價金融風險與處理方案,很多人本能的會聯想到:金融騙子有多可惡,應該槍斃!

怎麼評價這件事情的完成情況,很多人會聯想到:做這件事的人跟我的關係怎麼樣。也就是說,多數人會傾向於把一個複雜的事情感性化,近期化。

還可以應用:需要儘快做的決策,自動化思維情況下的判斷等。

18.六頂帽思維模型

白帽:信息,事實,數據

紅帽:感覺,情緒,直覺

黑帽:謹慎,批評,風險

黃帽:價值,利益

綠帽:創意,變革

藍帽:思維,控制

6頂帽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分析,判斷,統籌。

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19.諾依曼思維模型

馮諾依曼是一個天才,他被稱為數學家,物理學家,更是計算機的創始人。據稱,他有一種特別的思維方式,就是:他可以把一個複雜的事物拆解的非常非常地細,然後可以再隨意地組合。

原話:他能夠拆解任何問題,然後將之重新組合,使答案呈現為顯而易見的結果。他能將大問題分解為極小的細節,他還可以把極小的細節組合成具有任意指定屬性的大問題。這就是馮諾依曼的能耐,再無其他人可以做到。

這就是一種入微的洞察與瞭解,更是一種發揮創意的天馬行空的組合,而這種組合,又是基於科學與理性。在我看,這種拆解到極其細緻,有一部分就是作用了基石模型,可以把模型隨意組合。

諾依曼模型可以應用在:學習一種新事物,解決一個複雜問題,處理一個項目,分析別人做的好的案例或文案,解讀一個人做的好的地方,探究一個事物的本質,尋找策略與創意等。

20.三層解釋思維模型

對於一個事物有三層解釋:現實層,技術層,底層。

現實層會解釋淺顯的,大多數人能看到的因果。

技術層會解釋現實背後的規律,是現象之下的一層。是一種背景帶來的規律,是一種看得見技能的規律。

而底層,是一種可以廣泛適用的規律。是深層次思維模型,通達人性,洞悉法則。三層解釋思維模型,可以應用在:深度剖析一個事件的原因、瞭解一個複雜事物的規律。

職場分享|分享查理芒格的100個思維模型(11-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