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細作 打出管用有效的“組合拳”

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科學判斷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的新的重大變化,強調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並在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擴大投資消費、夯實農業基礎等方面部署了宏觀調控“組合拳”。我們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積極行動起來,審時度勢、堅定信心、統籌兼顧、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經濟日報 2020-03-29)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成績來之不易。如何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基礎上,保持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是當前我們面臨的新的重大考驗。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堅持“培根”與“固本”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乘勝追擊,繼續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重點工作,為努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拓展更加安全可靠的發展環境與空間;要緊緊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深耕細作,動態優化完善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把“六穩”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就經濟社會發展現實而言,就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準確把握宏觀調控重點目標,有的放矢,協同合力,打出管用有效的“組合拳”。

夯實農業發展之基,鞏固實體經濟之本,切實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惟有夯實農業之基,才能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之穩。因此,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首要目標,就是抓緊組織好春管春播,繼續抓好生豬產能恢復、解決好畜牧水產養殖面臨的困難,加快把支農政策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確保農業生產和重要農副食品供給充足、價格穩定。同時,還要鎖定實體經濟這一重點領域,緊扣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這一主線,加緊疏通地方和企業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通過減稅降費,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運營成本;通過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手段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通過加快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國際貨運暢通。

對世界經濟遭受疫情衝擊的嚴重後果要估計充分,精心做好擴大內需這篇大文章。從全球範圍看,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正在面臨新的挑戰。要立足自身、擴大內需,要聚焦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重點目標,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投資方面,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不失時機推動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引領和帶動作用。

用好宏觀財政和金融這一對重要的政策工具和抓手。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正視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衝擊,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為經濟發展補充元氣;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夯實農業基礎,鞏固實體經濟增添內在活力。

面對國內外疫情防控新形勢,我們要科學謀劃、統籌推進,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實現。(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