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從小啟蒙詩句就是孟浩然的《春曉》,一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回想當年一個小屁孩,學著老師的強調搖頭晃腦,學的惟妙惟肖,竟然大受老師喜愛。也是自己的運氣好。

這麼好的詩句,現在回看,單獨拆出來,意境太美。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蒐羅下這位唐朝大詩人的人生資料,揣摩他每首詩的心境,給自己一小段很享受的心路歷程。

兒時的孟浩然,跟著父親練劍、讀書,累了就坐在門口山上,手捧陶淵明集,大聲朗讀。

孟子後人

關於孟浩然的父親官居何職,沒有詳細資金。孟浩然30歲時在《書懷貽京邑同好》中寫道:“詩禮襲遺訓,趨庭沾末躬。晝夜常自強,詞翰頗亦工。”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說,我們孟家沿襲了先祖遺訓,所以一直以詩禮傳家,子承父教,自己也受到了薰染。我天天早晚學讀詩書,詩詞文章也比較擅長了。

由於是孟子後代,孟子有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於是父親為他取了這個名字。

不像我雖然名字叫志浩,但取名原因就沒這麼有詩情畫意:當時山東省長趙志浩,而我排志字輩,原來的華字氾濫重名太多,就換了這個。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若不是歷盡滄桑,何由來淡泊名利

大詩人一生頗多周折。

公元706年,十八歲的詩人參加襄陽縣試,拔得頭籌。

全家人歡天喜地為他踐行,期待他一路殿試、院試,取得功名,光宗耀祖。但他竟然棄考了?

家人當然愕然生氣,詩人曰:文不為仕。

跟家人鬧掰了,搬到鹿門山隱居。

春曉一詩,正是此時所寫。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說到此處,作者我不由點評:跟我很像,18歲叛逆期,驕傲的上天了。

叛逆期驕傲

後面深陷與歌女韓襄客的愛戀,不惜深化與家庭矛盾,讓父親臨終都不原諒他。這更佐證了我的叛逆期推斷。

孟浩然所處為女皇武則天與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前段動盪,後期李隆基及位,國家穩定,賢人能士紛紛得到重用。孟浩然動了入仕之心,想走舉薦的路子。畢竟心高氣傲,說過文不為仕。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25歲到35歲,詩人辭親遠行,漫遊長江流域,結交朋友,拜訪公卿名流,以求進身機會。

再試推薦入仕之路

公元724年,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把重臣帶到洛陽。一時之間,洛陽成為政治文化中心。詩人憑藉自己積累的名氣跟人脈,這期間結識了:賀知章、張九齡、王維、袁仁敬等等一大波大文人。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孟浩然與大文人們一起如魚得水,一塊看山、看水、看雲,藝術面前,仕途一分不值。三年黃金事情,仕途並沒有進展。一晃皇帝都封完禪回長安了。

於是孟浩然也轉去吳越一帶,重歸大好河川。這段時期有與李白的來來往往。

與李白吳越相遇

插一嘴,李白是孟浩然的迷弟,兩人相差有十五六歲,一直對孟浩然很敬仰。李白就有把握機會進入宮中做官。但時間是之後。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41歲),由於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推薦,玄宗召李白進宮。見面後玄宗大為讚賞,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擬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當著文字秘書。

李白有壯志,正是少年澎湃,一句詩:與君拂衣去,萬里同翱翔。這深深的感染了孟浩然,他覺得面子的事不大了,參加科考就參加吧,不走舉薦路線了。

奈何命運多舛,造化弄人。公元727年,41歲的詩人去參加科舉了。

但,他落榜了。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於是我們的詩人,開始放飛自我,想明白了。此後長安城裡,沒有孟浩然的詩文集會,那就不上檔次。

酒過三巡,詩曰: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漫不經心的“淡”和“滴”字,精妙地點出了夜空之中,微雲要散未散;庭院之中,夜雨將停未停的精妙。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此後在好友王維家,孟浩然有遇到唐玄宗,奈何應對不當,面試印象不好。

再次錯過機會

孟夫子給皇帝吟詩一首,而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你進取心不夠,怨氣倒挺足。

這面試也太失敗了。

後來,仕途就沒後來了。

詩人身體開始下坡路,大夫不讓飲酒。一次王昌齡來,詩人依然捨命陪君子,不聽妻子柳氏勸告,吃了愛吃的河鮮。

孟浩然:生為詩人。活了40年後,徹底放飛了自我


詩人於52歲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