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敢於對十一國宣戰,為什麼後人對其評價“如此不堪”?

珠峰玉鶴


慈禧之所以敢於對十一國宣戰是因為她的私心,正因為她的這個私心給當時百姓帶來了“刀兵之禍”,後人不罵她罵誰呢?



自咸豐帝駕崩後,清朝政權就落到了兩宮太后慈安、慈禧手裡,當慈安太后莫名死亡後,慈禧就完全掌控了大清,而當時的光緒皇帝就成為了慈禧手中的提線木偶。但是光緒帝並不甘心過這樣的生活,於是他就想通過變革來得到朝臣以及百姓的支持,從而奪取政權。但他的這點小心思企能瞞得過慈禧,於是慈禧便不斷地打壓光緒,並將支持光緒帝的戊戌六君子殺害!


慈禧以為這樣光緒就無計可施了,哪曾想後來洋人又從中插了一杆子支持光緒帝親政,這下慈禧不幹了,這是我們清朝內部的事,與你們洋人有何關係?於是,慈禧為了自己手中的權力一狠心同時對十一國宣了戰,並在《萬國宣戰詔書》中昭示:

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國之將亡,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何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慈禧對洋人宣戰這一年是1900年,沒想到她這一宣戰真惹來了八國聯軍侵華,他們將軍艦大炮開到了天津,並以天津為突破口一路打到了北京城下,這一下慈禧可慌了,她帶上了光緒帝和一些親信大臣以西狩為名逃離了北京城。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城被八國聯軍輕鬆攻破,而北京城的老百姓就這樣在八國聯軍統治下過了兩年,直到清政府跟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償了八國聯軍大量白銀以及土地,八國聯軍才退兵,慈禧才得已還朝!



慈禧在《萬國宣戰詔書》中寫的群情激昂,大有跟洋人血戰到底的意思,然而八國聯軍一來,她卻丟下了全城百姓而逃,最後還以割地賠款的形式歸來,後人不罵她罵誰!


唐古看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慈禧太后在搞垂簾聽政的時期,大清的國力已經孱弱到不敢恭維的地步了!但是,慈禧太后以光緒名義的名義向十一個列強國發出宣戰書,不是她的霸氣l也不是威武,而是她的自不量力!

因為,一個沒有實力的國家,何來霸氣?何談威武?

所以,結局是:後果是嚴重的,代價是慘重的,教訓是深刻的!!!



一,慈禧太后的宣戰書。

公元1900年5月20日,軍機處大大臣榮祿得到密報:外國各個使館聯合要求慈禧太后歸政!

這個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

榮祿爭爭忙忙入宮稟報慈禧太后!

習慣掌控主宰天下皇權的慈禧太后,深深的迷戀了權力帶來的快樂,哪會甘心交出?!

其實,這個消息是假的!

可是,慈禧太后覺得有人挑戰她的權威,就要收拾一下!就召大臣商議!

有的主戰,也有的主和!

內閣大學士聯元就進言:如果同時向多國宣戰,只怕不妥!

可是,慈禧太后不管不顧就以光緒的名義向十一個列強國發出宣戰書!



二,慈禧太后倉皇出逃!

本來,國內義和團的起義如火如荼,已經讓大清焦頭爛額!

隨著宣戰書的發出,那些早就覬覦華夏的列強國就堂而皇之率兵來攻打!

當八國聯軍進攻紫荊城時,慈禧太后嚇得屁股尿流倉皇出逃!

打不過人家,就俯首稱臣求和談!

賠銀子,割地……大清的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樣一來,撕開了列強國進攻的口子後,後來多次帶兵打上門來!

國力越來越弱,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苦,每年還要送大把的銀兩給人家。慈禧太后這種自不量力之舉,直接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由此可見:慈禧太后的貿然之舉,既不冷靜,更不明智!這樣的武斷之舉,是大清上下不堪的禍根所在!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魯莽不等於勇敢,狂妄不等於自信。就當時的清朝國力而言,即使是和一國開戰尚且不能保證勝利更何況十一國。慈禧之所以敢於和十一國開戰,第一是她不太明白現代外交中的開戰含義和未來將要承擔的責任。第二,是在國家內部義和團的民粹勢力裹挾之下讓她有些忘乎所以,所以她宣戰之後發生了江南各省互保的情況,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都反對開戰,而且斥其為偽詔,作壁上觀。這就看出了當時但凡有一絲對外經歷的人物都對於這種瘋狂的行為感到不可思議,駭人聽聞。也可以由此看來,慈禧對於國際事務的一竅不通。

事實上義和團運動和外國公使被殺案有直接聯繫,並不涉及到更高的層面,只要簡單的通過司法手續,懲處兇手即可。但是由於洋人在中國長期的飛揚跋扈橫行霸道,實際上就是民憤民怨的一次總爆發。而慈禧也只是想讓義和團教訓教訓洋人,可是事後漸漸失去了控制以至於越鬧越大。

如果義和團運動能夠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造成八國聯軍入侵,那麼可能後人對於這件事的評價還會好一些。不過,最終造成了的惡劣結果。國都淪喪,帝后西狩,尊嚴喪盡,百姓荼毒。這就造成了廣泛的不滿,所以才會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經典守望者


公元1900年,同樣是個庚子年,慈禧老妖婆做出了一件近乎瘋狂但又似乎很有面子的事情,最終闖下大禍。同時對十一國宣戰,並在《萬國宣戰詔書》中昭示:

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國之將亡,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何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為什麼慈禧老妖婆向十一國宣戰,後人對其評價如此不堪呢?因為她為了一己私慾,為了自己手裡的權利不被分散,把國家推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之後,慈禧老妖婆重新垂簾聽政,並打算另立新君,廢掉不聽話的光緒皇帝。然而各國公使大臣都青睞光緒,對戊戌變法中光緒的表現和政策大加贊同,對此極力反對廢掉光緒。一邊是慈禧老妖婆想廢光緒,一邊是洋人支持光緒,不相上下,誰也勸服不了誰。

就在這關鍵時刻,一封電報堅定了慈禧老妖婆的廢帝決心。原來端郡王偽造了一個列強歸政照會,說列強公開支持光緒皇帝,要求慈禧歸還權利。終於老妖婆老羞成怒了,破罐子破摔,不顧國家利益,決心和支持光緒的洋人大幹一場。

無獨有偶,正碰上天津的義和團形成了氣候,並且喊出口號“扶清滅洋”。慈禧老妖婆決定利用“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和洋人開戰,一來解決了趾高氣揚的洋人,二來也順勢消滅了義和團這個心腹大患,真是兩全其美。


最終可想而知,首都北京被八國聯軍佔領,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而慈禧老妖婆卻為了活命,提出了遺臭萬年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口號,而想而知,肯定會被後人評價如此不堪。

【作者寄語:我是子曰讀歷史,喜歡我的小夥伴,點贊關注加留言。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子曰讀歷史


慈禧敢於對十一國同時宣戰,這在人類歷史上都是罕所未見的事情,如果真的是基於大清實力所致,那麼僅僅是這一項,就足以讓慈禧彪炳史冊了。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慈禧宣戰十一國,不是實力,而是無知。這本來就是其魯莽無能的體現。

公元1900年5月20日,軍機處大大臣榮祿得到密報:外國各個使館聯合要求慈禧太后歸政!

這個歷史背景是什麼呢?

作為咸豐帝的遺孀,慈安和慈禧分居東西,史稱東宮和西宮。兩宮太后本來應該協力為小皇帝主持大局,然而權慾薰心的慈禧不滿慈安分去自己的權利,便通過下毒的方式暗害了慈安。自此之後,將滿清朝廷的大權緊緊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然而,開始聽政後的慈禧,並不討洋人和國內洋務派的歡心,他們更喜歡代表著新生力量的光緒皇帝。但是戀棧不去的慈禧難以容忍將自己一手獲得的權利,就這樣輕易交出。

除此之外,當時國內的義和團運動正進行的風風火火。他們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在山東河北一帶鬧得沸沸揚揚。

見到此景,慈禧計上心頭,連下幾份懿旨肯定義和團的行為,併力邀他們北上。準備利用義和團之手給光緒為代表的改革派以及洋人點顏色瞧瞧。

於是在未經過和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商議之下,就急衝衝的對十一國同時宣戰。

而得到這一消息的十一個國家第一時間也是一臉懵逼。要知道,他們雖然四處征戰,但是也從未見過囂張跋扈到可以同時對十一國宣戰的國家。況且,這十一個國家,幾乎就是當時世界最巔峰的存在。

以至於,他們要求駐中使館再三確認,才知道大清國是真的瘋了。

而後,醒轉過來的西方列強,開始相互溝通,逐漸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八國聯軍,大肆開進中國。

沒想到會是這種結果的慈禧,聽到榮祿等人的電報後,立即就慌了神。趕緊向十一國賠禮道歉,並奉上金銀珠寶表示歉意。然而,此時早已為時已晚。八國聯軍組建完畢後,便勢如破竹的一路北上。

八旗兵、綠營兵完全沒法抵擋,而被慈禧太后寄予厚望的義和團,面對洋人的洋槍洋炮等現代火器,除了悍不畏死的衝鋒,根本就難以撼動洋人分毫。

此時的慈禧太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彌天大錯,趕緊帶著光緒等一眾皇族趕往西部避難。

對當時世界最頂級的十一國同時宣戰,完全是清朝統治者無能的特寫。此次讓八國聯軍找到口實,再次入侵中國,從而給民眾和文化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此次戰爭,也敲響了滿清政府垮臺的喪鐘。


Crazy歷史


慈禧太后之所以敢於對十一國“宣戰”,那都是因為一場“誤會”。

慈禧太后這一輩子最看重的東西是什麼,毫無疑問是權利。話說在其老公咸豐皇帝當政時期,咸豐就感覺到慈禧太后的權力之心在不斷膨脹。等咸豐皇帝一死之後,慈禧太后可是不再隱藏了,終於等到絕佳時機來掌權了。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小屁孩一個,她完全是不放在眼裡,她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同治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同時咸豐留給同治皇帝的重臣,也一併被慈禧給解決了。

慈禧太后成為清朝的統治者幾十年,最恨的便是想要奪取她的權利的人,同治皇帝一直很憋屈,光緒皇帝也很憋屈,因為都是傀儡啊。光緒皇帝也想要有實際的權利,也想一展才華,可是始終被慈禧太后給壓制著。

話說在八國聯軍聯手侵華的前一段時間,慈禧太后和他們是進行過談判的。當時為了向八國聯軍示好,慈禧太后還下令解散義和團,因為義和團的口號與目標便是“扶清滅洋”,他們對洋人恨之入骨,同樣的,洋人也是極其痛恨義和團的人,雙方都將對方視為自己的敵人。

有一點令慈禧太后不滿的是,那就是八國聯軍是極其支持光緒皇帝的相關政策的,因為這樣更有利於洋人賺錢。慈禧一看光緒皇帝並不和她站一塊,所以一直想要找個機會廢掉他,這樣才會對她更有利。但是西方列強為了自身利益一直在阻止慈禧太后這麼做,所以說慈禧和西方列強關係並不怎麼好。

一天,慈禧太后聽到一則假消息,她頓時勃然大怒。這則消息就是,西方列強將要聯起手來要求慈禧太后還政於光緒皇帝,不然的話將動用武力。這則假信息,慈禧太后卻信以為真,成為她“宣戰”的導火索。一方面,她想著這些年被洋人所欺負,割地賠款什麼的,感覺很委屈;一方面,她覺得洋人現在竟然還要求她這麼做,實在是欺人太甚。腦子一熱,便決定對西方列強“宣戰”,同時尋求義和團的幫助,決定與洋人決一死戰。

不過所謂《對萬國宣戰詔書》並沒有指名道姓要打誰,而更像是對當時清朝人的一種動員,鼓勵他們要團結起來。慈禧太后的宣戰,並不像正式的宣戰,而是內部的動員。

總結

慈禧太后就算再怎麼生氣,也不可能對正兒八經地與列強宣戰,因為就實力而言,當時的清政府估計連一個國家都打不過,別說10多個國家一起聯手了。

究其原因,慈禧太后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並非是為了整個國家考慮。在她當政期間,她並沒有將國家放在首位,而是將自己放在第一的位置,並且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策,使清政府處於被洋人欺負的狀態,所以後人對其評價一直不好。


徐聊


古人云,成由勤儉敗由奢。這話說得非常有道理!自古以來,人們大都讚美生活勤儉的人,而生活奢侈的人,往往都是大家抨擊的對象。

堯用茅草蓋了房屋就覺得很不錯了,但是卻讓各國都能安居。禹也只住簡陋的宮室,可是能讓百姓快樂的從事各人的本分。

夏桀造璇室、象廊。殷紂築傾宮、鹿臺,結果都遭到了亡國。秦始皇因造阿房宮,傳了兩代也滅亡了。如此不衡量百姓的力量,只顧自己享受榮華富貴,沒有不招致亡國的。

大清王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國力日趨衰退,帝國主義列強的鐵蹄踏遍了清王朝的大部分國土,到大清朝滅亡之時,清王朝就同各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500多個不平等條約,導致清王朝步入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百姓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然而慈禧太后依然過著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竟然挪用海軍軍費供自己享樂。致使北洋水師自1888年成立以來,直到1894年滅亡,沒有增加一分錢經費。然而同期的日本天皇卻不斷的減少皇宮的內帑,用以增加海軍經費,逐步壯大日本海軍的實力。所以甲午戰爭的結局就必然是北洋水師以失敗而告終。

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這就是後人對慈禧太后評價不好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個心中不裝著百姓利益的國家領導人,必須會遭到百姓的抨擊。慈禧太后也不例外。





張越智872


公元1900年,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突然收到親信榮祿的一封加急密保,密保的內容是“各國公使已經決定勒令太皇太后歸政”。這個消息讓極度貪戀權利的慈禧太后無法接受,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利,慈禧太后公然向十一國宣戰。

這個決定顯然是非常可笑的,甚至可以說是愚蠢至極的,要知道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是自顧不暇了,為什麼呢?清朝前期的鴉片戰爭,導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清政府賠款英國2800萬(實際賠款),後來又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賠款英法1600萬,隨後甲午海戰的失敗,清政府又賠款給日本兩億兩,可以說當時的清政府國庫已經空虛。清政府已經無力再支撐較大的戰爭了,可是慈禧為了自己的權利,冒然公開向列強十一國宣戰,這無疑是自取其辱。

最後慈禧的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隨後,慈禧置國家不顧,攜帶光緒等後宮一干人等倉皇出逃。

出逃的時候,慈禧就把這個爛攤子丟給了李鴻章,並且囑咐李鴻章等與洋人進行交涉,最終清政府決定以割地賠款換取慈禧的安全,最終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規定中國依39年期限賠償列強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另外允許列強有權在東交民巷、廊坊、豐莊等地駐兵(正是引起後來盧溝橋事變的原因之一)。

自1902~1938午中國實際支付66866.1萬海關兩,其中因外幣匯兌波動多付之數,約為9262.8萬兩,減去兌換差額,中國共支付57603.3萬兩。按照條約確定39年償付期本息總數高達9.8億多兩白銀,中國實際支付的賠款約佔總數的58.11%,而抗戰爆發後,中國停付庚款9274.5萬兩。

賠償列強的每一枚銅板,都是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僅僅就是因為慈禧太后一人為保住權力顏面,自不量力向列強開戰,讓中華民族蒙受了重大災難!真是愚蠢至極,可悲至極。慈禧的做法也註定了她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明說史話


關於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為什麼得到“如此不堪”的評價?

總的來說,小丞相認為,慈禧的宣戰就是一場衝動的鬧劇,加劇了列強對中國的盤剝,沒有一丁點正面歷史影響。因此會得到“如此不堪”的評價。

具體來說,可以從原因、過程、結果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從原因分析,慈禧對十一國宣戰是腦子發熱的倉促決定

慈禧當時對十一國宣戰的背景是義和團運動的盛行。義和團運動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在華北一帶很有市場。以慈禧為首的朝廷,原本想剿滅義和團運動,但是由於義和團本身組織性較差,具有明顯宗教性質,剿滅談何容易。

而義和團運動產生的背景就是列強對中國的赤裸裸侵略,所以義和團對洋人非常排斥,經常會組織小規襲擾侵略者,這讓西方列強非常惱火,他們要求清政府徹底剿滅義和團。

但是很明顯,清政府根本做不到,慈禧一邊無法剿滅義和團,一邊難以抵擋列強的壓力。這時,慈禧就腦子抽風,想了一個歪招。既然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列強又要剿滅義和團,那乾脆讓義和團直接和西方列強打。

於是慈禧沒有找李鴻章、張之洞等股肱大臣商量,未經朝廷充分討論,自以為是地就貿然向列強宣戰。

其次,從過程分析,可以看出慈禧竊國為己、貪生怕死的醜態

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後,西方列強組織了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此時的慈禧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置。

當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封疆大吏聯名通電,聲稱“東南互保”時,慈禧更慌了。於是立馬派榮祿前往各國使館去慰問,送上米麵等生活物資,試圖求得列強原諒,姿態已經低到舔狗一樣。

但是,儘管慈禧姿態有如舔狗,列強還是沒有原諒慈禧,八國聯軍直接打到北京,搶盡紫禁城珍寶,火燒圓明園,給我們民族造成了巨大損失和傷痛。

而慈禧竟然置首都和國家顏面於不顧,帶著光緒和整個朝廷逃往西安,把爛攤子交給慶親王奕劻和直隸總督李鴻章,貪生怕死的醜態盡顯。

第三,從結果分析,慈禧宣戰直接導致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慈禧逃往西安後,以奕劻、李鴻章為首的清政府代表與列強進行議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此時清政府已經沒有丁點籌碼。所謂議和,其實就是等待著列強向清政府宣判,要多少地、賠多少錢,清政府根本無力進行反駁。

議和結果就是簽訂《辛丑條約》,這個條約是清政府簽訂的最為恥辱的條約之一,賠款達到9.8億量白銀,還按列強要求處死了一大批官員,停了直隸部分地方科舉,喪權辱國之程度達到了鴉片戰爭以來的頂峰。

所以,歷史教科書上把《辛丑條約》的簽訂作為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誌。而慈禧是什麼態度呢?她竟然在收到奕劻、李鴻章呈報的《議和大綱》時,發佈上諭說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無恥到這種程度。

正因為如此,後人才會對慈禧對十一國宣戰作出“如此不堪”的評價。


小丞相說史


因為當時的中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甲午戰爭對日本的鉅額賠款國家財政赤字嚴重;再加上軍隊腐敗裝備落後,與西方一個國家開戰尚且勝算不大,更無力與十一國開戰。作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因為一己之私不顧大局,非常不負責任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慈禧太后私生活非常奢侈,一頓西瓜就要吃掉300個,使本以衰弱的中國更加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雖不能說她是賣國賊,卻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統治者對我國甲午戰敗庚子賠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