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高中和足球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範範範小軒


高中的時候愛上了足球(2002-剛好是中國隊進世界盃那年),我們班還成立了足球隊,參加了學校的聯賽。每天下課一有空就去踢球,吃飯洗澡總是最後一個,晚自習也最後才到!

高三下半年參加聯賽受傷了,休息了半年,不能踢球的日子感覺真是度日如年啊!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在教室好好學了半年,成績排名飛速提高!讓人刮目相看,原來這傢伙不單單會踢球(廢話!不聰明的人能踢好球嗎?[捂臉])真是成也足球,敗也足球啊!

足球真的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能鍛鍊人的意志力(不到最後一秒絕不放棄!堅持就會有奇蹟發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對人的成長很有幫助!




深圳不可測


我是95年入高一,我的高中是在一個閉塞的小縣城上的。雖然閉塞,但是我們那個年代上高中,課外活動卻非常豐富。足球賽,籃球賽,乒乓球賽,每年秋季的運動會,校廣播站活動,各種歌唱比賽……

記得高一那年,我們平行班一共8個,學校的操場就是土的,這也阻擋不了男生們踢球的熱情,我們年級的挑戰輪迴賽踢的火熱🔥。

如果哪個班想要挑戰,就把海報貼在教學樓側面,應戰班級如果同意,就貼出應戰海報。班裡的女生都去操場加油助威!記得當時我們班的足球隊所向披靡,整個班非常團結。練美術的同學負責畫海報,練音樂的同學負責高歌一曲加油💪,其他同學負責後勤,每天開心快樂!現在想起來,感覺像是昨天的事情!





啃拉姆


即將升入高中的那個暑假裡,迎來了98法國世界盃,這就像是給高中階段打了一劑強心針,心裡想的是高中受家裡約束會少了,待放假時那必須是吃完中飯就和一幫同學全縣城找球場踢球。

可真上了高中才發現,想踢個球非常不容易。

雖然自己學校有球場,可通常情況下如果有高三年級在補課,那校門基本不給進。有時候偷摸地混入他校,發現球場空無一人時比過年還要開心。當然,混進去也不代表就能順利踢起來,有時候還得看學校保安心情。而印象中保安的心情時常不好,最掃興的就是一群人剛換好衣鞋,排開架勢,身後就傳來一陣急促而尖銳的哨聲或者是喇叭裡傳出的嚇罵聲,當時就感覺這些保安的心可真壞。還有那些心理素質不好小夥伴,但凡發現場邊有人駐足在看,就會魂不守舍,那會兒我們都嘲笑他,踢不好還怪他。

現在想來,其實到也並非是擔心被罵,而是擔心又踢不了球了吧~

我那會兒在蘇北小縣城,高中是“地獄式”的。在學校老師眼裡,踢球和打遊戲這些基本歸為一類。有同學曾經因為穿了一件AC米蘭隊服去上課,而被老師緊盯著不放。臨了放學時,這名同學“犯了事”,班主任幾乎是將憋了一天的話傾口而出,第一句就是:“你看你,心思都不在學習上,穿個這種衣服就來上學了”。

那會兒因為踢球耽誤了很多學業,可如今過去二十多年,記憶裡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同學們踢球。逢年過節的回家和當年那些同學一起聚會,不論是當時成績好的還是差的,也不論現在是混出名堂還是工薪階層,大家字裡行間都對那三年的踢球時光記憶猶新,這或許就是苦中作樂更難忘吧。

現在的孩子踢球的軟硬件比我們好多了。說實話,看很多女學生都報名踢球,很是羨慕,這在我們那會兒是不敢想的。奇怪的是雖然現在環境鬆了,社會更加包容了,可如今的國足和我們高中那兒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這一點至今也想不通。


白門一哥


我的高中在縣城的一所職高,同學都是來自鄉鎮的一幫孩子。高一第一學期開學後的頭兩個月,我每天都在動員大家踢球。那時候,每期的《足球俱樂部》是必買的刊物,買了之後就拿到教室和寢室。在那個信息閉塞的環境裡的,這種刊物成了大家爭相閱讀的對象。

時常給大家普及足球知識。意大利隊的防守為何堅如磐石,內斯塔的盯人如何牛逼,馬爾蒂尼如何在米蘭和意大利成為傳奇,因扎吉的跑位如何飄逸,羅伯特?巴喬如何拯救意大利而又踢飛點球成為憂鬱王子……當然,還有世界盃與歐洲盃的那些經典戰例。學校裡的兄弟們聽得如此如醉,被球場上的各種傳奇故事深深吸引,也從而引發了踢球的慾望。那時候的我們每天都會在球場上飛奔,不知疲倦,那是我們唯一的樂趣。


場外自由人


我的家鄉是安徽省,屬於足球欠發達省份。我就讀的高中是一所縣中學,我的高中時代足球是這樣的:

足球運動的普及率不高。全校踢足球的學生遠沒有打籃球的多,特別是我們文科班,男生也就三十來個,只能組成5人小場地,偶爾踢一次大場地,守門員、後衛這些“技術含量要求不高”的角色,也都是籃球隊的同學來客串,所以競技水平可想而知,自然結果也是踢不過理科班。

足球運動受關注度也不高。足球比賽基本上是自娛自樂,場上的同學踢的很開心,不知疲倦地奔跑,盡情的歡呼。但場邊沒什麼人看,比起籃球賽場邊女生的吶喊、加油和關注,足球比賽的氛圍相當冷清。

儘管如此,但作為一名鐵桿球迷的還是很幸福的,樂趣無窮。比如:每天就盼望著放學能去“排球場”踢一會球再回家;進個自認為漂亮的球能興奮半天;受個傷覺得無所謂,甚至挺自豪,畢竟只有主力才有機會被屢屢侵犯;踢完球后還約著好朋友去玩PS,遊戲按鍵按到手疼……

高中時代的學習壓力是巨大的,最好的精神食糧就是足球,放學路邊買一份《足球報》或雜誌,有時候會剪一些喜歡的球星畫貼在臥室。當年大家喜歡的球星有羅尼,九爺,舍瓦,亨利,巴蒂,勞爾,小貝,齊達內,內德維德……現在想想也都是球迷初級階段,都只喜歡中前場球星了。。。

高中時代一去不復返,年輕的幸福很純粹,現在雖然也不踢球了,只能選擇性看看球賽,偶爾玩玩實況,但球迷的精神幸福是一輩子的~

純手工碼字,謝謝~歡迎球迷朋友關注,聊聊足球~


實況足球手殘君


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我正好是高一下學期的期末,我正式和足球開始結緣也是在那一段時間開始的,足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和未來的選擇,故事太多了,此處簡單列舉一些:


1)98年法國世界盃愛上足球,最粉齊達內,馬特烏斯; 99年女足世界盃,一眾鏗鏘玫瑰太帥氣了,印象最深的進球是半決賽劉愛玲的接角球的兩腳凌空;00年歐洲盃正值高考,不光一場沒落下,還做了個當年決賽的詳細記錄本;

2) 愛上足球后就再也沒打過籃球了(個子不高,那個年紀自覺打籃球還不錯),一到節假日就和同學瘋狂踢球,風雨無阻,有時大家為了去一個球場要走將近半小時的路;自我感覺良好,在5人場進了很多自覺不可思議的球,很興奮;

3) 因為踢球,認識了很多不同的朋友,廢了不少鞋;每天走路上下學,把省下的路費用來買《當代體育》《足球俱樂部》這些雜誌,最喜歡球星海報和球星卡,當時還有同學給了我一期雜誌贈送的曼聯畫冊,很珍貴;

4) 因為足球,因為看球賽,相信奇蹟,相信奮鬥的力量,比如98-99賽季歐冠決賽,曼聯在最後幾分鐘連入兩球反敗為勝,擠掉拜仁奪冠的故事,那時特別喜歡曼聯的球衣,喜歡18號斯科爾斯;


用實力說話,我相信體育的力量!

時隔多年,當年的很多細節依然歷歷在目,足球給了我很多,有苦有樂,無論如何,風風雨雨總要過!


羅體快跑


我們那時候不叫足球,叫踢皮球。


咖啡不加糖76366415


歡樂頌


s3002


我上高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正好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也正好是中國國家足球隊在神奇教練米盧的帶領下首次打進世界盃,可以說是在中國大地上颳起一陣足球風暴。

在我們讀高中的時代,足球可能是我們這些男孩子最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可以這樣說班上男孩湊齊11人的足球隊很容易,5人的籃球卻很難!

每天放學,我們都會揹著書包,拿著足球,飛奔到操場,去佔場地,如果場地被人佔了的話,我們就會拿著書包擺一個球門,踢著無守門員的7人制足球,那個時候真的很開心,也許那個時候是我們唯一能夠讓我們高中生活開心的一項課外活動!不知道大家高中是不是和我們一樣,一個80後的高中!





猜球會


一個宿舍,湊了幾十塊錢,買了一個足球,和鄰班踢比賽,足球場還是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