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何為天道?

用戶9913811107650


什麼是道?

道的本義就是道路。莊子就是這麼說的:道行之而成。

是孔子把道超越於時代與人群,它既是人道,也是天道。

但這個道,很難為普通人所悟。所以子貢稱孔子是天命之將聖,非常難得的人物。

既然是天道,為什麼又難以施行呢?

佛教和基督教都認為,這是因為人類的業和罪惡。

但孔子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這是天命。天意不欲此道之行。道之將行也,命也。道之將廢也,命也。

那麼天意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最後孔子認為,對此現象,應該不怨天,不尤人。

這就是敬畏天地,敬畏自然,在天意不欲此道之行時,知其不可為而不怨天,不尤人。


燕趙古陘


1.中國古代哲學名詞。指日月星辰等天體的運行規律。唯心主義認為這是神的意志的體現;唯物主義認為這是不體現任何意志的自然現象。

2.佛教六道之一。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詳細釋義

猶天理,天意。

《易·謙》:“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於 夏 。” 晉 陶潛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三折:“直恁般歹做作,只除是沒天道。”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我不信天道,故不言天道之不公。”

指自然界變化規律。

《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郭象 注:“皆得自然之道,故不為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六歲一飢,十二歲一荒,天道然,殆非獨有司之罪也。” 唐 孟郊 《感懷》詩之六:“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大明大統歷解》:“蓋天道無端,惟數可以推其機;天道至妙,因數可以明其理。”

指顯示徵兆的天象。

《國語·周語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

氣候,天氣。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三折:“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衝天的怨氣,也召不得一片雪來。”《水滸傳》第三二回:“冬月天道,溪水正涸,雖是隻有一二尺深淺的水,卻寒冷的當不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判曰:‘天道溫和,可以冷飲。’” 梁斌 《紅旗譜》十六:“天道熱,不想吃個瓜?”

時光,時候。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三折:“這早晚天道,也不是你來的時候。” 元 鄭廷玉 《金鳳釵》第三折:“天道晚了,喒歇息了罷。” 梁斌 《紅旗譜》十:“看天道不早,她要回家去。”

局勢,形勢。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八章:“因為藏反的都是些老人、娃娃和婆姨女子們,要是天道一變,人們往哪裡跑是好?”

佛教所說六道之一。

“道”是中國乃至東方古代哲學的重要哲學範疇,表示終極真理、本原、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等等。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天道,指運作永恆一切的道。道生萬物,道於萬事萬物中,又以百態存於自然。道有非恆道,恆道,可想象,不可想象,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屬性,無屬性等等·....之分。道,這個字包含無數法則,而不是一個組織,一個家族,所為悟道就是超脫,不停的昇華,尋找生命的本源,成就永恆。猶天理,天意等。語出《易·謙》:“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於 夏 。” 晉 陶潛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 《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張秀傑450


《老子》上有人之道與天之道的論述,

那麼,為什麼人之道要和於天之道

?老子說,故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人之道與天之道正好相反,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樣只會讓越有的越有,窮的越窮,造成兩級分化,造成社會的動盪,所以,人之道要和與天之道

那麼,人怎樣奉行天道

首先,看你處於社會的什麼位置,比方說,你是古代的帝王將相,你要平衡天下的利益,力圖達到貧富的均衡,不能讓窮的太窮,富的太富,從而使天下大亂,力圖達到天下健康穩健地發展,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人,看到乞丐你給幾個零錢,等等諸如此類的凡人善舉,就是奉行天道


水中火


約韓福音說,太初有道道於神同在,道就是神,凡被造的都是藉著他造的,這就是天道。


崔風朝


天道就是元亨利貞,讓萬物生髮,讓萬物亨通,讓萬物得利,正固的品德,養育萬物沒有偏私。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天高、大、剛健,週而復始遠行,生生不息,就是天道。


12JNB


看看!


哈灬哈66096005


天道,指自然現象所表示的吉凶禍福的徵兆。


孤竹國人1


天道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自然界的規律。


用戶58871041404


天道既心中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完美的。


夜空守望者9300


清風拂山岡,明月照大江,順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